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發性氣胸與體質量指數相關性研究*

2016-07-24 16:39譚軍濤張劍鋒袁育林
重慶醫學 2016年5期
關鍵詞:自發性氣胸醫科大學

譚軍濤,張劍鋒△,楊 陽,袁育林

(1.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院急診科,南寧 530021;2.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南寧 530021;3.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檢驗科,南寧 530021)

·經驗交流·

原發性氣胸與體質量指數相關性研究*

譚軍濤1,張劍鋒1△,楊 陽2,袁育林3

(1.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院急診科,南寧 530021;2.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南寧 530021;3.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檢驗科,南寧 530021)

目的 探討原發性氣胸與體質量指數(BMI)的相關性。方法 采用回顧性病例對照研究方法,選擇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住院診斷為原發性氣胸患者135例(氣胸組)與同期健康體檢者135例(對照組),比較兩組對象的身高、體質量及BMI。結果 氣胸組平均身高、體質量、BMI分別為(173.71±6.13)cm、(62.53±8.97)kg、(20.21±3.12)kg/m2,對照組分別為(168.53±6.32)cm、(69.31±10.74)kg、(24.53±3.69)kg/m2,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低BMI(BMI<18.5 kg/m2)發生氣胸的風險是非低BMI(BMI≥18.5 kg/m2)的3.12倍 (OR:3.12,95%CI:1.79~5.42)。結論 原發性氣胸與BMI密切相關,低BMI是原發性氣胸的危險因素。

原發性氣胸;體質量指數;相關性分析

原發性氣胸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急癥,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多見于身長體瘦的成年男性,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1]。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2]。迄今為止,原發性氣胸與BMI的相關性研究報道較少。本文對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住院診斷為原發性氣胸135例患者與同期健康體檢者135例進行比較,探討原發性氣胸與BMI的關系,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住院收治的原發性氣胸患者135例(氣胸組)。其中男123例,女12例;年齡16~73歲;左側氣胸72例,右側氣胸63例。135例患者均經胸部X線或胸部CT診斷為原發性氣胸,排除繼發性氣胸及胸部外傷史。選擇同期上述醫院健康體檢者135例(對照組),其中男123例,女12例;年齡18~75歲。按照年齡、性別與氣胸組患者1∶1配對。每個配對性別相同,年齡基本相同,少數配對年齡差異控制在3歲以內。本研究經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研究對象入選前獲知情同意。

1.2 方法 測量兩組對象的身高及體質量,計算出每人的BMI。根據國際標準[3]BMI的正常值為18.50~24.90 kg/m2,<18.50 kg/m2為偏瘦,≥25 kg/m2為超質量。輕度氣胸(肺組織壓縮比例小于30%),采取臥床、吸氧2~3 L/min及止痛、抗炎等對癥治療,氣體均可完全吸收;中度氣胸(肺組織壓縮比例30%~60%),采取胸腔穿刺抽氣或胸腔閉式引流排氣及止痛、抗炎等對癥治療;重度氣胸(肺組織壓縮比例大于60%)采取胸腔閉式引流排氣、止痛、抗炎加強營養等對癥治療,若超過10 d氣體吸收不明顯者,行開胸手術治療。

2 結 果

2.1 兩組對象年齡、身高、體質量及BMI比較 兩組對象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氣胸組BMI正常69例,偏瘦56例,超質量10例;對照組BMI正常72例,偏瘦25例,超質量38例。氣胸組身高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氣胸組體質量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氣胸組BMI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對象體質量偏瘦與非瘦(健康或胖)病例對照比較 將氣胸組與對照組根據瘦與非瘦分類制作成四格表進行χ2檢驗,OR(95%CI)為3.12(1.79~5.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95,P<0.05),見表2。

表1 兩組對象年齡、身高、體質量及BMI比較±s)

表2 體質量偏瘦與非瘦病例對照比較[n(%)]

3 討 論

自發性氣胸是由于非外傷性或非人為因素致肺組織或臟層胸膜突然破裂,而引起的胸膜腔積氣[4]??煞譃樵l性氣胸與繼發性氣胸。原發性氣胸是由于胸膜下微小泡或肺大泡的破裂所致,或肺組織先天性發育不全所致,多見于青年男性[5];繼發性氣胸常并發于肺或胸膜疾病的基礎上,形成肺大泡或直接損傷胸膜所致,常見于中老年人[6-7]。

