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價值觀與會計改革的關系分析

2016-07-19 04:47江山
中國市場 2016年29期
關鍵詞:會計改革內涵

江山

[摘要]在對于會計和文化兩者的關系上,會計界的討論從未停止過,而且見解頗多。但是在對于會計和文化兩者關系的核心問題上,即會計價值觀,人們討論的范疇卻很少涉及,更深層次的對于會計價值觀與會計改革兩者之間的關系,在會計界的討論很少。文章在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的前提下,對于其中的五大會計價值觀的形成及內容作了詳細的論述,其中包含真實、善美、品德、創新、中性五個方面,以此來對會計改革的始點和終點進行闡述。

[關鍵詞]會計價值觀;內涵;社會主義市場;會計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9.114

1 對會計價值觀內涵的理解

眾所周知,任何一項改革其目的性十分明確,就是要削弱哪個階層的利益或保全哪個階層的利益,或是剔除某些內涵,光大某種內涵,改革就是以利益調整為目的,會計改革也是如此,即通過會計改革來削弱某階層的利益,保全某階層利益,剔除某些內涵,光大和新增某些內涵,近20年的會計改革也是按照這個目的運行的。然而,目的提出不是盲目的、隨意的,而是根據當時的各種社會條件來決定的,社會條件即現有的各種社會現象,這種現象是原來某一種觀念作用的結果,這種觀念的核心就是價值觀。改革就是在現有的價值觀基礎上升華和塑造一種新的價值觀,用這種新的價值觀來解釋一種新的社會現象。

2 會計價值觀與會計改革

2.1 會計改革的核心內容:真實

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是社會經濟安全運行的大前提,也是社會利益形成參與者發自內心的期盼,會計信息的真實,是社會公德的體現。因此在會計改革中,必須設計成真的保障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措施。在會計制度和準則設計中,要有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的條款,要甄別參與社會生產、再生產的真實資本和物資資源,以確定社會產生的真實資源運作,防止泡沫經濟的出現。在成本核算過程中要真實的記錄和反映資本及物資在生產過程中蛻變及增值的過程,最后核算出社會認可的生產過程形成的真實成果,即產生的利潤。只有這樣,各經濟利益主體分割的社會利益才是真實的,社會經濟在真實的基礎上運行才安全健康。為了防止會計信息的虛假,要建立會計信息真偽的監督和甄別系統,也就是說,會計信息也應有質檢過程。會計信息通過會計人員認真的操作,并經過質檢部門的甄別,然后才輸出并告知社會,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真正發揮其社會經濟運行指揮棒的作用。同時還要對被虛假會計信息誤導的投資者和消費者給予賠償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的保護,以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樹立會計信息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權威。

2.2 會計改革的基本保障:善美

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每天都反復面對枯燥無味的數字和具有極大誘惑力的金錢,而會計人員又長期受托于人,在心態上形成謹小慎微,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微振形,這樣的一種工作環境,這樣的一種心態,嚴重阻礙了新生力量的注入,為此在中國的會計隊伍中,長期以“小丫頭”“呆老頭”的形象出現。在這一社會地位上并與其他經濟主體相互協調,善意合作,并形成互惠、互利、互相關照的心態環境,讓社會認可會計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行業,它在社會利益分割中,其作用是十分凸顯的,是社會各行業中最有公德、最有正義的行業,會計人同其他從業人員一樣充滿樂趣、充滿幸福。同時要使會計客體充滿時代化,以滿足會計主體美的需求。

2.3 會計改革成敗的關鍵:品德

現在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每天都與債權人、債務人、單位各職能部門、金融、稅務、工商、審計等單位人員打交道,這種打交道的過程,即是會計人員機智表現的過程,又是形象推銷的過程。那么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這種工作環境的客觀變化,不得不引起業內人士的注意,并在會計改革中如何使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適應這種客觀環境的變化,并對駕馭客觀環境的變化做出十分科學的設計,因此對會計人員高尚品德的培養,既是客觀事物發展的需要,也是會計人員自身發展的需要。

