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為人知的石屏“三湖”變遷史 異龍湖、赤瑞湖、鑒湖

2016-07-12 19:27衛漢騫
云南畫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龍湖

衛漢騫

素有“文獻名邦”美譽的石屏,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歷史上有“山川東迤無雙境,文學南滇第一州”的榮耀。

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從人文地理學的角度看,在科舉時代出過云南唯一的狀元袁嘉谷與77名進士,600余名舉人的石屏,其人文鼎盛之所以名冠全滇,必然與當地地理風物有著密切聯系。當代石屏人一向視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異龍湖為人文源泉,然而老輩人卻道:石屏曾有三湖。滄海桑田之后,這三湖,今天分別又是什么模樣?

“三湖”記憶 秀水如畫

石屏全境面積為3037平方公里,然大都為山,平壩不到十分之一,從寶秀到壩心即是石屏的平壩主體,總面積只有162.34平方公里,占5.53%,故有“九分山有余,一分壩不足”之說。在這有限的平壩中,舊時卻分布著三個湖泊,即上端的赤瑞湖,中部的鑒湖,中下部的異龍湖,平壩四周青山疊障,清流不絕,龍潭、箐溝終年為三個湖泊補充著水源,使三個湖泊一年四季碧波蕩漾,水氣蒸騰,似三塊明凈的玉鏡鑲嵌在平壩之中。山腳下,湖泊邊,田疇連綿,阡陌縱橫,造就了石屏魚米之鄉的優美環境。好山水營造了好環境,好環境潤育出好人才,好人才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再添新的美景。此乃石屏鐘靈毓秀寶地之根本。

大湖幻變:從高原明珠到巨型濕地

異龍湖被石屏人視為母親湖,因位于石屏縣城異龍古鎮的東邊,歷來有東湖之稱,舊時湖泊北邊山乾陽古洞洞口有石碑一塊,上刻“古洞云氣通南海,乾山仙霞滿東湖”?!皷|湖”指的就是異龍湖,異龍湖風光秀美,北岸平直,南岸湖灣密布,舊有三個島嶼撒落萬頃碧波之上,歷來有“三島九曲,七十二灣”之說。

據史料記載,異龍湖成湖于一億年前,當時,喜馬拉雅山諸次強烈的造山運動,南盤江中上游的一些地區,在內外應力的作用下,出現了地塹式斷裂盆地,積水成湖泊,異龍湖一片煙波浩淼,浪涌云天。明朝初年,湖中有五島,即今大瑞城稱和龍島,小瑞城稱末束島,馬寶龍稱浮石島,還有白浪的小瓢山,仁壽村的孤山島。明朝中后期,湖水漸縮,白浪的小瓢山、仁壽村的孤山島脫離水域,與湖畔山體相連。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徒步到石屏,蕩舟考察異龍湖。他在《滇游日記》中這樣描述:“湖有九曲三島,周一百五十里。島之最西北近城者曰大瑞城,頂有海潮寺,稍東曰小瑞城,舟經大瑞城南隅有菱荷百畝,皆巨朵錦邊,湖中植蓮以此為甚”。徐霞客的《滇游日記·盤江考》以最權威的實地考察,確定珠江西源在石屏異龍湖流域。

異龍湖不僅湖光山色秀美,而且還有許多人文景觀麗人眼目,醉人心弦。歷代騷人墨客為異龍湖之美所傾倒,發自肺腑,用心血寫下了一篇篇真情實感的詩文。其中以全國唯一經濟特元、云南唯一狀元袁嘉谷的《異龍湖歌一百韻》最為燴炙人口??芍^“文以霞客美,詩以嘉谷優”。兩位不同朝代的大家,用澎湃濃情把異龍湖之美渲染得淋漓盡致,成為后人描寫異龍湖必引用的華章錦句。

