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述如何推動高校創新型志愿服務項目的開展

2016-07-14 14:04朱廣君
青年時代 2016年11期
關鍵詞:志愿服務高校創新

朱廣君

摘要:志愿者服務活動是大學生連接學校與社會的紐帶,是大學生向社會展現自己精神面貌的平臺。大學生通過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不僅能夠促進自身能力提高,還能夠在實踐中實現自我價值。在當今社會條件下,大學生積極主動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或保障事業也有助于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近年來,高校紛紛組織各類志愿者服務活動,但都出現了志愿者參與服務活動熱情不高的現象,為提高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提升志愿服務項目質量,積極推行創新型志愿服務項目就勢在必行,創新型志愿服務項目在注重志愿者活動的公益性、服務性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志愿服務的趣味性和結合性,使志愿服務項目擁有廣泛的參與性以及更深遠的影響力。在實踐過程中,為了更好的開展志愿服務項目,對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現狀的進行調查與分析,結合創新型志愿服務項目實際開展情況,我們得出創新型志愿服務項目能夠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有利于大學生踐行社會責任、實現自我價值。

關鍵詞:高校:創新:志愿服務

一、導言

志愿服務工作是指一種助人、具有組織性及基于社會公益責任的參與行為,志愿者也叫義工、義務工作者或志工,他們致力于免費、無償地為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隨著社會志愿服務的不斷開展,當今各大高校均建立有青年志愿者協會等相關組織以開展一系列社會公益性的大學生志愿者活動。志愿者服務活動是大學生將學校與社會連接的紐帶,也是我們大學生向社會展現自己精神面貌的一個平臺。大學生通過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不僅能夠促進自己能力提高,還能夠在實踐中實現自我價值。然而,在許多高校都出現了志愿者參與服務活動熱情不高的現象,為了提高志愿者服務活動的質量,我們應積極采取措施改善這種現象。

創新型志愿服務項目注重志愿者活動的公益性、服務性的同時更加注重趣味性和結合性,使志愿者活動擁有了廣泛的參與性以及更深遠的影響力。在實踐過程中,為了更好的開展志愿者服務項目,我們對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

二、高校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現狀

高校一般由團委來負責指導大學生志愿服務,為使青年志愿服務活動更加有序的開展,高校通常會通過設立學校及院系的志愿服務組織機構,構建一個全校性的志愿服務系統,從而有序高效的開展一系列青年志愿活動。然而大學生志愿服務項目如今涌現出了諸多問題,總結如下:

1.組織工作缺乏專業性

一項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情況往往跟活動的組織者有著直接的聯系。我國是一個志愿服務工作開展相對較晚的國家,在志愿服務機制、宣傳效果方面與部分發達國家仍然存在差距,在這樣的背景下勢必會影響大學生對青年志愿服務的理解,產生思想誤區。高校志愿服務活動的組織者一般為在校大學生,其人生閱歷及經驗方面的局限,往往影響志愿服務活動的組織、策劃水平,使組織工作缺乏專業性。

2.志愿服務項目單一

大學生志愿服務項目相對單一,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志愿服務內容類型單薄,當今大學校園的志愿服務活動大部分仍然是從傳統路線出發,開展一系列的傳統志愿服務活動。例如關注留守兒童、義務支教和社區服務等。傳統型的志愿服務活動我們要傳承,同時也要發展和創新。二是志愿服務內容深度單薄,部分大學生承辦志愿服務活動往往局限于固有的思維,局限于校園,不能有效的與社會接軌。許多志愿服務項目本身缺乏專業性與技術性,僅能滿足被服務者的需要,往往不能滿足大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容易削弱大學生志愿者的熱情與積極性。

3.經費問題

經費是保障活動正常開展的基礎。目前,大學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主要經費來源是學校及下屬院系團委,少數的重點項目可以享受國家或省市團組織的專項撥款。對絕大多數志愿服務項目來說,活動開展經費短缺是困擾志愿服務工作項目開展的難題。部分具有社會效應的志愿服務項目能夠獲得社會公益組織或企業的贊助,而由此引發的資金的使用及管理問題也容易引起關注。

4.缺少法律保障。

隨著我國志愿服務工作不斷推進,關于志愿服務的地方性法規已經出現。然而,我國目前還沒有一項全國性的法律法規對志愿服務活動進行規范與保障。因此,高校大學生對志愿服務的責任與義務是較為模糊的,缺少對意外事件的應對能力,大學生從事志愿服務工作,尤其是校外志愿服務工作缺少必要的保障。如果大學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務活動中個人權益受到侵害,往往會出現無法可依的局面,對高校志愿服務工作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三、如何更好的推進大學生志愿服務的持續發展

(1)合理引導、注重培訓

高校團委應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引導以及專業技能的培訓,從而增強大學生志愿服務的能力。各級黨團應當在組織思想上對青年志愿者的培養采取高度重視的態度。首先要讓大學生在思想上理解青年志愿服務的精神,讓學生把志愿服務當做是一種內化主動的行動。其次,在思想教育的同時,也要聯系實際與各自的專業相結合,讓學生懂得如何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的同時也可以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2)加大資金投入

大學生志愿活動的資金來源,一方面是院系團委或有關部門的撥款,另一方面是來源于社會企業的贊助。由于資金的有限性從而制約了青年志愿服務的發展。因此,應當制定一些政策來鼓勵有關部門或企業對志愿活動的資金支持,例如:對于曾對志愿服務活動給予過資金等其他方面幫助的企事業單位或個人頒發一定的榮譽證明,對于企事業單位還可以在稅收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從而調動企事業單位以及個人對志愿服務活動的積極性,更好的實現在志愿服務活動的資金保障。

(3)建立健全的保障機制。

有關部門必須要加強對志愿者的安全保障與法律支持,可以通過制定并出臺相關的管理規定以及志愿服務安全知識的培訓,讓大學生志愿者得到法律的保障。與此同時,整個社會應當對志愿服務有跟深刻的認識與調研,從而更好的建立和完善與大學生志愿服務相關的法律法規,讓大學生的權益在社會、政府和學校都得到充分的維護,讓大學生志愿服務事業更加持續的向前發展。

(4)注重志愿者服務項目創新性

服務項目單一乏味是志愿者成員流失、志愿服務工作參與度不高的根本原因,只有在服務項目上不斷創新,才能夠打造廣泛參與并具有深遠影響的志愿服務活動。高校應積極拓寬志愿服務領域。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是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連的,這就要求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要具有的時代性。有針對性的,結合志愿者專業特點開展多樣化、個性化的活動,從而推進大學生志愿服務項目的創新與拓展。

四、結語

形式單一的志愿服務活動降低了大學生參加志愿活動的積極性,從而導致大學生社會責任也逐漸降低。而創新型志愿者服務項目的開展從根本上解決了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參與度不高的問題,提高了大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的積極性,有利于大學生更好的踐行社會責任實現個人價值,也推動了社會公益的發展和進步。

猜你喜歡
志愿服務高校創新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