原發性氣胸多為身長體瘦即低BMI的患者,認為與其胸腔解剖有關,尤其是身材狹長者的胸腔[8-9]。Ayed等[10]報道了254例自發性氣胸,平均BMI為(20.21±3.12) kg/m2,其中180例原發性氣胸與74例繼發性氣胸的平均BMI分別為19.3、22.4 kg/m2。該研究的自發性氣胸平均BMI與本研究報道的氣胸平均BMI為(20.21±3.12)kg/m2數值相近。由于自發性氣胸患者大多為男性、有吸煙史、低BMI、發病時間多處于夏秋之季,故認為以上因素為自發性氣胸的危險因素[11]。Hsu等[12]報道了臺灣地區211例原發性氣胸的研究,其中203例原發性氣胸(僅氣胸)的平均BMI為19.6 kg/m2,而8例血氣胸患者的平均BMI為17.9 kg/m2,有研究認為低BMI為原發性氣胸的高危因素,尤其是BMI低于18 kg/m2時應警惕血氣胸的發生[13]。王寶軍等[14]報道124例大學生原發性氣胸患者,其中氣胸組的平均BMI為(19.34±5.39)kg/m2。本研究中氣胸組平均BMI為(20.21±3.12)kg/m2明顯低于對照組(24.53±3.69)kg/m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國內外研究報道一致,認為低BMI為自發性氣胸的危險因素。而低BMI發生氣胸的風險是正常BMI的3.12倍,OR(95%CI)為3.12(1.79~5.42),進一步說明低BMI是原發性氣胸的高危因素。目前,規范化治療使絕大多數原發性氣胸患者經過保守治療能夠痊愈,如靜臥休息,吸氧,胸部穿刺抽氣或胸腔閉式引流等,只有少部分患者需開胸手術治療[15]。自發性氣胸關鍵在于能夠迅速做出診斷,故對青年瘦長,低BMI,以胸痛、胸悶、氣促等呼吸道不適為主訴的就診男性患者,應高度懷疑氣胸,予以及時診斷及早期治療。

為盡量避免選擇性偏倚,作者綜合廣西兩家省級醫院的臨床數據,并盡量選擇性別相同,年齡相近對象設為對照,使兩組間基線資料盡量均衡,亦在一定程度減少偏倚。因此,本研究認為BMI與原發性氣胸密切相關,低BMI是原發性氣胸發生的危險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低BMI人群發生原發性氣胸的風險是正常BMI人群3.12倍。因此,作者認為通過有效的方法如增強運動,加強營養等可避免低BMI,從而有效預防原發性氣胸發生。

[1]Sahn SA,Heffner JE.Spontaneous pneumothorax[J].N Engl J Med,2000,342(12):868-874.

[2]Flegal KM,Carroll MD,Kit BK,et al.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trend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mong US adults,1999-2010[J].JAMA,2012,307(5):491-497.

[3]WHO.Obesity: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894[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0:123-162.

[4]陳煥文,杜銘,吳慶琛,等.單操作孔胸腔鏡手術治療自發性氣胸42例臨床分析[J].重慶醫學,2010,39(15):2047-2048.

[5]徐健,吳慶琛,陳丹,等.80歲以上超高齡患者胸部術后肺部并發癥的高危因素分析[J].重慶醫學,2014,43(28):3746-3748.

[6]Haynes D,Baumann MH.Pleural controversy:a etiology of pneumothorax[J].Respirology,2011,16(4):604-610.

[7]楊勝利,楊劼,古衛權,等.兩孔法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肺部疾病:附105例報告[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4,34(8):1210-1211.

[8]Chen CK1,Chen PR,Huang HC,et al.Over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n lung tissue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J].Respiration,2014,88(5):418-25.

[9]Contou D,Razazi K,Katsahian S,et al.Small-bore catheter versus chest tube drainage for pneumothorax[J].Am J Emerg Med,2012,30(8):1407-1413.

[10]Ayed AK,Bazerbashi S,Ben-Nakhi M,et al.Risk factors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in Kuwait[J].Med Princ Pract,2006,15(5):338-342.

[11]Liman ST,Elicora A,Akgul AG,et al.Is a small-bore catheter efficient for most pleural pathologies[J].Surg Today,2014,44(5):834-838.

[12]Hsu C.Indicators of haemothorax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J].Emerg Med J,2005,22(6):415-417.

[13]Toju K,Hakozaki T,Akatsu M,et al.Ultrasound-guided bilateral brachial plexus blockade with propofol-ketamine sedation[J].J Anesth,2011,25(6):927-929.

[14]王寶軍,李海民.高校學生自發性氣胸124例臨床分析[J].西部醫學,2014,26(2):189-190.[15]Chiu CY,Chen TP,Wang CJ,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oceeding to surgical intervention and recurrence of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in adolescent patients[J].Eur J Pediatr,2014,173(11):1483-1490.

10.3969/j.issn.1671-8348.2016.05.033

廣西衛生廳自籌項目(2012-175)。 作者簡介:譚軍濤(1982-),主治醫師,在讀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胸部創傷及胸部腫瘤等胸部疾病研究?!?/p>

,Tel:13977105663;E-mail:zhangjianfeng930@163.com。

R561.4

B

1671-8348(2016)05-0676-02

2015-06-22

2015-10-12)

猜你喜歡
自發性氣胸醫科大學
《錦州醫科大學學報》撰稿要求
《遵義醫科大學學報》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第七屆編委會
新生兒氣胸臨床分析
自發性冠狀動脈螺旋夾層1例
肺泡微石癥并發氣胸一例報道并文獻復習
氣胸的分類及誘發原因
4例自發性腎破裂患者的護理
醫科大學總醫院
自發性乙狀結腸穿孔7例診治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