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齡前幼兒純粹經濟人假設研究

2016-07-19 03:59吳金桃
中國市場 2016年29期
關鍵詞:經濟人博弈論社會性

吳金桃

[摘要]國外有研究表明幼兒的利他行為更多地受到環境因素即人際交往的影響,而并非此前所傳的受遺傳因素的影響。文章設計了一組博弈游戲,通過對100名脫、小、中、大班幼兒的實驗,再次驗證幼兒的經濟人假設,并在此基礎上研究發現幼兒的經濟性行為受年齡、性別、獎勵、懲罰等因素的影響。同時進一步探討了博弈中公平行為背后的經濟性動機。

[關鍵詞]博弈論;經濟人;社會性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9.028

1 引 言

據英國《每日郵報》2015年1月6日報道,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教授Carol Dweck和研究生Rodolfo Cortes Barragan研究的一項最新實驗結果驗證了他們的猜想:幼兒的利他行為更多受到環境因素即人際交往的影響,而并非此前所傳的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該實驗結果向傳統觀點“利他行為是與生俱來的”提出了質疑和挑戰。本文為此在傳統博弈游戲的基礎上設計延伸了一組博弈游戲,驗證此觀點的可取性。

博弈理論最初主要用于研究經濟行為中個體的利益如何達到最大化,是經濟學領域的研究手段之一。實驗經濟學的經典博弈中的最后通牒博弈(UG)和獨裁者博弈(DG)是最常被用來研究人們的經濟性決策和公平、合作、信任、利他等社會行為的兩個簡單博弈。在簡單的UG游戲過程中,參與到博弈中的人的任何決策都會影響到自己和其他參與者的選擇。目前國內外博弈實驗研究大多關注成人,關于兒童經濟活動中行為發展的研究非常有限。

博弈論以“理性人”為假設,這與幼兒的“自我中心”的思維狀態是相吻合的。西方經濟學者提出了“經濟人假設”即“理性人”?!袄硇匀恕本褪且酝耆非笪镔|利益為目的而進行經濟活動的主體,假定人都希望以盡可能少的付出,獲得最大限度的收獲,并為此可不擇手段。但是,即使“理性人”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前提,他也能意識到最大化的、長遠的利益的獲得離不開與對手的協作,在追求雙贏中獲得個體最大的利益。幼兒的“自我中心狀態”常常使其出現自利的表現,但我們將看到“幼兒在人際博弈中逐漸地會從自利走向互利和他利”。博弈均衡所追求的從沖突到協作、從自利到互利符合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規律。正是基于此,我們試著從“博弈論”的視角來分析幼兒是如何從沖突走向協作,從自利、利他走向互利的。在此過程中幼兒的年齡、性別、獎勵和懲罰分別起著怎樣的作用是本文研究的重點,研究的意義在于對幼兒社會化發展過程中經濟性行為的了解有助于對其未來行為進行預測和干預。

2 博弈游戲設計內容

在馬鞍山某私立幼兒園脫班、小班、中班、大班各年級中各選一個班,大概人數100人。脫班,2.5歲(M=29.23月,SD=3.14),男8名,女15名;小班,3.5歲(M=41.07 月,SD=3.53)男11名,女16名;中班,4.5歲(M=52.15月,SD=3.82)男10名,女15名;大班,5.5歲(M=62.15月,SD=1.32)男12名,女13名。進行六組博弈游戲實驗,從中發現總結學前兒童行為的本質,有利于找出正確引導幼兒經濟行為的方法。

實驗一:實驗者準備大小不同的蘋果,交由老師,在點心時間,由老師來分配大小不同的蘋果,幼兒最初對事物利益的認識僅在于事物的體積、顏色等的辨別,此實驗要觀察幼兒有沒有對老師的計劃分配表示異議。

實驗二:同樣事件,實驗者準備大小不同的蘋果,交由老師,在點心時間,由幼兒自己在大小不同的蘋果中任意取一個,此實驗要觀察幼兒表現是否各異,自我意識如何,私利性有否得以體現。

實驗三:實驗者準備大、中、小三類蘋果,交由老師,在點心時間,由老師逐個喊來幼兒領取蘋果,但展示在幼兒面前的是大、中、小三個蘋果,老師告知幼兒大蘋果可能有蟲,讓幼兒自己判斷利益,此實驗要觀察幼兒的表現是否趨于一致,由此判斷幼兒經濟人假設是否成立。

實驗四:實驗者準備一定數量的糖果,交由老師,在點心時間,由老師與幼兒做分糖果游戲,此實驗稱為“獨裁者游戲”,老師把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是提議者;另一組是接受者。老師分別把一定數量糖果交由提議者,由提議者來分配自己與接受者擁有的糖果數量。此實驗要觀察作為提議者的幼兒分配給雙方的數量,和接受者是否有異議,以及提議者對接受者的情緒是否有反應。由此判斷要求幼兒分享的科學性以及幼兒對人際關系的認識。

