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企業中層管理者激勵問題的思考

2016-07-10 05:38岑炫霏
成長·讀寫月刊 2016年5期
關鍵詞:中層高層薪酬

岑炫霏

研究表明,最不開心的員工并非那些“績效評分糟糕或是能力不足的人”。相反,最悲慘的是那些“困在所有事情中間”的人。企業中層管理者在管理層級中屬于中間位置,既要受高層的管理,又要管理下屬,經常面臨左右為難的困境。因此,多數中層管理者表現出工作滿意度低,工作績效不突出的特點。本文將從有效激勵中層管理者的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考。

一、理論模型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有五種需求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中層管理者的激勵問題首先要考慮他們的需求。大多數中層管理者都處在對薪資不滿意,受上級和下屬的夾板氣,職業發展遭遇瓶頸的困境。因此,調整中層管理者的薪酬結構,增加中層管理者的收入有利于滿足他們對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創造信任和諧的關系,高層對中層管理者的工作業績要予以肯定,提出表揚,增進彼此的溝通和理解來滿足中層管理者對社會需求和尊重需求;提供培訓、學習的機會,幫助中層管理者的職業發展,有助于提高其自我實現需求。由于個體間存在差異,因此在激勵不同中層管理者時,應實現差別化。

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指出,影響人們工作滿意度的有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兩個方面。根據雙因素理論,人們對工作的滿意來源于工作本身,歸因于自己;而對工作的不滿意來源于外部的工作環境。因此,激勵中層管理者的有效方式之一是讓工作本身成為激勵,例如:高層降低對中層管理者的管理控制力度,提高他們的工作自主性;增加中層管理者工作輪換的機會,不僅可以提高積極性,還可以增進員工之間的理解和相互支持。此外,可以促使保健因素轉化為激勵因素,例如,讓中層管理者擁有舒適的辦公環境,高級的辦公設備等等,但這樣做會提高激勵的成本。

弗魯姆的期望理論認為,當員工相信努力會帶來良好的績效評估,良好的績效評估會帶來組織獎勵,而這些獎勵可以滿足員工的個人目標時,可以激勵員工付出高水平的努力。根據期望理論,首先,要使中層管理者認為個人努力可以轉化為個人績效。在這一環節中要給予他們工作上的支持,或者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提高其技能水平;還要制定客觀的績效評估系統。其次,讓員工相信績效——獎勵之間存在強相關?;谶@一要求,企業需要制定相關的獎勵制度。最后,在進行獎勵時,需要根據中層管理者的個人需求來量衣體裁,實行差別化的獎勵。

從三個理論的比較矩陣模型可以看出,期望理論綜合考慮整個激勵的過程和結果,保證激勵過程的公平性和完整性,較其他兩種理論更具指導意義。

二、環境因素

宏觀環境的變化深刻地影響著企業中層管理者的激勵。

技術使組織結構扁平化,中層管理者的地位有所下降,甚至被認為可有可無。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內各層級之間的信息傳遞變得簡便、迅速,管理者協調上下左右關系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扁平化的組織結構逐漸取代等級森嚴的官僚結構,中層管理者的事務性職能被降低,并且面臨著被削減的危機(張莉,2003)。這對中層管理者的激勵產生很大的影響。一方面,增加了中層經理的危機意識,增加其產生高績效的動力;另一方面,容易使中層經理晉升等需求得不到滿足,不利于對其進行激勵。

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方面,很多企業更重視高層管理者的激勵問題,對中層管理者的激勵缺乏深入研究。高層管理者實行年薪制、期權股票制,其人力與管理資本參與企業收益分配,而中層管理者的薪酬構成依然是基本工資加獎金的舊模式(高萍,2008)。幾乎所有的公司都表示重視中層,但是這種的重視并沒有體現在薪酬上。中層管理者比一般員工承擔了更多的責任,但是他們的薪酬福利與普通員工并無太大的差距;而中層與高層的收入差距懸殊。在這種制度下,對中層管理者的激勵十分不利。

從企業文化角度看,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將中層當成中堅力量。中層管理者負責向員工傳達企業經營管理的理念,確保經營計劃得到貫徹和實施。培養一名合格的中層管理者需要巨大的成本(張利生,2014),企業也將中層管理者當作是寶貴的人才資本。因此,企業越來越重視中層管理者的激勵問題,這為有效地激勵中層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三、解決方式

下面對中層管理者的激勵提出改進建議。

重視顯性激勵與隱性激勵相結合。顯性激勵是指加薪、升職等形式,在實行顯性激勵時注意激勵的組合。如,在基本薪酬之外還可以建立商業保險,建立激勵年金制。隱性激勵是指經常使用公開表揚等方式認可中層的業績,從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上進心和對工作的熱愛。

短期激勵與長期激勵相結合。短期激勵一般是指到期就發放的薪酬,如月薪、獎金。長期激勵的主要形式是公司股票,讓中層管理者擁有企業的股票期權,將他們的利益與所有者的利益相連,可以增加中層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識。

把保健因素轉換為激勵因素,注重內在激勵的作用。讓中層管理者擁有舒適的辦公環境、高級的辦公設備、方便的公務用車等。但這樣會增加企業的額外開支,增加企業的成本。有時只能降低他們的不滿,而起不到真正的激勵作用。

參考文獻:

[1]新聞來源:壓抑的中層經理們http://www.hr.com.cn/p/1423414888;

[2]張莉,中層管理人員在組織結構扁平化中的趨向[J],市場周刊,2003,3;

[3]張利生,論國企中層管理者的薪酬激勵[M],企業改革管理,2014,12;

[4]高萍,企業中層經理的需求特點與激勵策略[J],商場現代化,2008,6.

[5]文章理論源于組織行為學,斯蒂芬·P·羅賓斯,蒂莫西·A·賈奇著,人民大學出版社。

猜你喜歡
中層高層薪酬
高層動態
雙麥克斯韋分布下極區中層塵埃粒子帶電研究
VBA在薪酬個稅籌劃上的應用
某超限高層結構設計
高層樓宇滅火裝備
遏制暴力傷醫高層發力
文科薪酬包攬倒數十名,該如何看?
從組織支持談中層管理者激勵*
《中層危機》:探討應對的金鑰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