異龍湖使石屏盆地成為云南罕有的魚米之鄉,極大優化了石屏人文環境,這或許正是石屏文化優渥的根源。但作為地理存在,異龍湖有時難免也給這片大地帶來某些災難。史料上曾多次記載異龍湖“浪涌三尺高,水淹東城門”的舊事。80年前,異龍湖正常水位在古城東門之外,出城門百米就須乘船,遇暴雨,湖水漫進城門,涌入居民家中,故有“灶窩洞里捉江鰍”之說。因此,歷代有人曾提議從湖泊南邊山腳下鑿隧道放水。據史料載,從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有地方人士提出鑿通南部高山,放水出紅河流域開始,一直到1970年的兩百余年間,地方上先后13次提出打隧道放出異龍湖水擴大良田的提議,幾乎平均十五六年一次,但基于種種原因,這類提議向來被束之高閣。然而在1971年3月,在“人定勝天”的年代里,一股巨大力量終于使大自然屈服,隨著南岸青魚灣隧道鑿通,原本隸屬珠江水系的異龍湖亙古以來第一次改道,數年時間之內,近4億立方米湖水,鉆進高23米,寬2米,長700米的隧道,氣勢洶涌地跌下五郎溝河沖進小河底河再入紅河。從此,沿續了上億年的異龍湖珠江水系人為地改寫了歷史,變成了紅河水系。以后的歷史證明,這一改變的后果是無法估量的,而且不可逆轉。

1952年,據有關部門測量,異龍湖長15公里,平均寬3.3公里,周長86公里,湖面積52平方公里,最大水深9米,湖水容量2億立方米。1971年青魚灣隧洞鑿通后,隨著異龍湖水位下降,大規模圍湖造田興起,1977年,異龍湖南岸小水村至毛木嘴村筑起了長2870米的湖堤,自此,七十二灣中的小水灣、高家灣、楊家灣等20余灣變成了沃田肥地。(該堤馬寶龍段曾于1995年11月3日、4日兩次決堤100余米,沿岸20余個自然村及漁場和7千多畝農田被水淹,縣政府先后調集近5千人次,出動大小車輛近90臺歷經3天堵住了決口。)圍湖造田持續近二十年,直接導致古人詩中畫里詠頌過N次的“七十二灣”美景完全消亡。異龍湖也成為全省九大高原湖泊中人為破壞最為嚴重的湖泊之一。1981年,經過連續三年的大旱,當年4月28日,異龍湖大部干涸,這是歷史上異龍湖首次見底。當地村民在湖南部沼澤地發現古村落遺址,殘存干欄式建筑與獨木舟等。1981年異龍湖干涸期間,當地發生一件異事:在東南部龍港湖岸,有人發現一疑似土堆凸出于平坦河灘之上,有好事者用鋤頭挖下去,卻被彈開,頓覺驚異,伸手去探究竟,竟被“土堆”咬住,四野圍過人來一看,居然是一只在湖中生活了上百年,重一百多公斤的“龍子”——鱉,因受傷過重,這頭巨大的“鱉精”最后死去,它可能是異龍湖最后的大型水生動物。此外,1981年的干涸,也直接導致異龍湖著名的土生魚類“鱤條魚”從此絕跡。據湖區多位80余歲的老漁民回憶,早在1960年代,石屏縣城三至五斤一條的鱤條魚每天都有上市。1930年,有人還曾捕獲一條重達90余斤的鱤條魚,在集市上像賣肥豬一樣砍零出售。鱤條,云南四大土著魚種之一,與洱海弓魚、星云湖大頭魚、撫仙湖抗浪魚齊名,它的消失進程遠遠走在其他幾種魚類的前面。

當魚米之鄉的榮耀逐漸被抹上暗黑的涂層時,人們逐漸發現,“放干異龍湖,造田四萬畝”只是一枕帶淚的迷夢而已。亡羊補牢,晚不晚?1994年9月24日,頒布實施《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異龍湖管理條例》明確了異龍湖是全州人民的異龍湖。2007年2月11日,又重新修訂加上了“保護”二字,簡稱《異龍湖保護管理條例》。然而,在異龍湖這塊“唐僧肉”已被啃食得千瘡百孔時,這些軟弱無力的文字不是尚方寶劍,并不能保住異龍湖走入幻滅的厄運。2010年,石屏又遭特大干旱,若干原因共同作用,異龍湖再次“迎來”生命史上的第二次干涸。露出的湖底淤泥極度肥沃,人們追逐著飛速下降的水位線種植各類作物,豐產的果實令部份人喜笑顏開,然而,極端天氣頻發及水資源的匱乏卻令更多人只能擠出苦笑。飽受詬病的還有城市建設的“向湖要地”的不當決策,異龍湖在這半個世紀發生的一切,實際上是一條逼仄的不歸路。今天,城邊的天然濕地農田中長出一幢幢高樓大廈,原先曾舉辦過劃龍舟比賽、荷花爭艷,游船不絕的水面,現在已成了人們徒步健身之地,休閑娛樂場所。漫步在其間的石屏人常流露出的是一種十分復雜的心理。

