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媒體合理運用讓小學語文教學如虎添翼

2016-07-12 13:35陳秀珍
考試周刊 2016年50期
關鍵詞:桂林山水瀑布課件

陳秀珍

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累,新課改背景下,多媒體輔助教學已完全融入現代課堂教學,它以強大的知識儲備量及形象的感官刺激、簡便的操作,為教學提供了理想的環境,強化了課堂效果,提高了教學效率。

一、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課件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能為學生創設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情境。在教學中,恰當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描寫的是廣西桂林山水相映的秀麗景色和獨特風貌,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課一開始,我就用充滿激情的導語創設優美的情境,出示一張文字片:桂林山水甲天下。通過對甲字的講解,點出桂林山水在世界游覽勝地中所具有的獨特的美,激發學生一睹為快的強烈欲望。然后抓住時機播放一段編輯好的配樂錄像,展現桂林山水的奇特風光,把學生帶進如詩如畫的境地,從中感知桂林山水獨特的美。隨著畫面的移動,學生不時發出驚嘆聲,贊美之情溢于言表。這樣既渲染氣氛,很自然地將學生帶入課文中,又讓學生懷著對美的向往進入課文所描寫的情景。接著,我播放了課文配樂朗讀的課件,讓學生在欣賞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誦之后,個個躍躍欲試,都想讀一讀課文,表達自己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贊美。我用語言、錄像、音樂的渲染,創設了課堂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喚起正確感知

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容。小學生限于生活經歷和生活積累,感知發展水平不高,有些教學內容與學生認識實際相去甚遠,很難正確感知。心理學告訴我們: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感覺器官越多,它們的作用發揮得越充分,對學習的知識越容易理解和鞏固。

如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時,我首先精心布置了教室:講臺上端放兩盆碧綠的萬年青;黑板上方正中,懸掛著周總理的遺像,遺像上披著黑紗;學生的課桌上放著每人精心制作的小白花。教室里充滿了莊嚴、肅穆的氣息??紤]到課文所產生的歷史背景與學生所處時代有很遠的差距,單憑教師講述很難喚起他們的感情共鳴,引起他們的思想認同,我在課堂教學中選擇首都人民在長安街上送總理的實況錄像,將課文內容用字幕顯示在錄像下面,再配上哀樂,先讓學生邊看邊聽教師范讀,使他們沉浸在對周恩來總理的沉痛緬懷追憶中。整個音樂、文字、聲音、畫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場,真正創設了可感、可知的情境,讓學生如臨其境,心靈受到了難以言狀的震顫,從而被悲痛欲絕的送別場面深深吸引與感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培養創新能力

多媒體可為學生提供生動的表象,激發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積極主動地去思索、去創造。

如教《美麗的南沙群島》一課,在學生學完課文后,我把制作好的課件及時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南沙群島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寶藏,海洋也向我們展示了它的寶藏。我們能看見星羅棋布的島嶼,數以萬計的珍貴的海洋生物……想象還有哪些礦產資源?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陶冶情感升華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產生的,借助圖像烘托、音樂渲染等手段,促使學生進入教材所描寫的特定情境中,使學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與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運用多媒體技術提供形聲同步的教材,變生硬死板的文字形象為活靈活現的實體形象,會達到激勵、愉悅的審美效果,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變得更主動和積極。

課文《黃果樹瀑布》寫景抒情,教學時播放配樂朗讀和影像,使學生在聽讀感知、欣賞體味中仿佛置身于瀑布旁,盡情地欣賞瀑布的樣子、聽瀑布的聲音,感受到瀑布的清涼和美好。一名學生看后充滿激情地述說自己的感受:“黃果樹瀑布太美了,真是獨一無二,難怪被認為是我國最大的瀑布呢!簡直太神奇了!”

五、拓展知識空間

傳統的語文教學大多以單一的形式傳授知識,如聽力課訓練聽、閱讀課訓練讀等,教學效果不理想。如今,多媒體技術走進課堂,可結合有關情境、情節,以“立體”的形式展示教學內容。

如:在進行《只有一個地球》的課堂教學時,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一系列美麗的大自然圖片,配上優美的音樂,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多么迷人。通過學習課文,學生知道地球資源是有限的。然后播放錄像,看看目前我國嚴重的水污染和大氣污染的可怕現實,激發學生“應該好好珍惜”的強烈欲望。最后,在學生討論收集到的地球污染現狀資料時,教師再補充許多目前地球嚴重受污染的有關信息,讓學生從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分組討論,想想辦法,“我們應該怎樣做”?此時,教師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課外,讓學生課后自己看有關書籍,圍繞“如何保護地球”設計一份宣傳小報和一則公益宣傳廣告,或寫讀后感和倡議書。這樣,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有效發展。

六、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板書設計相當重要,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記憶。但有的板書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比如課堂上繪制《望天門山》中作者游天門山的行蹤圖,不僅浪費時間,還會分散學生的思路。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就不同,只要輕輕一點,準備好的圖片就會隨即出現,既節約時間,又活躍課堂氣氛。此外,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課外訓練,免去很多抄題的時間,能增加很多訓練的內容,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再加上,免除了板書后,教師就能少吸入一些粉筆灰,避免疾病的產生。

總之,多媒體教學手段將傳統教學中無法展現出來的內容,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較真切的認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變語文學科枯燥乏味的課堂氣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語文素養,使語文教學變得更活潑、簡潔、明快。

猜你喜歡
桂林山水瀑布課件
桂林山水桂林人
秀甲天下之桂林山水
瀑布之下
瀑布是怎樣形成的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滅的漓江漁火
輕輕松松聊漢語——桂林山水甲天下
瀑布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瀑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