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特色文化講好草原故事

2016-07-11 08:09李樹榕
電影評介 2016年9期
關鍵詞:阿媽謊言草原

李樹榕

上個世紀70年代,在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上發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竟然親力親為要在自己的蒙古包附近修建一個飛機場。對此,人們不禁質疑:怎么可能!但是,當你逐漸走進這位叫道勒格爾阿媽的精神世界,就會在“信”與“不信”的思考中,對蒙古族的特色文化有所領悟。

“特色文化”是一個民族特有的價值觀支配下的行為習慣。具體到蒙古民族,“堅韌不拔的執著性,關愛生命的普惠性,包容異己的開放性,遵循規律的開拓性”[1]就是其文化特性。卓·格赫等編劇、馮譯葳出品的影片《母親的飛機場》就是運用特色文化為我們講述的一個不同凡響的草原故事。

民族電影要吸引人,離不開“陌生化”的視聽覺手段和令人新奇的文化習俗。

20世紀60年代初,我國遭受特大自然災害。在周恩來總理關懷下,3000名羸弱的上海孤兒來到內蒙古,從此他們有了一個共同的稱謂——“國家的孩子”。影片伊始,正急匆匆行走在草原上的男孩兒,就是一個上海孤兒,此時他正試圖再一次逃離草原。走著走著,小男孩突然發現了什么——

當畫面由孩子的主觀鏡頭轉為客觀鏡頭時,觀眾看到的是草原上一個傳統的葬禮。蒙古包外,默默佇立著失去兒子的母親道勒格爾(以下簡稱“阿媽”)和她幼年的孫子薩仁呼。沒有哭聲,沒有語言,只有老人臉上默默流淌的淚水。蒙古包內,幾個蒙古族漢子正在用長長的白布為一個去世的男人纏裹身體。一位老喇嘛走了進來,在逝者的頭部輕輕晃動了幾下銅鈴,又翻動了三次經書。之后,蒙古包一側的裹氈被幾個漢子拽了起來,栽進地下的哈尼桿被拔了出來,遺體由此慢慢被拖出去,抬上了一輛老牛駕轅的木輪車。牛車在雪原上慢慢行進,坎坷的道路將遺體漸漸地顛到了車的邊緣,最終滑落了下來……

故事片,不是紀錄片,《母親的飛機場》也不會為了表現民俗而表現民俗。但葬禮卻出現了兩次,一次是阿媽為兒子送葬,第二次是阿媽為孫子送葬。我們都知道,在不同民族的文化習俗中,籠罩著深切哀痛和幾分恐懼、幾分神秘的喪葬習俗是最能吸引人的,一旦出現在電影里,就會激起觀眾強烈的好奇。編劇深諳此道,兩次葬禮的文化意味顯得獨特而深刻,遵循規律、包容異己、關愛生命等特色文化精神在此被表現得朦朧而含蓄。

你看,就在阿媽為兒子送葬的路上,恰恰邂逅了那個“要逃出草原”的上海孤兒。畫面上,一棵孤零零的枯樹,左側站著沉默的阿媽,右側站著驚慌的小男孩,相隔很遠。那空間距離顯然象征著心理距離,那沒法交流的語言又象征著感情的隔膜。但是當饑餓的孩子拿起了阿媽的食物和水又吃又喝時,老人馬上用僅會的漢語重復著“挺好!”“挺好!”以此拉近了與孩子的距離。此刻,她似乎忘記了喪子之痛……

據全巴扎布的《察哈爾蒙古族風俗習慣》介紹:“蒙古民族因以游牧為主,早先,對死者主要用野葬的形式,即把尸體拋在野外……”[2]翻開《蒙古秘史》又可以看到,西域殺害了蒙古國使者,成吉思汗要率師親征。行前,妃子也遂提出“大汗會老去,立儲勢在必行”。成吉思汗聽后說:“也遂之言是之是也?!逼涿鎸ι喜∷赖钠胶托膽B可見一斑。因為在蒙古民族看來,“凡有生之物皆無?!嵌虝旱?,由生到死則是必然的”[3]《蒙古源流》則寫道:“生死歸宿世更換,晝夜交替是規律?!盵4]阿媽正是用尊重自然法則的心態來面對人的生命法則,才會擁有達觀的思想境界,這是阿媽歷經災難卻能頑強活下去的原因,也是老人家執意修建機場的深層原因。

