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棲霞龍舞的傳承現狀與發展構想

2016-07-13 09:29季婷婷南京曉莊學院210000
大眾文藝 2016年22期
關鍵詞:棲霞區龍身龍舞

季婷婷 (南京曉莊學院 210000)

淺析棲霞龍舞的傳承現狀與發展構想

季婷婷 (南京曉莊學院 210000)

棲霞龍舞是棲霞區最具特色的民間文化藝術之一。通過舞龍者的肢體動作和龍舞技巧,以及鏗鏘有力的鼓點,形成了棲霞龍舞歡快活潑的表演風格。然而由于現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棲霞龍舞的傳承面臨著嚴重的問題,本文通過棲霞龍舞現狀的調查,思考如何使得棲霞龍舞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棲霞龍舞;傳承現狀;發展構想

早在明代,棲霞就有著龍舞活動的流傳。棲霞龍舞更是棲霞區最具特色的民間文化藝術之一。1998年江蘇省文化廳命名棲霞為“江蘇省民間藝術(龍舞)之鄉”,2007年棲霞龍舞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適應現代觀眾的審美觀賞特點,棲霞龍舞不斷改進和創新,屢次走進世界藝術的舞臺,均獲得如潮的好評。

但是由于現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棲霞龍舞的傳承面臨著嚴重的問題。為了進一步弘揚棲霞龍舞,還需培養年輕隊員,擴大宣傳力度,建立穩定的龍舞表演隊伍,以便棲霞龍舞得到更好的保護傳承與發展。

一、棲霞龍舞的歷史

棲霞龍舞其歷史的起源在明代就有跡可尋,古代的棲霞人非常喜愛“龍”這個圖騰,并且崇拜它。在建國前,棲霞龍舞都是老百姓自娛自樂的活動,一般由地方紳士或以鄉村族長出面組織,進行費用攤派。在春節期間龍舞活動達到高潮,以給群眾拜年的形式進行表演,當龍舞從門前經過時,百姓們要用鞭炮迎接和歡送。在“文革”期間,因為一些緣由,龍舞的活動被視為迷信活動,一度受到打壓。例如,射山鎮有上龍王山舞龍祈求風調雨順,古鎮東陽也有扎龍藝人在龍的身上扎上生殖器官祈求多子多福等?!拔母铩边^后,棲霞龍舞去掉了迷信封建的外衣,作為一種百姓間自娛自樂的活動開始恢復,率先在古江乘縣治所在地的江乘村恢復。

二、棲霞龍舞的特點

(一)道具的特點

棲霞龍舞最初的形態是“柴龍”?!安颀垺痹煨凸爬腺|樸,展開來有40多米長,它的龍身、龍尾和龍頭都是由竹篾編成的節節圓筒組成,然后用木板和木削相接,再用紙把龍頭、龍尾、龍身的表面糊上,在龍身里面裝上支架,用來點放蠟燭。表演時舞龍者每人舉一節,龍身全體發亮,在夜晚相當雄壯。

但是“柴龍”的表演不適合白天大型的慶典活動。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棲霞區在“柴龍”的基礎上借鑒了江南特點的“布龍”,其中黃色最為尊貴。與此同時,棲霞區文化館把“滾龍”作為重要表演形式,并且成立了一支制作龍舞道具的團隊。這批團隊曾制作出不同規格的“滾龍”,有11節、9節、7節,直徑40厘米,30厘米,長20厘米等的龍身,這樣一批“滾龍”為適應不同年齡階段的表演提供了便利,也為海內外華人及社團制作過60余條龍。

(二)動作的特點

棲霞龍舞根據其技術特點和表演風格可以把動作特點歸納為五個:游龍、穿越、騰躍、龍翻滾和組圖造型。

“游龍”:從一開始的直線,曲線,圓場等基本動作已經發展到空中的游龍動作。表演者通過直線、曲線、圓形、圓弧形等路線進行擴大龍舞空間的運行。

“八字舞龍”:表演者在身體兩側進行龍舞的動作,動作幅度較大,速度較快,龍體相連且飄逸。例如,“繞身舞龍”“騎肩一人舞雙節龍”等。

“穿越、騰越”: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需要在龍身進行跳躍或是穿越,有時全體都需要跳躍和穿越,有時只需部分舞龍者進行跳躍或穿越,有時則是部分穿越,部分跳躍。例如:“穿8、5節”“臥龍騰飛”“飛龍追珠”等,這些動作都是在游龍的基礎上發展穿行而來。

