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形成的內部因素

2016-07-20 01:01孫美林
科技經濟市場 2016年4期
關鍵詞:信貸風險信貸商業銀行

孫美林

摘要:實踐中,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形成的內部因素梳理及控制,有利于提高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水平,提高商業銀行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促進商業銀行更好更快的發展。本文就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形成的內部因素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貸風險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的關鍵,在當前經濟形勢下行時期,商業銀行風險案件不斷發生。通過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形成的內部因素梳理及控制,有利于提高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水平。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形成的內部因素主要包括:

1信貸風險管理文化建設不到位。

信貸風險管理文化作為銀行文化組成的一部分,是被全體信貸員工接受的制度、觀念、行為等。部分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文化建設不成功,致使信貸員工無法形成統一的信貸文化,無法做到既關注業績又關注風險控制,發展理念與信貸風險管理理念沖突,發展目標定位擴大規模,忽略了信貸風險給銀行帶來的損失。二者不能同步兼顧,使得商業銀行今后的發展動力不足。

2信貸風險管理組織架構不合理。

部分商業銀行目前的信貸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存在審貸不分離,致使分行信貸風險事件發生率提升,考核獎懲目標設置不合理,以業績考核為主,各支行在經營中、業務員在辦理業務時只注重業績而不顧信貸資產的質量。信貸風險管理各部門職責不明,且部門間銜接機制不完善。雖然各部門的授權和責任劃分明確,但是在具體實施中部門職能重疊和交叉,部門銜接中負責人員常常更換。

3信貸風險管理流程不健全。

部分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流程不健全,表現前期注重規模發展而有意忽略信貸風險監控,事后的監控不到位,風險事件發生時沒有預設應急處理方案,依舊以傳統理念進行處理;信貸業務流程中,前一項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下一個環節,層層上報,集審貸權于上層,業務辦理效率低下,且信貸風險事件發生后,反映遲緩。對客戶信貸風險的評定以客戶提供的財務報表為準,且在專業性評定人員未參與的情況下,對客戶進行風險分析和評定,使得風險把控不準。

4信貸風險管理技術運用不善。

部分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技術運用中,風險度量技術落后,不能構建符合客戶的模型專門分析信貸風險。內部對客戶的信用等級評估時,信息收集不全造成的信息不對稱,使得風險評定有誤差;風險度量技術的使用中人為主觀因素權重大,不能做到客觀評定。信貸組合管理手段的運用受外界干擾太多,無法做到信貸資產最優組合,不能降低商業銀行信貸損失。

猜你喜歡
信貸風險信貸商業銀行
聚焦Z世代信貸成癮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影響因素分析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基于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的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范研究
四川農戶小額信貸風險防范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綠色信貸對霧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地方性商業銀行防范和化解信貸風險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