2007年,開放了30余年的青魚灣隧道關閉,不再承擔“造田”使命,與此同時,傳統上異龍湖東流建水的海河(也稱瀘江河,為珠江西源)重新疏浚。這條被人為切斷多年的水道重新在個碧石鐵路旁碧水蕩漾。當年6月,異龍湖風景區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14年12月10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家級濕地公園評審會上,專家組評委全票通過異龍湖濕地公園為國家濕地公園。消息傳來,多少人奔走相告這千載難逢的大喜事。 天然濕地良田變城市,波光水影的湖面再變濕地,這此消彼長的過程,人們是該悲還是該喜? 盡管這些年,當地政府確實做了許多保護異龍湖的工作,退田還湖、清除網箱養魚、劃定湖區范圍、底泥疏浚、周圍環境的治理,這一切的一切,只能說明人們開始醒悟,明白了“亡羊補牢,猶為未晚”的道理。但是,十倍的付出,焉能彌補得了當初一倍的行為呢?

赤瑞湖:異龍姊妹湖的快速“瘦身”

赤瑞湖距石屏縣城約10公里,因在縣城的西部,故有西湖之稱,形成于一億年以前的幾次強烈造山運動。

赤瑞湖舊名草海子、寶秀草海、寶秀湖等。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湖水赤紅,據乾隆《石屏州志·天文志》載,“水色早晚赤如丹砂,經月余”。乾隆初年,家居湖畔張本寨村的明崇禎庚辰(1640年)進士張一甲之曾孫,乾隆丙辰年(1736年)進士并授翰林院編修的張漢在家閑居23年后,又于當年進京應考博學鴻詞科,被御定二等第三名,再入翰林院,張漢認為自己二進翰林院,與赤瑞湖出現異象有關?!俺唷闭摺凹t”也;“瑞”者“祥瑞”之兆也。故將寶秀草海更名為赤瑞湖。此名一定,便沿傳至今。

赤瑞湖系高原天然湖泊,據民國二年(1913年)調查,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1.5公里,周長15公里,湖面積8平方公里。東西向梯形,最大水深3米,平均水深1.5米,湖容1190萬立方米。到1951年,湖面積仍有8平方公里。

湖泊雖小,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卻給它定位為珠江西源。他經過實地考察,認為赤瑞湖屬南盤江水系,為瀘江支流源頭湖泊。在其游記《盤江考》中記載:“西源更遠,直西南至石屏州,隨流考之,其水源發自西四十里之關口,流為寶秀山之巨塘”?!皩毿闵街尢痢奔唇裰嗳鸷?。 赤瑞湖是一個極普通的天然湖泊,除清康熙年間湖水變色,“早晚赤如丹砂,經月余”的記述外,并無其他神奇的傳說,但有一點是不可忽視的,赤瑞湖是明代軍屯的有力見證。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明軍平定元朝殘余勢力后,留沐英鎮守云南,并奏請實行軍屯,石屏地區共屯田34伍,光寶秀就屯田18伍,占石屏屯田總數的一半以上。屯軍士兵分駐赤瑞湖畔開田種稻,自給自足,形成了如今仍在沿襲的寶秀九沖十二營盤?!熬艣_”乃士兵駐扎山邊管理水務后而形成的村寨,其職能為保障旱澇保收的“水利專管人員”,“十二營”為駐扎在赤瑞湖周圍專門負責栽種的士兵發展起來的村寨。這些士兵是寶秀赤瑞湖最早的“圍湖造田”者,他們用勤勞勇敢的雙手,創造了寶秀營盤的富裕,同時也合理地利用赤瑞湖,保護赤瑞湖,給后人留下了一個“人造與天工巧合而成的人間大盆景?!边@個大盆景,令云南省唯一狀元袁嘉谷先生寫下了“游世界三千只愛此空山風月古寺煙霞聽澈梵鐘聲聲入耳;覽營盤十二問誰將綠雨桑麻黃云稼穡寫來詩卷字字關心”的聯語。赤瑞湖的水養育了一代代寶秀人,赤瑞湖畔的人文內涵,滋潤了這些軍人的后代,使這個地方“人杰地靈”。著名的云南第一歷史文化名村——鄭營,就位于赤瑞湖畔。著名作家藍芝先生在《寶秀十二營盤》的《序》中寫道:“600多年來,寶秀所以能夠僅憑一鎮一鄉之力,在明、清之際就培養出八進士,祖孫兩翰林和無數舉人、秀才,在現代又哺育出了名滿南滇的中國第一條民營鐵路——個碧石鐵路的總理陳鶴亭,將石林推向世界的著名攝影家、教育家楊春洲,率先開發佤山的先驅吳尚賢,和畢業于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中國石油專家袁宗虞碩士等等。同樣可以想象,若沒有赤瑞湖的護佑,石屏寶秀地區歷史上不可能涌現出這么多的杰出人才,更不可能留下如今人們津津樂道的“寶秀十二營盤”。

