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屠殺題材電影在新世紀的銀幕書寫

2016-07-11 08:10李晶李俊
電影評介 2016年9期
關鍵詞:大屠殺拉貝南京大屠殺

李晶+李俊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殺史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這段中華民族沉重的苦難記憶再一次引起世界的重視。南京大屠殺被西方媒體稱為的“亞洲版的奧斯威辛大屠殺”,是二戰期間侵華日軍諸多暴行中最集中、最典型的一例。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這段最為深重中華民族苦難史在多種藝術形式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現。在電影藝術領域,南京大屠殺題材的電影多以紀錄片的形式加以現,而直接表現南京大屠殺題材的故事片相對較少,從 1987年到2007年一共有5部直接表現南京大屠殺題材的故事片《屠城血證》(1987)、《黑太陽 1937》(1995)、《南京1937》(1995)、《五月八月》(2003)、《棲霞寺 1937》(2006)。但在南京大屠殺70周年的2007年后,南京大屠殺題材再一次受到國內外的關注,相繼拍出了《南京!南京!》(2009)和《拉貝日記》(2009)《金陵十三釵》(2011)這3部電影。由于新世紀電影拍攝技術技巧大幅提升和表現主題多元化,加上西方電影資金和人才的介入,這3部電影與之前5部在南京大屠殺事件的呈現方式和敘事主題有很大區別。共同體現了在新世紀時期對南京大屠殺這一段歷史在當下話語語境的重新解讀。

南京大屠殺的記憶通過電影的形式不僅僅是人們對慘痛的民族苦難史的緬懷,更是在新的話語語境下對民族歷史的反思與再書寫。本文以《南京!南京!》(2009)、《拉貝日記》和(2009)《金陵十三釵》(2011)這三部具有新世紀特色的南京大屠殺題材電影作為分析對象。從構圖、剪輯、攝像機位等角度,進一步通過對南京大屠殺事件中出現的日軍屠城這個主題場景進行分析,并以此探究在新世紀電影拍攝技術技巧大幅提升和表現主題多元化背景下,南京大屠殺題材電影中對南京大屠殺事件的呈現方式和敘事主題。希冀能夠總結探究南京大屠殺電影的表現規律,為今后的同類型電影提供參考。

一、 南京大屠殺中日軍屠城場景分析

南京大屠殺題材電影屬于嚴肅題材,除了有嚴謹的歷史檔案記錄還有少數人幸存者仍健在,所以一直以來南京大屠殺題材的電影呈現出強烈的記實性和現實主義風格。但在新歷史語境下,《南京!南京!》(2009)、《拉貝日記》(2009)和《金陵十三釵》(2011)這三部電影在表現南京大屠殺題材呈現出新歷史主義與現實主義交織的銀幕書寫。就像新歷史主義所標榜的名言“重要的不是故事講述的年代,而是講述故事的年代”,所以,分析新時期這幾部影片如何運用電影語言對南京大屠殺事件中常出現的日軍屠城場景呈現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南京大屠殺事件的熒幕書寫中,最常見和最鮮明的就是日軍屠城場景。一般的電影在表現這一主題時經常采用特寫鏡頭,一種是對日軍屠殺時殘暴表情、民眾被殺時無辜表情進行人物特寫,運用對比的方式表現日軍的殘暴;另一種是對刺刀、子彈、機關槍、活埋的鐵鍬、泥土等物體的特寫,這種非正面的特寫鏡頭使影片減少了大屠殺時的強烈的視覺沖擊,但卻更加含蓄的表現日軍的兇殘,同時有這種模糊的表現更能引起觀眾對戰爭的思考。有的電影也以這種手法為后面表現中國人頑強的生命的或熊熊的革命火種作了情節上了伏筆。電影《南京!南京!》《拉貝日記》和《金陵十三釵》中都也多次運用過這種表現手法,但這三部電影在這個主題的銀幕呈現上又有新的創新。

《南京!南京!》是以日本士兵角川為視點,在日本兵發現安全區后,影片采用全景鏡頭表現安全區里難民數量之多,又通過對小女孩的特寫鏡頭,她看到無數雙手舉起投降后帶著不解的神情也不明就里舉起了手,以此表現民眾無辜和迷茫。由此對應的是日本兵的鏡頭,有些晃動的鏡頭和快速的面部特寫的剪輯,表現了日軍在面對人數眾多的平民時心中的震驚、害怕和緊張之感。在影片中出現的對天空鳴槍恐嚇平民并不是常識中認為的炫耀武力,而是影片中日本兵為害怕的自己壯膽之舉。在角川等士兵在某處巡視受到一群中年婦女的推搡阻攔時,角川對著一個告解室掃射,目的是阻止混亂,卻沒想到告解室門打開后魚貫而出被打死的很多女子尸體,那些阻擋的婦女趴在她們身上痛哭。導演采用兩組正反打鏡頭,突顯角川的驚訝的神情和婦女的悲傷哭喊,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強大的視覺沖擊,同時也消解了以往的日本人屠殺中國人的目的和動機?!赌暇?!南京!》用這種巧合屠殺的歷史敘事顛覆了觀眾的歷史認知,消解了日軍在大屠殺事件中的刻板的兇殘形象,從而提醒觀眾從更多元而不是以刻板的視角去評價南京大屠殺事件。

