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產性服務業與第二產業之間的互動機制

2016-07-23 18:04張朕
2016年23期
關鍵詞:生產性服務業第二產業山東省

張朕

摘 要:本文研究生產性服務業與第二產業之間的互動機制,由于我國的實際情況,東部發達地區正處于產業結構向“三二一”轉型階段,所以本文試從2004-2013年十年間,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與第二產業增加值時間序列數據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為此本文選取山東省和江蘇省兩個相近又不盡相同的省份,對其各自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和歸納,通過比較分析,揭示兩個省份的生產性服務業與第二產業關系,并進行評價,最后總結兩個省份產業結構發展落后的共因與個因,并提出個人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生產性服務業;第二產業;山東??;江蘇省

一、文獻綜述及問題的提出

(一)概念提出

生產性服務業這一概念是被美國經濟學家H.Greenfield(1966)首次明確提出,英文為“producer service”,他認為生產性服務業是一個對生產者而不是銷售者提供產品和勞動的行業。我國較早提出生產性服務業的學者是侯學剛(1997),他認為生產性服務業又可以稱為廠商服務業,是一種為社會物質生產提供各種非物質形態的服務性產業。

(二)相關研究

胡曉鵬和李慶科(2009)通過對蘇、浙、滬三地的對比,認為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共生關系決定了產業結構調整的優化程度,只有提升兩者的互相融合、互動的能力,擴大其范圍才能更好的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馮泰文(2009)認為中國還沒有實現通過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來實現制造業效率的提升,很多制造企業也沒有意識到服務對于企業長久高效發展的重要性,我國制造業仍處于產業鏈的低端。

杜德瑞、王喆和楊李娟(2014)通過對全國31個省市2002-2011年十年面板數據的分析,認為在工業化中期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發展存在負相關的關系,知道工業化后期才會消除這種負相關關系。

二、魯、蘇兩省的對比分析

(一)魯、蘇兩地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狀對比

通過山東省和江蘇省2004-2013年時間序列數據的整理,得出山東省和江蘇省兩省生產性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的差距近十年間沒有大多變化,近似屬于平行增長的狀態。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山東省和江蘇省近十年無論地區總產值還是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都在上升,但是在2009年之前山東省和江蘇省的地區總產值相當,一些年份山東省還高于江蘇省的發展,2009年之后山東省和江蘇省的差距開始拉開。其中知識技術含量較高的生產性服務業的增加值在2007年之前山東省略低于江蘇省,但是2007年以后江蘇省大體上是山東省的1.5倍,2013年這數據擴大到1.86倍,在生產性服務業中的比重,山東省一直處于25%以下,江蘇省卻是25%以上,并且在2013年比重達到36%。分行業來看,信息傳輸、計算機傳輸和軟件業由2004年廣東省是山東省的1.27倍,發展到2013年的2.36倍;金融業由2004年廣東省是山東省的1.28倍,發展到2013年的1.74倍;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由2004年廣東省是山東省的1.54倍,發展到2013年的1.78倍。

從以上數據的對比分析來看,近十年江蘇省在知識技術密集型的生產性服務業上的投入明顯大于山東省,并且這種差距還有拉大的跡象。山東省和江蘇省十年間由地區生產總值相差不大到江蘇省超越山東省,以及第三產業比重的提高,反應了江蘇省近幾年對生產性服務業尤其是知識技術含量較高的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視,而山東省雖然各項數據都有所提升,但是在知識技術含量較高的生產性服務業上落后于江蘇省。

(二)魯、蘇兩地生產性服務業與第二產業互動機制的實證分析

1、理論假設。生產性服務業是推動工業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因素,同樣工業的發展以及產業結構優化之后又會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制造業是第二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產性服務業由制造業分離出來,所以第二產業的發展肯定需要更多的作為中間投入的生產性服務,從而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對第二產業的發展又會有反饋作用,并且隨著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第三產業得到大力推動,有助于完成產業結構向“三二一”的轉型。

2、模型建立與計量計算。通過對2004-2013年的時間序列數據先進性去趨勢處理,然后運用計量模型計算得出結果如下:

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和第二產業之間有著較好的交互作用。其中除批發零售業外,山東省第二產業對生產性服務業各行業都有顯著影響,并且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中知識技術含量較高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對第二產業都有顯著的反饋影響。江蘇省生產性服務業和第二產業之間的交互作用不明顯,第二產業對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和金融業有顯著影響,生產性服務業中僅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對第二產業有正的反饋影響,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對第二產業還有負的反饋影響。

綜上所述,山東省和江蘇省生產性服務業與第二產業的發展有著不同的問題。對于山東省而言,雖然生產性服務和第二產業有較好的交互作用,但是存在兩點問題:一是對生產性服務業尤其是知識技術密集型的服務業的投入較少,明顯落后與經濟實力相當的江蘇??;二是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和第二產業的交互系數較小,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對第二產業的反饋影響系數更小,最大的約為0.32(金融業對第二產業的反饋影響系數)。對于江蘇省而言,雖然近十年已經加大對生產性服務業尤其是知識技術含量高的行業的投入,但是存在一個重要問題是江蘇省生產性服務業和第二產業之間沒有形成交互作用,生產性服務業和第二產業近似于一種獨立發展的狀態,第二產業的發展不能帶動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大量投入也不能換來第二產業的高產出。所以,個人認為投入的缺少和關聯性不強是山東省產業結構落后的原因,而缺少產業見的關聯是江蘇省產業結構落后的原因。

三、個人建議

針對山東省和江蘇省的對比分析,和由實證分析得出的結果,個人分別對山東省和江蘇省給出以下個人政策建議:

首先,山東省應加大對生產性服務業的支持,提高生產性服務業在服務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山東省作為一個工業大省,雖然地區生產總值處于全省前列,但是產業結構轉型速度與經濟實力不匹配,在東部沿海地區的整體實力來看仍不能算是個強省。

其次,江蘇省應當注意投入效率的完成情況,從分析中可以看到江蘇省雖然近幾年加大了對生產性服務業,尤其是知識技術含量高的服務業的投入,但是效果并不如意,其中主要原因可能就是沒有形成產業之間有效關聯,使得對生產性服務業的投入轉變為第二產業再增長的動力,并且成為自身服務業內生增長機制。

最后,山東省和江蘇省可以相互借鑒,兩省問題存在互補性,一個是存在產業關聯但是投入過少,另一個是投入多,但是產業關聯程度不高,效率低下,如果兩省能夠根據自身情況,吸取對方的經驗和教訓,則肯定能達到優勢互補,使自身不僅成為經濟大省,更能成為經濟強省。

(作者單位:山東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 江小涓,李輝.服務業與中國經濟:相關性和加快增長的潛力[J].經濟研究,2004,第一期.

[2] 程大中.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的水平、結構及影響——給予投入-產出法的國際比較研究[J].經濟研究,2008,第一期.

[3] 胡曉鵬,李慶科.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共生關系研究——對蘇、浙、滬投入產出表的動態比較[J].數量經濟及技術經濟研究,2009,第二期.

猜你喜歡
生產性服務業第二產業山東省
山東省交通運輸研究會正式成立
RCEP對山東省高質量對外開放的影響
眷 戀
——山東省濟寧市老年大學之歌
國內生產總值指數
擴大生產性服務業外包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
山東省即墨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