這么一個與當地歷史、現實休戚相關的赤瑞湖,如今與異龍湖一樣,正在人類的不斷蠶食下迅速消亡,目前僅剩約1平方公里湖面,觀感如同一個尋常水塘。

1965年時,赤瑞湖仍然十分秀美,湖水豐盈。那時我在寶秀讀書,時常放學后與其他同學一起到湖中劃船,除撐船的外,其他同學坐在船中,順手從水中拔取海菜,只要看見水面白色的海菜花,提起花桿一拔,一米多長的海菜花就拔起來了,然后一圈一圈卷起來。多好的海菜,我們當時并不食用,僅作為玩物,過后就丟掉了。當時的頭奮橋水溝旁,一排高大的楊柳樹古樸蒼勁,滿樹綠蔭,柔軟的柳枝直垂入水溝,放學回家,常見藝術生在此寫生,可想而知,風光是何等的迷人。也就在那年,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疏浚海河。收工后,同學們都是從水中返校,邊返校邊徒手捕魚。每天都可捕到幾斤甚至十多斤,拿到老師家里煎熟,第二天就作為工地中午的美餐。

作為徐霞客考察認定的珠江西源頭赤瑞湖,水源必然是豐富的,從明初軍屯始,其本身就具有蓄洪、調節水量的功能。幾百年來,赤瑞湖水在灌溉良田,改善生態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赤瑞湖通過海河與異龍湖相連,是異龍湖的子湖,同時又是異龍湖的主要源頭之一。赤瑞湖是淺水湖泊,從明朝洪武年間軍屯開發利用赤瑞湖至今,湖水時漲時縮。連續干旱,可以湖底跑馬;連續下雨,又可水漫湖堤。據史料載:清宣統三年(1911年),赤瑞湖第一次干涸,下雨后又得以恢復。到1928年,湖面積達8平方公里,最大水深3米。1954年,赤瑞湖又第二次干涸。而到了1986年7月,又遇石屏降大雨,湖水上漲,將湖畔的寶秀火車站扳機房淹倒,鐵路被淹,火車停運。到2001年,還出現人們坐在鐵軌上休閑垂釣的景象。

近幾十年來,赤瑞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南、西、北三條大壩將湖面圍得只有300多畝,湖也不湖。2010年,僅剩下的幾百畝水面又徹底干涸。

有一天,我特意去哀悼我心中的母親湖赤瑞湖。我走進干涸的湖底,只見滿目蒼涼,一條條裂縫相互連接,走路難得邁步,稍不留意就會崴了腳,幾只爛木船歪歪斜斜躺在泥巴上,偶爾可見臭魚爛蝦的尸體,散發著難聞的腥臭味,幾頭黃牛在悠閑地啃著新長出的野草。想想以前美麗的赤瑞湖,再看看眼前令人寒心的情景,心里一陣陣難過,此時此刻,眼中噙著的淚水比湖水還多得多,眼中至少可以擠出幾滴淚水,可赤瑞湖卻一滴水也沒有了。

借此干涸的機會,寶秀鎮人民政府啟動赤瑞湖底泥疏浚工程,并對周邊200畝魚塘實施退塘還湖,使得湖面積增到581畝。按1951年的湖面積8平方公里,折合畝面積為12000畝,而現在的赤瑞湖卻小得只剩下0.387平方公里了。

這就是今日之赤瑞湖!

