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新增長模式緩慢開啟

2016-07-12 07:39
環球時報 2016-07-12
關鍵詞:環境影響轉型經濟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7月11日文章,原題:中國新增長模式緩慢開啟 中國的經濟政策和結構正經歷深刻變化。這些變化反映了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模式。最新的五年規劃是一份“進化的”文件。它以之前官方提出的新增長模式為基礎,對新模式的內容和落實做出了迄今最具體的表述。

“十三五”規劃擴大了本世紀第2個10年開始出現于官方文件中的主題。增長將是“更高質量”的——強調高度依賴科技的創新。收入分配將更加公平——將有7000萬人脫離貧困。中國建立低碳經濟體系后,負面環境影響也將減至最小。

新經濟模式也注重深化國際融合。外資的雙向流動將受到鼓勵。中國將會參與國際金融自由化,使人民幣資本賬戶可兌換并取消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使用的障礙。通過推動邊境地區交易和簽訂多邊貿易及雙邊投資協定,以減少國際貿易壁壘。

調整過程可能不會順利,從去年情況就可見一斑。有人擔心,企業投資——尤其是在城市房地產相關領域——下降過快,而消費增長不足,從而產生互相矛盾的結果。擔心增長減速太快導致補償性財政和貨幣大幅擴張,也引發公眾討論是否中國會重回增長壓倒體制改革的老路。

中國在使用煤炭和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轉變,對中國和全球十分重要。但目前排放的水平仍然遠高于自然環境能夠吸收、同時不會產生大問題的合理評估。近年來中國進步顯著,但只是開始,需要繼續努力。

中國已開始向新增長模式的轉型。從環境影響方面講,中國取得巨大進步,遠超數年前觀察人士的預料。但就轉型的各個方面而言,這個過程還很長。正如中國領導人今年3月所言,轉型將是困難的,沒有顛簸反而讓人覺得意外?!?/p>

(作者羅斯·加諾特,喬恒譯)

猜你喜歡
環境影響轉型經濟
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轉型升級
工業園區規劃環評中大氣環境影響的評價要點相關分析
揭示數字化轉型的內在邏輯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環境影響評價在中國的發展和應用
中美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對比分析
新時期旅游轉型發展思考
經濟
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關聯性分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