?

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與傳統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的療效與安全性對比

2016-07-09 03:37佘建虎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四肢骨折安全性療效

佘建虎

【摘要】目的:比較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與傳統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的療效與安全性。方法: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4年11月期間收治了77例四肢骨折患者,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分組按照患者采用的治療方式進行,傳統組(33例)采用傳統內固定術治療,微創組(34例)實施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觀察兩種治療方案的臨床效果。結果:在治療效果方面,傳統組康復優良率比微創組低,P<0.05;在安全性方面,傳統組并發癥發生率比微創組高,P<0.05。結論:針對四肢骨折患者,給予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能夠促進患者恢復患肢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且該手術療法并發癥較少,安全性較高,值得推薦。

【關鍵詞】四肢骨折;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傳統內固定;療效;安全性

四肢骨折在骨外科中屬于一種常見的疾病,臨床治療四肢骨折主要采用內固定術,然而內固定術的方案較多,不同的方法取得的效果也不相同[1]。為了探討四肢骨折患者應用傳統內固定術和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術治療的效果,本次選取77例四肢骨折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所有研究對象(四肢骨折患者)均為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符合診斷標準的患者共有77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混合感染癥狀,根據采用的治療方案將患者分為傳統組和微創組。33例傳統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3例,男女性別比例為20:13,患者年齡為21-63歲,平均年齡為(42.2±20.5)歲;微創組(34例)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分別有21例、13例,男女性別比例為21:13,年齡在22-64歲范圍內,平均(43.1±19.8)歲。將傳統組一般資料與微創組進行比較,P>0.05,可對兩組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內容,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傳統組:醫護人員給予患者傳統內固定術治療,即將患者骨折部位進行復位,剝離局部骨膜,在骨折部位后方套上骨折固定器,在骨面上安置鋼板,鉆孔后擰緊螺釘。

微創組:醫護人員給予患者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術治療,操作流程為:醫護人員在術前應該用石膏固定骨折部位,評估患者的病情,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手術禁忌癥。隨后醫護人員給予患者全麻處理,在骨折部位近端皮膚或者遠端部位做一切口,長度約為2-3cm,剝離骨膜并創建軟組織隧道。在X線引導下置入鋼板,分別在近端、遠端位置置入1枚螺釘,確定復位達到理想效果后,再在遠端、近端分別置入2-4枚鎖定螺釘,縫合皮膚切口。

醫護人員在術后需要給予所有患者抗骨質疏松藥物和抗感染藥物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進行1年隨訪,對比兩組患者修復效果。采用Johner-Wruh功能分級[2]對患者恢復效果進行評估。優:患者骨折線愈合,恢復生活自理能力;良:患者大部分骨折線愈合,存在輕微疼痛,患肢功能好轉,生活自理能力受到限制;差:患者骨折無明顯變化,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1.4 統計學方法

搜集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置入統計學軟件SPSS19.0中進行分析,為了提高錄入過程的客觀性、真實性,以95%為可信區對數據進行處理,正態計數資料表現形式為 ?,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半年內康復情況

據表1,微創組患者康復優良率為94.12%,將其與傳統組(75.76%)比較,差異較小,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傳統組術后,4例患者出現感染癥狀,3例患者出現骨不連癥狀,2例患者出現關節僵硬癥狀,并發癥發生率為21.21%;微創組中,1例患者術后出現感染癥狀,并發癥發生概率為2.94%。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處理兩組數據, ?值為5.317,P值為0.021,具備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在四肢骨折治療中,臨床多采用切開鋼板內固定手術,雖然該方法操作簡單,花費較少,但是會延長患者傷口愈合時間,而且術后容易出現切口感染等并發癥,增加患者的痛苦[3]。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術嚴格遵照生物學固定原則,該手術療法切口較小,不會對破壞骨內外血運造成不利影響,并發癥較少[4]。

本次研究將我院收治的67例四肢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33例患者實施傳統內固定術治療,將其作為傳統組,隨訪1年內,患者康復優良率為75.76%;34例患者采用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將其作為微創組,康復優良率為94.12%。將兩組數據導入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P<0.05,這提示微創經皮鋼板固定術的治療效果優于傳統內固定術,其能夠促進患者恢復肢體功能,增強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兩組患者術后出現了輕微的并發癥,傳統組出現感染、骨不連、關節僵硬等并發癥,發生率為21.21%;微創組僅有1例患者出現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2.94%,比較后發現P值小于0.05,這表明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能夠降低并發癥風險,安全性較高。綜上所述,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術在四肢骨折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劉斌.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技術治療四肢骨折的并發癥及其防治[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52-53.

[2]崔茂燦.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技術治療四肢骨折并發癥的防治措施[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08(17):77-77.

[3]戴漣生.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與傳統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研究[J].中外醫療,2014,34(31):18-19,22.

[4]劉富友.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與傳統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的療效觀察[J].臨床研究,2016,31(1):120-120,124.

猜你喜歡
四肢骨折安全性療效
新染料可提高電動汽車安全性
止眩湯改良方治療痰瘀阻竅型眩暈的臨床療效觀察
冷噴聯合濕敷甘芩液治療日曬瘡的短期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
微創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40例臨床觀察
ApplePay橫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質疑 拿什么保護你,我的蘋果支付?
四肢骨折合并脾破裂行脾切除術后骨折內固定手術時機探討
Imagination發布可實現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術
針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療落枕的療效報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