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教學實踐探析

2016-07-12 23:08向和玉
考試周刊 2016年50期
關鍵詞:教學建議初中地理教學實踐

向和玉

摘 要: 初中地理學習雖然在新課程標準中只安排兩年課程,并非作為中考重點學習科目,但是地理學科的學習及地理知識的掌握都是不容忽視的。然而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的教學方法略單一,課堂氣氛并不活躍,進而導致課堂上毫無生趣,學生失去地理學習的積極性。作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就初中地理教學實踐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 初中地理 教學實踐 教學建議

雖然初中地理學科并非作為中考重點考察科目,但是學好地理知識對初中生整體素質的提升有極大幫助。然而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并不活躍,進而導致課堂上毫無生趣,學生失去地理學習的積極性。為了響應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號召,初中地理授課教師應該提倡創新性教育,在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下結合課本教材內容,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進而調動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初中生的地理學習成績。筆者從多年教學經驗中,就初中地理教學實踐方面提出幾點建議。

一、活躍課堂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的上課熱情

要塑造生動、充滿活力的課堂氣氛,授課教師必須富有激情。如果授課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以沉悶、呆板的語氣傳授知識,則必然會影響學生聽課的積極性,課堂氣氛亦難免會沉悶、毫無生氣。授課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用富有活力與熱情的語調、充滿激情的肢體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例如,在系統地講述中國各個地理區域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充滿活力并慷慨激昂地演唱初中一年級音樂教材上面的歌曲《彩色的中國》:“輕輕打開地圖冊,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國。寶島臺灣像小船在東海上漂,神州處處好……”由于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學生便跟著哼唱起來,還未進入正式的課堂教學,學生的注意力便集中在課堂之上,學習情緒也被帶進課堂。此外,授課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進一步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人口與人種”時,授課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工具,讓學生觀看人們在春運期間你推我擠的視頻,了解中國人口基數大的特點。通過視頻播放,可吸引學生注意力,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實際生活與理論知識相結合

初中地理教學存在一個不小的問題:有些授課教師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仍舊采用單一的、傳統的教學方法,依照教材逐字逐句逐段地講解,這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一名出色的地理授課教師,應該學會把地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教會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在實際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偏向把地理知識和新聞時事相結合,采用適當方式將熱點新聞引入課堂教學,引起與學生的共同探討,進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熱愛地理學習。比如在《中國經濟發展》課程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指出經濟發展的不恰當行為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進而引入霧霾問題的探討,以及和學生討論哪些不恰當的行為可能會加重目前的空氣污染,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哪些類型的企業需要做出改進,如何改進,以及空氣污染對人們日常生活、身體健康的危害等。

三、通過正確指導,提高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培養地圖思維

地圖是地理教學過程中的第二語言,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不僅要熟練掌握教材的內容,還要學會把地圖應用到學習與生活中。地理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對地圖進行讀懂及學會分析,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有意識地將地圖引入課堂教學,為學生從地圖中獲得地理知識提供正確指導和幫助,完善學生地理學習的方法,提高地理技能。授課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展開豐富想象,掌握科學且系統的觀察圖像法,通過分析地圖,進而鍛煉自己的分析和運用能力,開闊思維空間,達到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地理思考思維的目的。比如在進行“世界人口分布特點”教學時,可讓學生先觀察《世界人口分布圖》,從而很容易看出:亞洲東部、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地區人口較為密集,進而引發學生關于“為什么這些地區人口稠密?”的思考。此時授課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五帶分布圖,得出人口密集區大部分位于北溫帶;觀察地形圖,得人口密集區大部分位于平原廣闊的近海地區;也可與耕地分布圖比較,得出人口密集區也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區。通過各種圖像的比較,綜合分析得出:人口稠密區是自然條件好的溫暖濕潤的平原地區。授課教師通過進一步引導學生,得出“農業發達,工業、交通、城市進一步發展的地區容易形成了人口密集區”的結論。通過這樣的讀圖、析圖方式,鼓勵學生認真觀察地圖,引發深層次思考,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為解決問題而使用地圖努力學習。

四、豐富地理課堂活動,進一步加深地理知識的學習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初中地理授課教師應該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進一步豐富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進一步提升地理課堂教學質量。比如,在“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課堂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兩個陣營,女學生代表南方地區,男學生代表北方地區,通過兩個陣營的討論與交流,讓學生在掌握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人文特點和基本知識之后,授課教師再通過比賽的形式,讓兩個陣營的學生從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生活習慣、生產方式和各自的文化傳統等幾個領域進行搶答模式的比賽。這樣不僅能豐富地理課堂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的參與度,而且能幫助學生對所學的地理知識進行溫習與鞏固。

綜上所述,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活躍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上課熱情,結合實際生活與理論知識,提高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地圖思維,豐富地理課堂活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有利于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地理知識。

參考文獻:

[1]陳曉東.試論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方案的優化和合理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8:136.

[2]王文章.探究當下初中地理學科教育教學模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8:146.

猜你喜歡
教學建議初中地理教學實踐
淺析泛義動詞“打”及其對外漢語教學
“沉淀溶解平衡”認知結構測查及其學習困難分析
芻議初中地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