因為那時,當阿媽試著張開雙臂把那個上海孤兒擁入懷抱時,是冥冥之中的緣分,還是編劇追求無巧不成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阿媽家里即將迎來一個新的成員,這個成員即將給老人帶來情感的寄托和幸福。盡管“困難時期”,缺少勞力的家庭收養一個男孩很不容易!

縱觀蒙古民族的歷史,如果說對大家共同堅守的“某些原則和秩序”就是草原文化,那么,“恪守信義”在蒙古民族行為準則中就是放在第一位的。

還是那輛老牛駕轅的木輪車,還是那片遼闊的草原,不同的是車上坐著阿媽和那個叫毛淖海的“國家的孩子”。他們要去哪里?原來,她是要幫助這個可憐的孩子實現他的心愿——回上海去、回到爸爸媽媽的身邊去??墒?,老人從沒離開過草原,不會說漢話,不認識路啊,能趕著牛車把孩子送回上海嗎?疑慮讓觀眾頓時覺得這是一位多么善良、多么單純、多么執拗、多么憨傻、多么可愛的老人??!

可是,就在觀眾的感嘆聲中,聰明的毛淖海卻很快發現,阿媽在欺騙自己——在草原上逛來逛去兜圈子的牛車是到不了上海的,他立刻憤怒地喊起了來:“儂騙我!這個地方我們剛剛走過!”

成吉思汗箴言告誡人們:“一切邪惡都始于虛假和謊言?!薄捌垓_朋友,就是欺騙自己?!盵5]13世紀初,蒙古國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大札撒》里也明文規定,對謊言、斗毆等行為要嚴厲處罰,有的甚至要處以死刑。[6]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文化,孕育出馬背民族“恪守信義”的文化基因,使大多數蒙古人都以撒謊為恥。那么,阿媽為什么要丟下自己的小孫子不管,來哄騙毛淖海?無可諱言,對于單調的草原生活,毛淖海是不太喜歡甚至是排斥的;對于非常陌生且語言不通的阿媽,他也并不留戀。一旦識破了老人的謊言,他要“回上?!钡挠缶蜁訌娏?。此刻,觀眾也在擔心,善良、質樸、“有一顆羊絨一樣柔軟的心”的額吉,面對純真的孩子和回不到上海的事實,怎么收場!

社會心理學告訴我們,只有“當一個人害怕離開別人,希望同別人確立、維持、或恢復友好的感情關系”時,才會與別人親近、親和;當兩個有裂隙的人同處險境、共擔責任時,才會消除心理隔膜。[7]阿媽知道,身無分文的孩子在舉目無親的草原上是會餓、會害怕的,也是會著急、會痛苦的。果然,深夜里的一聲狼嚎,驚醒了毛淖海,恐懼使他不由自主撲到了阿媽身邊。當他看到阿媽用模仿狼嚎來保護自己時,也情不自禁的跟著學了起來……傾盆大雨中,牛車陷進了河道。毛淖??匆姲尮蛟谀嗨锍粤瓌榆囕唴s無濟于事,急中生智,搬起大鍋蓋砸向牛的臀部。老牛猛一發力,車輪壓傷了老人的右腿。當達瓦社長在草原上找到他們時,孩子立刻跑了過去,大聲哭喊著“奶奶的腿—斷—了!”悔恨的淚水折射出他對額吉真切的心疼和深切的擔憂,同時也讓阿媽、社長以及觀眾頓時悟出,這個孩子與草原的隔閡消除了——他,終于有家了??!因為家,是心的依托、情的牽絆,是為之無數次流淚卻不會棄之而去的地方!所以,阿媽才會忘記了骨折的劇痛,欣慰地自言自語:“我的孩子回到上海了、回到上海了?!?