2.4 會計改革持續發展的內涵:創新

如網絡的出現,出現了許多虛擬公司,這種形式不定,時間不定,即現即失的經營模式,對原有的會計核算理念進行了巨大的沖擊。那么虛擬公司會計核算問題,就呈現在廣大會計工作者面前,還在非集團化合作,這種沒有固定聯系的合作關系,就形成會計核算中的臨時關系,持續經營為前提的會計假設就沒有了依據。還有地下資源評估核算,自然災害損失現實與歷史折算,國際貿易中的機會成本和機會利潤預算等,都是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出現的新問題,面對這種外界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會計應做出積極反應,否則就會落伍,那么會計改革必須引入創新的價值觀念,只有這樣會計改革才會不斷充實新的內涵,且具有較強的生命力。

2.5 會計改革理論的基礎:中性

有些經濟學家認為,市場經濟就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其實這是個誤區,市場經濟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個體或團體追求利益的積極性,但社會利益的分割絕不是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社會利益的分割是人為的協調,個體或團體必須服從大局。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利益的分割不是最大限度地剔除了人為因素,而是以客觀貢獻和市場運行基本規則為基礎,每一個社會利益的出現都會有眾多的利益主體進行分割,這些利益主體都想滿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任何一個利益主體如果滿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都是市場經濟運行規則所不容許的,因為社會利益的形成,是眾多經濟主體共同運作的結果。市場經濟必須承認它的勞動成果,并賦予它們分割利益的權力。在這種經濟背景下,產生了時代文化,社會文化又推演出了新的會計價值觀念。在這種會計價值觀的作用下,會計僅是社會利益形成過程的記錄者、反映者,其參與利益形成過程的度是有限的,其內涵是會計在社會利益形成的過程中,充其量是一種間接價值創造者,它不同于生產資料所有者,也不同于生產資料經營者,更不同于價值直接創造者。因此當社會利益進入投資者、經營者、價值創造者和國家利益分割時,各利益主體都不可能成為利益分割的主宰者,因為他們在社會利益形成過程中地位是平等的,其差別不是質的不同而是量的不同。這時會計的地位就凸顯出來了,那就是要站在中立的立場上,進行公平的利益分割核算。為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制度的設計、各種準則和規章的制定,以及會計機構設置、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培訓、會計業務操作必須建立于這個基礎上,才能使會計改革順利進行。

3 會計價值觀的功用

會計價值觀功用的式子可以推導為:不同的文化系統——不同的社會價值觀模式(文化模式)——不同的會計價值觀模式——不同的會計行為方式或會計活動。對社會價值觀和會計價值觀的功用研究做出貢獻并奠定了一定基礎的是霍夫斯特德和葛雷兩位教授。前者的研究主要是分析不同的文化系統如何影響到與工作相關的社會價值觀,并嘗試提出一套能反映不同文化社會特性的社會價值觀(社會文化)模式。后者的研究主要是在前者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不同的社會價值觀如何影響到與會計實務工作相關的會計價值觀,并將兩者有機地聯結起來,提出一套能反映對會計實務工作采用不同會計行為即具有不同會計對待和業務處理功用特點的會計價值觀模式。

會計的價值觀是在一定社會背景下產生的,它是總價值觀的一個組成部分。價值觀是指客觀存在對人產生的意義,會計價值觀的研究不能脫離這一根本命題,會計價值觀對會計改革的影響,也是分層次的、分階段的,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間接的,有些只能產生影響作用。為此會計價值觀與會計改革是一個永恒的命題,這一命題需要廣大會計工作者的參與,要在社會實踐中提煉會計價值觀,并用新的會計價值觀指導會計改革,使中國的會計與當今經濟文化的發展進一步協調。

參考文獻:

[1]劉麗.社會價值觀·企業價值觀·管理價值觀·會計價值觀——基于全球金融危機視角的文獻述評[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4(4).

[2]馬元駒.和諧會計價值取向的探討[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14(2).

猜你喜歡
會計改革內涵
活出精致內涵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略述《歲月生香》的壺中內涵
內涵漫畫
要準確理解“終身追責”的豐富內涵
自選動作拓展改革內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