《拉貝日記》電影對于日軍大屠殺并沒有正面的描繪,采用了兩種不同的手法來交代屠殺事件。第一種是在彩色影片中插入黑白的戰爭場景,影片講述了納粹黨員約翰·拉貝在南京建立難民營保護南京平民的故事。影片中日軍屠城的場景采用了歷史上真實紀錄片剪輯而成。黑白的色調和顆粒狀不清晰的畫面一方面巧妙的讓影片有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另一方面紀錄片場景的加入使影片更加具有歷史的真實性。同時影片的這種手法帶有強烈的對比性的隱喻:黑白的屠城畫面與拉貝救助中國人的彩色畫面形成鮮明的對比,這象征著在日軍入侵后的南京市黑暗的命運和在拉貝幫助下的南京有了希望的色彩。另一種表現手法是用拉貝的視點來表現日軍屠城的殘忍。拉貝的司機因為沒有聽懂日語留在車上,被送到日軍的刑場。拉貝來解救司機時,電影采用拉貝的視點,透過門上的縫隙看到司機被殺的場景,畫面多數被木板擋住只留下狹窄的一塊長方形畫框,狹小的空間和大部分黑色的欄桿對視線的阻擋,營造了恐怖和緊張的氣氛。司機背對著攝像機,掙扎然后被砍頭,然后接拉貝門外的中景鏡頭表現他著急卻無奈的心情。在拉貝進入刑場時,同樣也采用他的視點捕捉了日本軍官殺人軍事競賽和無數等待被殺的中國俘虜。以及最后挑選拯救士兵時看到自己司機的頭顱的鏡頭特寫,突出的表現了南京大屠殺時日軍的殘暴。由于影片采用的是拉貝的視點,他即非施暴者,又非受害者,所以這樣的手法使電影有了一種更加客觀的視角看待和評價南京大屠殺事件。跳脫了以往站在受害者角度拍攝電影中出現刻意丑化扭曲日軍形象和以受害者形象夸大表現受害場景的主觀視角。

《金陵十三釵》同《拉貝日記》在表現日軍屠城上既有相同也有差異。二者同樣都是以外國人的客觀視點來表現這一主題,《金陵十三釵》采用的是美國人約翰·米勒的視點,但與《拉貝日記》不同的是《金陵十三釵》同時也穿插了中國女學生書娟的視角點。從影片開始,畫面以灰色調為主,在彌漫的大霧人物輪廓逐漸顯現,同時加上帶畫外音“炸了20多天,南京到底被日本軍隊攻破了”使觀眾如同親歷現場一般增加的影片的真實感。影片采用慢動作的手法拍攝書娟等女學生奔跑的場景,晃動的鏡頭和喘息聲以及灰色調的畫面,增加了電影的緊張氣氛,為后面表現日軍的兇殘提前做了鋪墊。電影采用書娟和約翰兩種視點,使影片從不同角度對日軍屠城這一事件進行描繪,使影片有了更加豐富的表現力。

二、 新世紀對大屠殺的新表現形式

(一)人物刻畫的平民化、圓形化趨勢

在以往的南京大屠殺題材電影中,幾乎都會出現帶有“高大全”性質的英雄形象和符號性的兇殘日軍形象。但進入新世紀以來的南京大屠殺題材電影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少了一些守衛南京的“高大全”式的民族英雄的政治的符號,更多刻畫的是大屠殺中有血有肉的生命個體,這既包括了受害民眾也有日本人的形象再塑造。例如《金陵十三釵》這部影片中將被社會排斥的邊緣人物——妓女作為影片的主體來表現,而且對妓女在南京大屠殺事件中其英勇就義的行為大加褒獎和歌頌。南京大屠殺的敘事主體已經不再是那些所謂的抗日英雄,也不是“高大全”式的民族楷模,影片開始關注一些在大屠殺實踐中在具有生命力但身處社會邊緣的普通生命個體。

