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初中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探究

2016-07-20 08:45顏華
速讀·下旬 2016年7期
關鍵詞:初中政治方法

顏華

摘 要:中學政治課是中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時代性強,而且又是理論性的科目,普遍存在著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教學質量不高等現象。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個性地學習,對學生來說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儲知識,而是探究,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實現新課程改革任務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初中;政治;方法

素質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茖W的教學方法,能啟迪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發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思維習慣,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梢?,教法運用是否得當,直接關系著教學效果的好壞,影響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如何改進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思維品質和思維習慣的培養?通過長期觀察思考與實踐,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探究。

一、讓學生學會體驗生活

理論源于生活,最終還要接受生活實踐的檢驗,或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思想政治理論更是如此,對于學生而言,生活學習思想政治、運用思想政治的最佳場所。生活是人們的無形教師,對學生非智力方面的教育能產生重要的影響。比如教學生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將學生置于生活實踐中接受磨練。針對《告別依賴,走向自立》一課,我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即讓每一位學生為父母做一頓飯,要求種類樣式不限,但不能過于簡單。學生要獨立完成從買菜到準備材料、再到完成成品的整個過程,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完成后讓父母做出評價,然后自己寫出每一個步驟及心得體會。這樣的體驗有力地培養了學生的自立、自理能力,也讓學生深深感受到了告別依賴的自豪感與成就感。

二、利用小品的形式啟發學生理解教學內容

在初中思想政治課中偶爾穿插小品環節,能讓學生在欣賞同學的表演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從而讓他們知道應怎樣面對來自生活、社會、家庭乃至個人心理品格、身體狀況、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問題。如:在講授《走進青春》這課時,針對初中生進入青春期后出現的種種問題,比如由于生理、心理的變化而出現的個人身心發展不平衡的狀態,或者因與家長、同學之間的種種矛盾而產生的種種情緒,我設計了“愛的沖突”的小品環節,由學生自導自演,把他(她)與父母的沖突生動地展示出來,學生們觀看完感同身受,在他們中間引發了熱烈討論。教師要趁機教導學生,沖突是因為愛,我們應該以理解與包容的心態面對這些“愛的沖突”,學會讀懂愛、回報愛。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

通過語言形式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記憶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記憶25%;利用聲光同步設備,把聽覺和視覺結合起來,能夠記憶的內容可達65%。政治理論一般比較抽象、枯燥,教師如果只是單調呆板地講解,容易抑制學生的思維,使其大腦疲勞,注意力分散。教師在講授新知識時,若能運用多媒體技術滲透其中,借助電腦、投影儀、觸摸屏、電子白板等先進的電腦多媒體工具向學生展示圖、文、聲、像相結合的電子課件,就能使抽象、枯燥的知識原理變得通俗易懂、形象具體,便于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可以通過屏幕呈現教學內容、展示學習目標、提出思考與討論的問題,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思考、討論并做出回答,多媒體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回答及時迅速地給出判斷,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四、分學習小組,協作教學

協作教學是一種通過小組或團隊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策略,通俗地說就是“合作學習”、“伙伴學習”。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一起討論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學習群體并成為其中的一員,在這樣的群體中,從不同角度考慮各種理論、觀點、信仰和假說、共同協商和辯論,既可以達到對資源、智慧成果的共享,又可以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上的完成建構。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在協作學習過程中,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一起學習,各自擔當一定的角色,在共同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掌握方法、熟練技能。每個學生學習的成功與其他同學的成功密不可分,學生之間以融洽的關系、相互合作的態度,共享信息資源,共同擔負學習責任。

五、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實踐能力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本身實踐性很強,時代氣息濃。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點,學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只有理論結合實際,讓理論回到它賴以升華的事實中去,學生才能通過對具體、形象、生動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確的理解和準確的把握理論所概括的內容。因此,恰當的聯系實際,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是提高政治課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徑有:在課堂教學中,將課內外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運用政治知識觀察社會,分析時事;在課堂教學外,帶領學生邁出校門、走上社會。如鼓勵學生堅持收看“新聞聯播”,瀏覽報刊雜志,從關心國內外大事以及發生在身邊的大小事情入手,將自己聽到的、看到的、觀察分析到的社會現象和教材上學到的知識結合起來,進行分析討論,真正“學以致用”;組織國內外重大事件的時事報告會,專題討論會;平時組織學生參加時事興趣小組,引導學生運用政治知識分析時事,理解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當然,聯系實際要恰當,不能生拉硬扯,機械對號,而且聯系實際時,要做好理論方面的分析、論述和歸納。

六、微博是身教的良好途徑

微博即時發布與獲取信息的功能,一下子讓思想政治課教師與學生的活動距離拉近了,不管教師在校內還是校外,國內還時國外,家中還是旅途中,只要想與學生交流,通過微博可即時了解對方發生的事和所處的狀況,猶如就在身邊,為思想政治課教師的身教提供了,來自微博的信息不僅其質量難以保證,而且由于微博的即時發布,難以監管,很易出現"真偽難辨"的情況。對于微博傳播中遇到的這些負面問題,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應加強教育和輿論引導。

學校應擴大教育管理的廣度,創新教育和管理制度,引導和規范學生的網絡傳播行為,把教育和管理滲透到網絡中、微博里。

參考文獻:

[1]夏慧娟.思想品德課興趣導入與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

[2]胡世凱.新課程理念下數學教學方法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3]龔迎春.關于如何加強中職學生化學教學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猜你喜歡
初中政治方法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可能是方法不對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
用對方法才能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