“龍翻滾”:表演者將龍桿繞立圓的路線進行運動,并且在跳過龍節時進行方向和位置的改變?!褒埛瓭L”是在龍翻身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難度動作,有“原地螺旋形跳龍”“螺旋跳龍左右移動”和“大立圓”“逆向跳龍”等。

“組圖、造型”:在靜態表演的造型“平盤”和“塔盤”的基礎上,以龍體自身的盤繞、圖形、姿態、造字,以形表意。在動靜結合的表演中,從單一到復合,從原來的一度空間到三度空間進行改變。例如,“高塔盤造型”“龍戲水”“中國龍”“船型”等。

(三)構圖特點

龍舞的構圖主要從對稱入手,有些套路在四個方向都要進行表演。這樣勻稱、合理的布陣構圖,能夠提高人們對于審美的感受和心理上的統一。構圖不僅僅是動作的構想,還需要通過動作、道具、音樂等的輔助,棲霞龍舞將構圖的重點放在藝術構圖和整體幅度的調動上,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構圖方向:

首先通過使用不同材質的道具來塑造龍身的外形,刻畫出龍的不同形態、性格和外貌。其次在龍身的運用上進行構思,充分運用舞臺的空間。把龍的每一節龍身都運用到龍舞表演上,通過龍身每一節的變化進行簡單和復雜的交替或是復雜動作的疊加,同時也可以運動多條龍同時進行或是相互纏繞構圖,使得龍舞的隊形和畫面在不同方向上都體現出精美的一面。最后注意強調龍舞表演者本身的藝術表演性。龍舞表演者與龍身的協調配合,以及龍舞表演者們之間配合的默契。

三、棲霞龍舞的傳承現狀

1998年棲霞區被省文化廳命名為“民間藝術之鄉”。1999年棲霞區編排的《鐘山龍舞》獲得了“江蘇省廣場舞蹈、民間鼓樂大賽一等獎”、全國龍舞大賽金獎和中國民間藝術最高獎“山花獎”以及中華龍舞金獎等幾項大獎。2001年新的龍舞作品《龍鳳呈祥》汲取了中國對于陰陽的概念以及民間藝術對稱的手法,使用了一龍兩鳳的形式,兩種道具在民族歡慶的音樂和富有強烈民族感的鼓點中進行流動變化,體現了鮮明的時代感。2002年該表演獲得中國南京國際梅花節組織獎,江蘇中國民間藝術節廣場舞蹈大賽金獎。2007年棲霞龍舞又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棲霞龍舞的原型“柴龍”由于只適合在晚上進行表演,后來又因為原來的發源地和傳承地全部拆遷,“柴龍”的原始形態已經全部消失,那些制作“柴龍”道具和龍舞表演的老藝人也都住進現代化的社區,“柴龍”這一民間藝術的傳承面臨著嚴峻的問題。而在“布龍”方面普及的也還不夠,仍然有大部分人不知道這個民間藝術,參與的更是少之又少。組建的隊伍由于不是專業的龍舞表演者,對于表演藝術水平的提高也有著一定的影響。

2012年幕府山莊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的每個班都進行了龍舞的學習,但是在這批小學生畢業后,龍舞傳承的腳步在小學就停止了。這樣間歇性的傳承,令龍舞藝術完好的保存也存在隱患。平時棲霞龍舞宣傳力度較少,一般都是在節日期間進行龍舞表演和宣傳,所宣傳的力度也有一定局限性,在互聯網上搜索只有為數不多的幾篇文章和視頻。

