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德育回歸學生生活的幾條途徑

2016-07-12 08:42周文瑞
考試周刊 2016年50期
關鍵詞:生活化德育家長

周文瑞

德育回歸生活,把生活還給孩子,是擺脫德育工作困境實現德育內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實現途徑如下:

一、師德建設回歸生活

師德建設是德育回歸學生生活的根本保證。我們的教育要回歸到“以校為本”、“以人為本”,不但是學生德育的需要,而且是教師成長的需要。師德,是一種高尚的人格精神,是教師所以成為“人師”的根本,是教育的精髓所在。以往,教師被賦予太多光環,禮的化身、道的代表、德的典范,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圣,是超人。它在師生之間無形中劃出了一道無法逾越、不可溝通的鴻溝,教師的個性和真實自我被角色自我的神光吞沒。教育要向人還原,向人的生命存在還原。所以,要在“以人為本,以校為本,和諧發展”理念和“民主、平等、交往、對話”的師生關系準則的引領下,要求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學一些辯證法,一分為二地觀察學生,學會傾聽,提高民主、科學、文明執教能力,營造和諧校園,努力實現教師由圣人向老師的復歸。

二、在學校教育中回歸

要充分發揮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導作用。使學校德育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并在現實生活中進行。

1.重視貼近學生生活的德育氛圍營造,注重生活環境的熏陶。重視校園文化和班級文化建設。既充分發掘提煉學校長期積淀的濃厚文化底蘊,又不斷汲取、探索新時期校園文化建設的新經驗。

2.構建生活化的課堂。德育工作課堂主渠道作用的發揮有賴于“回歸生活”的課堂。注意根據教學內容的安排和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的特點,采用語言直觀、實物演示、游戲、多媒體教學等教學手段,創設生活化的情境,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以更便捷的方式溝通書本知識與生活現象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激活已有生活經驗。生活化的課堂應該是常態化的課堂。課堂面對的學生不是一張白紙,他們在以往的學習、生活中已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并且因為這些生活經驗已經有了一定的實踐性,所以對他們的影響是深刻的。因此,教材在內容上關注了學生的現實生活,為教學提供了線索和空間,教師就要會從教材描述的生活片段中選取鏈接生活的點,注意已有生活經驗與教學內容的聯系,充分發揮已有生活經驗在教學中的作用。教師應該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場景中選擇合適的素材進行一定的加工,在教材與學生的真實生活之間,建立起一種“互相進入”的通道,讓學生感受品德與生活的內在聯系,引導學生進入或重新進入自己真實的生活世界,對自己的真實生活進行有意義的觀察、感受、體驗、分析和反思。

4.和生活接軌主動發展。生活化的課堂,其獲知過程應成為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過程。這一點,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施情況就能深刻體現出來。在當前這個信息社會,生活中常有一些熱點問題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作為社會人的學生也不例外,所以選題中,我們有意識地關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問題,及時從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綜合性、實踐性及現實性的問題、事件、現象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讓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接軌,走進現實生活。

5.需要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品德教學來說,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當前的生活需要,確定有意義、有價值的溝通點。學生生活對于學生來說,只有自己的生活才是有意義的、真正的生活,只有引導學生關注和實踐“當下的、即刻的、正在進行的生活”才會更加有效。在思品課上,如何防止受到勒索、同學之間發生矛盾該怎么辦、如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等等,通過對自己正在進行的真實生活進行觀察、思考、反省、體驗,才會成為有效教學。這樣開放的品德教學活動引領學生進行道德的體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最終使學生建立關注生活、認識生活的態度。

三、在家庭教育中回歸

一方面,學校通過“家長委員會”、“家長學?!钡男问?,提高學生家長素質,讓家長走進學校,學校走向社會。在“家長學?!敝?,通過講座使家長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中,要求家長注重培養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處理能力、待人物的禮儀,要有孝敬父母的實際行動。在“家長進課堂”的活動中,教師展示教育教學活動,寓教育于教學之中,在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的同時,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和家長都受益。

另一方面,學校在家長中開展“親子教育”,增進家長與子女的溝通能力,為子女解決心理上的困惑,創造相對寬松的環境,在家庭中把子女自主教育潛力發揮出來。

四、社會教育中回歸

積極挖掘和整合社會資源,形成關注學生德育工作的合力。還要充分發揮綜合實踐活動課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的作用通過各種可行的措施達到社會德育的目的。

1.力開展周邊及校內環境的治理,為學生營造安全的教育環境。

2.以參觀、專題討論等形式,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提高學生在生活中安全防范和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能力。

3.利用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猜你喜歡
生活化德育家長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我心中的好家長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