實驗五:操作方法同實驗四,與實驗四不同的是,老師需告知雙方幼兒,如果接受者反對自己獲得的分配數量,老師將沒收兩人所有的糖果,誰也沒得吃。此實驗稱為“最后通牒游戲”。此實驗要觀察在有懲罰機制的條件下,作為提議者的幼兒分配給雙方的數量,和接受者是否有異議,由此判斷幼兒對公平的要求,以及對懲罰的認識,幼兒是否懂得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實驗六:操作方法同實驗四,與實驗四、五不同的是,老師告知幼兒獲得糖果數量較少的一方,將額外獲得一個冰激凌做為補償。此實驗要觀察作為提議者的幼兒分配給雙方的數量,和接受者是否有異議,由此判斷幼兒的經濟性行為與社會性行為是否沖突、兩者的過渡過程及此過程受哪些因素影響。

實驗條件:以上六組實驗必須保證環境不被破壞,并沒有各種暗示。觀察者僅僅在一旁觀察并記錄。

3 實驗結論及分析

第一,在實驗一、實驗二的觀察中我們發現,無論年齡大小,有82%的幼兒對老師任意分配給自己小蘋果的做法表示不滿,而在由自己任意拿取時,有85%以上的幼兒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較大的蘋果,由此可見,雖然幼兒與成人對利益大小的認識不同,僅限于體積大小、顏色等,但趨利的表現顯而易見。在實驗三中,接受了老師的提示,幼兒一致選擇了中等大小的蘋果,說明幼兒除了對體積利益有判斷,而且對其他威脅也是有選擇性的,趨利避害是幼兒本能的反應,經濟人假設基本成立。

第二,學前兒童在實驗四獨裁者博弈游戲中,小脫班45%的幼兒提議者只給接受者若干的糖果,而接受者大部分都會不情愿地大哭,而大班提議者分配趨于均等,雖然沒有獎勵和懲罰,但是幼兒分配的公平性隨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年齡差異顯著,性別差異不顯著。在四組年齡中2.5歲、3.5歲、4.5歲和5.5歲組的公平提價分別為:11%、25%、38%和44%。此研究結果與國外研究結果相同,相當一部分兒童作為提議者在分配時考慮了公平規范、他人的情緒及收益,而接受者的情緒隨著年齡的增長激烈程度下降。說明年齡是讓幼兒從經濟人過渡到社會人的重要影響因素。

第三,實驗五、實驗六中加入了懲罰和獎勵機制,在博弈任務中及時獲得的大獎勵和長遠的凈損失、及時獲得的小獎勵和長遠看的凈收益之間顯然形成了價值沖突和矛盾的情感體驗,而不同利益的選擇可以看出幼兒對獎勵和懲罰的認識以及受到的影響。結果表明,絕大多數3歲以前的幼兒不能判斷即將的懲罰,而是按照實驗三的結果分配,這可能是因學前兒童還處于結果定向的階段,較看重表面的結果而非實質。另外,3歲前幼兒不能為了得到更大的獎勵而等待,很難抵制立即滿足的誘惑而選擇及時得到較小的獎勵。相比較來看,中大班對獎勵和懲罰的認識,使他們更在意實質結果,分配結果更趨向平均,甚至,在實驗六中,45%的中大班幼兒選擇分配給接受者比自己多的糖果,以此獲得更大的獎勵“冰激凌”,而接受者卻表示不想要更多的糖果,雙方都表現出了“謙讓”,實驗表明,似乎幼兒社會性品質的形成是由懲罰和獎勵帶來的經濟性判斷。

綜上所述,心理學者羅伯遜認為,幼兒在解決沖突的過程中,個體能夠逐漸獲得觀點采擇能力,學會協商、互助與合作,增長社會經驗和規則意識,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并最終促進個體社會化的進程和良好個性品質的發展。本文研究認為,正如博弈中的理性人一樣,幼兒在同伴交往中對自己的利益常常是給予優先考慮的,但是,在同伴的壓力和給定的約束條件下,他們也在學會平衡、兼顧自己與別人的需要。幼兒社會化進程的背后存在經濟性的動機,為了獲得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從而對同伴做出妥協和退讓,3歲以前,幼兒的經濟人行為更為表面化,隨著年齡的增長,動機的內隱性越來越強,更多地表現為社會人屬性,而動機本質上表現為經濟人屬性。學前幼兒在社會發展中個體社會化發展對其一生都會存在重要影響,借此,希望能夠為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學校德育工作和社會同伴交往等提供一些研究資料和實證研究的依據。

參考文獻:

[1]劉焱編著.幼兒教育概論[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1999.

[2]肯·賓默爾.博弈論與社會契約——公平博弈[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3]林立.兒童樸素經濟學認識的發展及其與心理理論的關系[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4]劉宏根.學齡前兒童交換規則的發展研究[D].成都:西南大學,2012.

[5]胡興旺,李紅,吳睿明.學前兒童延遲滿足的實驗研究方法述評[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6(22):127-130.

[6]朱莉琪,皇甫剛.兒童經濟學認知的發展[J].心理學動態,2001,9(3):227-231.

[7]劉明,鄧賜平,桑標.幼兒心理理論與社會行為發展關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2(2).

猜你喜歡
經濟人博弈論社會性
以戶外混齡活動促進社會性發展
博弈論視角下的自首行為分析
“經濟人”和“道德人”理論視域下公民道德治理論析
從社會性弱勢群體自身心理角度談接受科技知識
無知之幕與博弈:從“黃燈規則”看博弈論的一種實踐方案
社會性交互及其在三維虛擬學習環境中的實現
樊畿不等式及其在博弈論中的應用
社會性軟件在網上交互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
博弈論視角下醫療糾紛解決方式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