四、棲霞龍舞的發展構想

(一)表演形式的多樣化

棲霞龍舞大多數都是集體性的群眾表演,那么可以試圖把這樣一個集體性的表演變成一人的獨立表演,一人手持一條龍進行龍舞的表演,這無疑對道具、舞龍者都是一個突破與創新。

現在龍舞更多的表演場地是在大型的廣場和空地,還可以把它引進劇場,進行藝術美的加工,結合舞美進行大膽的嘗試,在燈光布景的映襯下,更加突出的彰顯出龍舞的可舞性。

(二)道具的改革創新

從最初的“柴龍”到后來進行表演的“布龍”是因為適應時代的步伐而在道具材質上進行的改變,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在道具的細節上進行進一步加工,例如在龍頭上進行突破,借鑒舞獅道具的特點,把龍的眼睛和嘴巴或者龍鱗和龍尾做成活得,使得演員可以操控它,這樣在表演的過程中會使得“龍”這個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現在表演者的年齡界限也越來越廣,還可以在龍的形象上進行一些改變,例如小學生進行的龍舞表演,可以在龍的形象上進行卡通化的改變,這樣具有趣味性的道具,更能吸引眼球,會讓小朋友更容易喜歡上它,從而在訓練時不會覺得枯燥,也更容易得到較好的表演效果。

(三)音樂的多元化

龍舞表演的音樂都是歡快的,氣勢比較宏偉的,鼓點性比較強的,而棲霞龍舞可以根據其地處的位置,把茉莉花,紫竹調等江蘇民歌進行重新編排,使得音樂的主旋律更加貼切棲霞龍舞的地域風格。

其次還可以在音樂中加入流行元素使得棲霞龍舞更適合在大眾中普及起來,再或者我們可以加入人聲,讓龍舞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更加釋放自己的情感,隨著動作和節奏發出適當的聲音,使得龍舞表演者融入到音樂中去,把自己與音樂與龍身成為一個整體。

(四)龍舞隊伍的建設

首先要提高龍舞表演者自身的意識,身為龍舞隊的成員要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在自娛自樂的表演基礎上,要用自己的表演感染他人,使得更多的人喜歡龍舞表演,更愿意加入到這樣一個團體中來。

其次可以在專業的舞蹈演員或是其他人員中挑選出人員來進行定向培養,組建專業的龍舞表演隊伍,并根據年齡段來進行相應的學習和人員分配,不同年齡層次有不同的藝術表演形式和風格。

最后每個組建的龍舞隊伍應該配有齊全的龍舞設施和專業指導教師,也應該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來進行訓練,成員們不僅僅要學習龍舞的表演技術,對于龍舞的歷史和知識也需要進行了解。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才能使得龍舞藝術的美獲得更高的體現。

(五)宣傳力度的加強

“棲霞龍舞”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可以把它編進教科書中進行了解;制作相關的宣傳視頻,在電視、地鐵或者是網絡上進行傳播,加深群眾對于這一民間文化的了解。我們不僅僅要讓棲霞區的群眾知道棲霞龍舞,更應該讓棲霞龍舞走出棲霞,得到更多人得喜愛。

同時還可以建立相關的網站或主頁進行宣傳。同時把棲霞龍舞在學校中進行傳承是非常好的。我們可以在小學、中學或者大學中建立相關的傳承基地,到了一定的年級就進行龍舞的學習,并在每年固定的時間舉辦規模較大的龍舞比賽,鼓勵更多的人來學習棲霞龍舞。

五、結論

對于中華兒女來說,龍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人們喜愛在節日或是重大的場合進行龍舞表演。龍舞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快速前進,民間的傳統文化更是顯得珍貴,棲霞龍舞動作、構圖、技巧及表演水平的不斷成熟和提高,相信棲霞龍舞的未來之路將呈現出一片光明景象。

[1]和建安.中國民間舞蹈[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黃明珠.中國舞蹈藝術鑒賞指南[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4]趙偉偉.淺析棲霞龍舞的構圖與動作創新[C].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與發展初探,2010-6-10.

[3]汪以平.舞蹈藝術通論[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08-15.

[4]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5]管秋惠.棲霞龍舞演出60場[J].棲霞年鑒,2003(1).

猜你喜歡
棲霞區龍身龍舞
春風送暖 僑青獻愛——南京市棲霞區對接省僑青會開展公益捐助行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龍身蛇形太極拳的傳承與發展
科學導報(2019年76期)2019-12-26
斷龍舞
南京棲霞區創客教育結碩果
東海人龍舞喜獲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
龍身蛇形太極拳的價值與發展研究
龍頭咬龍尾
南京棲霞成功啟動創建國家低碳工業園活動
共舞“龍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