智慧,是一種力量。對自己能準確的認識、正確的判斷,是智慧。對遇到的問題,能分析、能解決,也是智慧。阿媽的謊言不是欺騙,而是智慧,是草原文化珍愛生命的包容性的具體體現。

自此,阿媽與毛淖海便開始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生活。

影片中,有一個非常感人的情節。在一個暴風雪咆哮的夜晚,她讓自己的孫子去尋找毛淖海和“集體的羊群”,可是當毛淖海丟失了羊群回來后,她卻阻止毛淖海去尋找薩仁呼。蒙古包外的暴風雪肆虐了一夜,昏暗的油燈煎熬著她的心。焦灼的等待變成了絕望,絕望的悲情撕心裂肺,老人再也忍不住了,她鉆出氈包,任憑風雪抽打在臉上、身上……毛淖海是她的孩子,而薩仁呼才是她血脈的延續??!

“兩難選擇”,即兩個同樣正確卻互相排斥的命題不可兼得,是一切悲劇的根源。孫子的性命重要,國家孩子的性命也重要,不可兼得之時,怎樣抉擇,都會有悲劇發生。但是,當我們對阿媽兩難選擇中的這一選擇給予充分肯定時,就是認同了“關愛生命的普惠性”所具有的深遠的文化意義。

回首往事,蒙古民族有“母親崇拜”的情結,是毋庸置疑的。著名蒙古族導演塞夫就曾坦言:“草原文化有很強烈的女性色彩,如果離開了女性,蒙古男性的粗獷就沒有了根?!彼?,“歌頌母親,是草原文化最基本的東西”。[8]因為蒙古族女人,如道勒格爾阿媽,確實是生命的守護神,而守護生命,往往是以自己巨大的付出為代價的!

影片中還有一個情節令人難忘。阿媽為了讓毛淖海實現人生的理想,隱瞞了自己癌癥晚期的事實,堅決送他參了軍。臨行那天,騎在馬上的毛淖海告別了鄉親們,卻四處不見阿媽的身影??陀^地講,與彪悍、豪爽、粗獷相比,沉默寡言、縝密內斂、行動多于言語才是蒙古民族更為鮮明的性格。此刻毛淖海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把雙手罩在嘴邊,朝著四周的丘陵“狼嚎”。果然,一聲未了,遠處的山頭上就傳來了阿媽那熟悉的回音。母子這次分別,觀眾心里都明白,很可能就是訣別,老人為了讓孩子踏踏實實離開家鄉,為了不在他面前流露悲情,一個人拖著病體悄悄躲到了山上……

成吉思汗曾堅信:“體力的能耐,只能勝一人;心靈的能耐,才能勝眾人?!钡览崭駹柊尵褪怯眯撵`的力量讓鄉親們心服口服的人。第一個敬佩她的就是“會說漢語的明人”包迪,這是自詡為草原上唯一見過“飛機降落”的人,也是離開酒就沒法兒活的人。

有一天,喝了酒的包迪來為阿媽送信。撕開信后,他看見夾在信里的照片上,身著空軍軍裝的毛淖海特別威風。便信口開河對阿媽說:“毛淖海當上空軍了,他說會開著飛機回來看你的?!崩先讼渤鐾?,卻不免有些狐疑。她連問了三次“真的嗎?”“真的?”“你說的是真的?”包迪一口咬定:“是真的!”而且又說:“飛機降落是要有跑道的。寬寬的,平平的跑道?!本瓦@樣,毛淖海會開著飛機回草原嗎?就成了影片的核心懸念。自此,70多歲的老人堅韌頑強的開始了草原上的傳奇工程——她要為自己的孩子毛淖海修建一個飛機場!