在此前的電影中,一般創作者都站在受害者的立場為突顯大屠殺事件的悲壯往往將日本侵略者符號化和臉譜化。在《小說面面觀》中福斯特指出:“扁形人物又被稱作類型人物或漫畫人物。他們最單純的形式,就是按照一個簡單的意念或特型而被創造出來的?!盵1]以往南京大屠殺題材電影中的日軍形象一般被貼上兇狠、殘暴的標簽,但在新世紀的影片則呈現出日軍形象圓形化趨勢,在塑造日軍方面更多的加入了對人性和對戰爭的思考。例如《南京!南京!》中的日本士兵角川因為無力阻止大屠殺、無力挽救更多無辜平民而謝罪自殺?!督鹆晔O》長谷川大佐塑造為受高等教育,懂音樂有教養的日本軍官,并作出善待對教堂女學生的舉動。這樣圓形的日軍形象消解了以前符號化的日軍形象,以另一種角度挖掘這類人物人性的一面,使觀眾能夠更加客觀地對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進行評價和反思。

(二)戰場表現快節奏剪輯和多元化趨勢

在以往表現南京大屠殺題材的屠城場景通常手法也比較簡單,往往是固定好攝影機位置,然后用特寫的鏡頭紀錄日軍開槍的畫面,接著再切換到無辜民眾慘死的表現,通常就是噴火的槍口以及一些煙火,最后通過尸橫遍野的全景鏡頭和日本人勝利高呼的鏡頭對比,一場小型屠殺場面就表現出來了。

影片《金陵十三釵》由美國團隊制作,所以受好萊塢戰爭片強調逼真性、震撼性影響,拋棄了以往寫意性的屠殺場面,注重屠城場景的逼真再現,還原了戰爭的殘酷性。為達到這樣一個效果,影片投資近6億,不論是畫面呈現和音樂編配都有極強的視聽震撼。

為了吸引觀眾和抓在觀眾眼球《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釵》《拉貝日記》電影節奏很快,鏡頭比較多,多采用正反打的鏡頭剪輯,生動形象地表現日軍屠城和平民受害,一反以前南京大屠殺電影中的采用全景鏡頭表現尸橫遍野的場景和教科書展示式的剪輯受害者被殘害的鏡頭。這三部電影的視點也有新突破,拋棄了以前常用全知全能的“上帝”視點,采用了日本人角川、德國人卡貝、美國人約翰和書娟結合的視點。這樣不僅使影片更容易表現人物情感和對屠殺的反省,也從使電影從不同維度、不同文化角度表現對大屠殺的思考。

三、 探索中的不足與未來發展趨勢

《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釵》《拉貝日記》這三部電影在表現南京大屠殺題材雖然從不同角度對南京大屠殺事件在電影表現上進行了探索,但影片還是有很多的不足?!督鹆晔O》在美國票房慘淡,《南京!南京!》中中日對立不再鮮明,但是在日本人們依然拒絕接受,在中國也是反對呼聲為多。南京大屠殺題材電影出現了在規模特效技術上偏向好萊塢趨勢,但由于欠缺投資額度達不到預期效果。在電影中的動作設計上,多數模仿香港電影槍戰方式,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卻破壞了真正戰爭中的實感。對比表現屠殺猶太人的《辛德勒的名單》,中國的南京大屠殺題材的電影還是需要進一步的深耕細作和創新。

面對這樣的現實,未來南京大屠殺題材的電影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進一步的挖掘和再創作:一方面是深入挖掘史料,另一方面是選取大屠殺事件中表現中國民族性格和普世價值的地方加以展現和深化。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殺史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由此可見,史料是電影創作的一個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的寶藏。電影劇本和情節的設計需要再次回到史料中細致研究,會挖掘出很多值得電影表現的史料。在歷史上的南京經過了慘絕人寰的屠殺,其中不論是平民的逃亡、軍人的戰斗還是西方人道主義救助,這些事件綜合起來所蘊藏的戰斗力、智慧和情感都十分具有藝術表現價值。而且很多細節在現在的南京大屠殺題材的電影中還沒有涉及到,所以而真正回歸到歷史中去深挖細節是這類電影創新之路之一。

南京大屠殺事件距現在已有些許年代,讓大屠殺這類電影能夠引起當下觀眾的喜好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影片要包含與中華民族的精神特質。透過歷史能夠與當下人群找到精神契合。同時還要注重挖掘南京大屠殺事件中的普世價值,更能幫助中國的南京大屠殺題材的電影走向世界,啟發人們反思戰爭和承擔起自己的歷史責任。

參考文獻:

[1]E.M.福斯特.小說面面觀[M].馮濤,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25.

猜你喜歡
大屠殺拉貝南京大屠殺
見證南京大屠殺暴行的歐美友人
阿司匹林、拉貝洛爾聯合治療妊娠期高血壓
猶太人大屠殺并非始于集中營,而是仇恨言論。這段歷史不可忘卻 精讀
拉貝洛爾聯合硫酸鎂治療妊高征的臨床價值體會
奧斯威辛為何在大屠殺紀念活動中發揮如此重要的作用
雪祭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僑界寄哀思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硫酸鎂聯合拉貝洛爾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效果分析
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