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對俄農產品貿易分析及對策

2016-07-23 17:09李泰寰
2016年23期
關鍵詞:農產品貿易合作中國

李泰寰

摘 要:中俄兩國貿易往來歷史久遠,近些年來,雙方在貿易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政策支持不斷提高,雙邊貿易額不斷擴大。農產品作為中俄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備受中俄兩國政府重視。中俄兩國升級為全面戰略協作伙伴新階段,為兩國貿易提供了機遇。本文通過對中俄兩國農產品貿易的現狀進行分析,歸納目前中國對俄兩國農產品貿易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可行性建議,從而為中俄兩國農產品貿易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產品貿易;合作;中國;俄羅斯

一、前言

區位優勢在兩國雙邊貿易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俄羅斯與我國是領土相接壤的國家,因此兩國貿易往來相對于其他不具備區位優勢的國家更加頻繁。俄羅斯自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對外貿易的法規和政策正逐漸與世界市場接軌,同時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上升到新階段,這些因素都促進了中俄貿易發展的擴大。農產品作為中俄雙邊貿易的重要部分,面臨著難得的歷史契機。隨著烏克蘭問題的爆發,俄羅斯備受歐美國家的經濟制裁,俄羅斯宣布全面禁止歐美農產品進口,這就意味著俄羅斯不得不向東尋求貿易合作伙伴。

盡管兩國在農產品貿易過程存在許多有利因素,但農產品貿易所占總貿易額比率不高,這說明在兩國農產品貿易中存在一些問題。通過對兩國農產品貿易的研究,可以分析出我國在對俄農產品進出口方面的優勢和不足,可以發現俄羅斯自身農業發展缺陷和俄羅斯國內農產品的消費結構,這對于中俄兩國各自改正本身貿易缺陷和刺進農產品貿易的發展將起到推動作用。

二、現狀

(一)農產品貿易額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農產品占比較低

隨著中俄兩國貿易合作的加強,雙方貿易額逐年增加,2000年到2014年,中俄兩國雙邊貿易額總體呈現遞增趨勢,只有2009年和2012年出現小幅度的下降。盡管中俄雙邊貿易額上漲趨勢明顯,但農產品貿易額所占比重一直在10%以內,而且從所占比重可以看出,農產品貿易額所占比重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因此,農產品貿易作為中俄雙邊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潛力巨大。

(二)貿易商品結構相對穩定

在2014年的中俄農產品貿易統計數據中,我國對俄出口動物產品主要以肉類,水產品,乳制品為主;植物產品主要以蔬菜,水果,咖啡和茶以及谷物為主。上述農產品基本上都是以原材料的形式出口,且以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為主。與此同時,相對于2013年來講,出口的農產品品種僅僅增加了三十九種,由此可以看出,兩國農產品貿易結構比較穩定。

(三)對俄出口的農產品不具備比較優勢

由于俄羅斯對本國農業投入不足,以及氣候等原因,造成了俄羅斯本國農產品供不應求的局面,因此俄羅斯不得不大量進口農產品來滿足國內需求。不只是我國看好了俄羅斯這個巨大的農產品消費市場,其他農業大國也看到了對俄出口農產品的巨大經濟利益。以歐美國家為例,同等質量的農產品,我國受農業生產成本高,農業技術水平低等因素的限制,不具備比較優勢,而且歐美國家為加大出口,會為本國農產品出口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補助,這些因素導致我國農產品的比較優勢低。

三、存在問題及原因

(一)農產品附加值低

我國農業主要以傳統農業為主。傳統農業的特點是精耕細作;生產部門結構單一;生產規模??;生產技術落后,這些正體現了我國農業發展的現狀,在傳統農業模式下生產出的都是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的農產品,與此同時,我國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少,農產品科研機構少,對外出口的農產品大部分只能以原材料的形式出口,產品附加值低。

(二)農產品貿易發展結構不完善,出口種類少

從上圖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中俄貿易的規模不斷擴大,但對俄出口的農產品還處于以初級農產品為主,農產品結構單一。近年來中俄農產品貿易額的增長,不是依賴高附加值的農產品出口,而是依賴于原有農產品出口數量的增加。農產品貿易結構發展不完善的主要原因就是,農業技術水平低,農產品出口種類少,勞動力水平低下。

(三)比較優勢低造成貿易的不穩定性

農產品對外出口的比較優勢低,容易降低農業生產者的積極性,會導致對這類產品的生產減少,會減少對該產品供應。受供求關系的影響,當農產品供應數量的減少,會增加對該產品需求,而需求的增加,又會增加生產者的積極性,又會大量生產該產品,供應量的增加,又會降低該產品的價格。在對外貿易中,當一國農產品的價格不穩定,會導致該國在貿易過程中長期處于被動狀態,也會增加他國的不信任性,因此,我國對外貿易處于劣勢的農產品,會降低我國對外貿易的信譽,增加貿易的不穩定性。

(四)農產品質量不受認可

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農業生產環境惡化,農產品生產者專業素質低,農藥和化肥使用過量,相關監管部門監督力度小,因此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會導致進口國對我國農產品的不信任。

四、促進農產品貿易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擴大和豐富農產品出口種類

擴大和豐富農產品出口有利于提高我國農產品對俄出口的份額,實現從以單一的增加出口數量到增加出口種類的轉變。我國農產品生產者應培育農產品新品種,并根據農產品特征,研發出受消費者喜愛的農產品,與此同時,我國農產品生產者應注重農產品的質量,打造屬于我國特色的農產品。

(二)大力發展先進農業科學技術,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我國政府應鼓勵農產品生產企業加大對農業技術研發的力度,并提供一定資金補助。農產品生產企業應培養農業生產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實現農業技術的普及型。農業科學技術的提高,會促進農產品品種的增加,會使原有農產品的優勢更加明顯,從而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三)優化農產品出口結構,保持貿易穩定

隨著農產品品種的增加和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農產品出口企業應改變如今的農產品出口局面,優化農產品出口結構。提高農產品技術水平,加強技術推廣,強化農業品牌的創建和運作,提高我國農業生產者的技術素養,使我國農產品出口從數量性轉變為技術性。通過農產品出口結構的轉變,會使我國農產品更加具有市場競爭力,促使我國農產品占據俄羅斯的主導地位,從而促進中俄兩國的貿易穩定。

(四)加大農產品質量的監管力度,完善監管制度

我國農產品生產企業應做到生產規范化,標準化,做到流通過濾化,預警化,監管全程化,法制化,宣傳經?;?,普及化。我國政府應給予具有農產品良好形象的企業一定的資金補助和扶持,通過樹立良好的企業榜樣,引導農產品生產企業完善生產制度,通過提高農產品質量,提高品牌競爭力,從而使我國農產品占據俄羅斯市場。

(作者單位:東北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1] 楊桂華,劉偉.歐美對俄羅斯經濟制裁背景下中俄農產品貿易特點與對策[J].世界農業,2015,01:94-96.

[2] 尚靜.中俄農產品貿易發展動態與互補性研究[J].世界農業,2015,03:76-80.

[3] 李玉梅.基于產業內貿易的中俄農產品貿易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15,07:120-121.

[4] 楊奕.基于產業間貿易的中俄農產品貿易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15,08:120-122.

[5] 于敏,姜明倫,耿建忠.中俄農業合作新機遇及對策研究[J].世界農業,2015,08:4-9.

猜你喜歡
農產品貿易合作中國
大學英語創造性學習共同體模式建構案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