當導演用疊影的方式重復著阿媽一跛一跛地撿石頭、一錘一錘地砸石頭,一筐一筐地背石頭的畫面時,觀眾一面心疼著、欽佩著,一面為包迪的謊言氣憤著,一面又好奇著——老人家真的能修建起一個飛機場嗎?但是在阿媽心里,那句蒙古族格言卻越來越明晰:“只要有志氣,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只要有道路,就沒有去不了的地方?!?/p>

包袱越系越緊,懸念也越懸越高。

蒙古族諺語說:“言而有信,心才踏實?!彼?,第一個讓包迪去“把事情說明白”的是他的妻子??僧敯下牭桨屨f:“我的毛淖海要開著飛機回來看我,把我的病根都去掉了?!本桶褜嵡橛盅柿讼氯?。于是,阿媽繼續撿石頭,繼續修她的機場。

謊言畢竟是謊言,一旦被人當真,后果不堪設想!

在妻子催促下,包迪第二次來見老人。當他檢討說那天是自己喝了酒時,阿媽卻搶過話頭:“唉,你哪天不喝酒??!”再一次把包迪實話實說的勇氣打消了,因為他實在不想讓老人失望。第三次,包迪試圖用困難阻止老人:“修機場哪兒那么容易??!要平平展展的跑道,跑道兩邊還要有照明設備。咱這里沒通電。就是有跑道飛機也降落不了?!笔肓?,這番話不僅沒有削弱阿媽的意志,反而讓她更加忙乎起來。第四次,包迪的妻子來了,竟也沒有說出實情——“包迪狠不下心,我就能硬下心來嗎?”第五次,社長親自出馬了。在王顧左右而言他中,她竟不知不覺地幫阿媽干起活來。顯然,社長也不忍讓老人在彌留之際失望。

一個美麗的謊言,在深惡謊言的民族中被善良的人們默契地守護著。因為,阿媽能為實現“國家孩子”的心愿竭盡一生的心力,眾人就會為實現老人的心愿而不遺余力。

影片結束時,機場修好了,隨著隆隆的馬達聲,一架飛機出現在草原的上空。即刻,人們歡呼起來……但飛機沒有降落。盡管最終誰都不會知道毛淖海有沒有開著飛機回來,但觀眾都堅信,有了道勒格爾阿媽用生命修建起來的機場,無論這個“國家的孩子”駕駛飛機降落在哪里,都會在草原母親虔誠的祝福和保佑中永遠平安……

可能有人會質疑,即使草原文化特色鮮明,該片講述的故事也有點玄。但莫泊桑說過:“寫真實就是要根據事物的普遍邏輯給人關于‘真實的完整的臆象,而不是把層出不窮的混雜的事物拘泥地照寫下來?!盵9]如果你能準確而深入地把握蒙古民族特色文化的內在邏輯性,許多質疑就會煙消云散。

講好草原的故事,必須以草原生活為基礎,以草原民族為核心,以特色文化精髓為靈魂的。這就是《母親的飛機場》給我們的啟發。

參考文獻:

[1][3]朋·烏恩.蒙古族文化研究[M].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165,178.

[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主編.內蒙古文史資料·王公補遺蒙俗風情拾粹[M].呼和浩特:內蒙古文史書店,1993:240.

[4]李鳳斌.草原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96,136,135.

[5]包金山.成吉思汗箴言[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61.

[6]馬冀.成吉思汗評傳[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93.

[7]沙蓮香.社會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215.

[8]張衛.馳騁草原——賽夫、麥麗絲訪談[J].當代電影,1998(3).

[9]段寶林.西方古典作家談文藝創作[M].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0:608.

猜你喜歡
阿媽謊言草原
阿媽叻嚒
講解《草原圖》
阿媽的草原
阿媽 阿爸 嘎灑壩
雪域好阿媽
可可托海的草原
揭穿謊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