鑒湖:古澤今安在?尚存詩書間

在石屏縣城西門外,今九天觀村至松村一帶,石屏湖泊體系中的又一個:鑒湖,曾藏匿于此。之所以稱“藏匿”,是因該湖面積原本狹小,且淺,但更重要的是,它已經完全消失。

鑒湖又稱草湖、九天觀堰、九天觀大塘等。形成時間與異龍湖、赤瑞湖同期,但消亡的時間相對早一些,大致在清末已退水為田疇。

明朝年間,九天觀至松村一帶地勢較低凹,赤瑞湖之水流到這里,便形成一片水域。弘治十六年(1503年),衛使龐松就地勢督修九天觀堰,使水域更大,形成異龍湖區域的第一個人工湖。到了明朝萬歷六年(1587年)石屏知州曾所能在異龍湖沿湖筑堤,同時修九天觀水塘壩堤,知州曾所能還寫下了《九天觀水塘水利碑記》。文中記述了修筑九天觀水塘給人們帶來的好處:“此湖之復固,有待于今日也……滇南冬多不雨,秋雨不閉閘則冬水必涸,春耕無賴,是無冬水即無春耕也,必乘秋雨之后,即嚴閉閘之令。而阻撓者罰之,毋使失時。春水之泄,漁者利于魚,耕者利于耕,不相緊閉,必致失水,必均其分數,時其啟閉,強梁者罰之,勿使失水。如此,則潴之有地,御之有法,司之有人,浚其源,節其流,水利當無窮矣?!彼良拥?,適時管理,促進了當地的農耕漁業,改善了民眾生活,同時使這里風光旖旎,水繞山環。

曾有文人雅士就鑒湖之秀寫下了流芳千古的詩文。明代萬歷年間石屏進士王夔龍寫了一首七律《九天觀草湖》,詩云:“苕嬈仙島萬山臨,四面樓臺水勢浸。苔徑竹交醒眼道,空門云鎖定禪心。九還丹熟金爐暖,十丈蓬開玉井深。弱水紅塵飛不到,惟余爽氣透天襟?!?/p>

清康熙《石屏州志》載:“在州西三里許,有草塘,周圍約十余里。有嶼如龜形,其勢向西首轉向北,有峰屹然者七,俗名金龜朝斗,上建九天觀,下有堤閘,聚水澄澈如鑒,四面村落環繞,桃李盈堤,大為游人稱賞?!惫市纬墒僚f時的十四景之一“西郭鑒湖”。堤壩修成,又廣植柳樹固堤添景,以致在鑒湖旁,又形成一景,曰“西堤柳浪”,與其他景構成“屏陽十四景”。

鑒湖之西堤址在今九天觀村,清康熙年間石屏州知州劉維世任中所建,時稱“劉公堤”。乾隆《石屏州志》記載:“提上起文昌閣,閣高三臺,又名三臺閣,遙眺龍湖,俯瞰城郭,屏陽山川悉歸指顧,中前建偕樂,含清,秋水三亭,今廢?!睖婧W兩L?,鑒湖今已無存,但柳村、三臺閣等地名仍在,至今人煙繁茂。而值得一提的是鑒湖之濱的九天觀村,卻是歷史上的進士村,村中宋氏子孫宋秉謙、宋蔭東,在清光緒庚辰(1880年)年間,雙雙考中進士,再次應證了“青山綠水出杰人”這句俗話。一百多年過去,同村同年雙中進士的故事仍在傳講,奮發上進的精神仍在激勵后人。

猜你喜歡
龍湖
我愛家鄉的大龍湖
重慶成都北京業主投訴龍湖集團
家鄉的大龍湖
上海龍湖天璞“低價”入市龍湖集團如何避免掉隊?
美麗的大龍湖
大龍湖的病好啦
美麗的大龍湖
保守者龍湖的反攻術
龍湖靠“蓄水池”漂亮轉型
異龍湖能“返老還童”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