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學前教育中對幼兒“愛心”的培養

2016-07-26 18:12周璇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6年7期
關鍵詞:關心愛心學會

周璇

[摘 要]當今的幼兒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使他們無意中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只知獲取,不懂給予,眾人為我的心理傾向。幼兒園、家庭應攜起手來,讓孩子學會在享受愛的同時,也懂得自己如何付出愛,如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愛,以及學會關心、幫助他人;理解、尊重他人;愛護分物;愛護動植物;愛護自己的物品,使其成為具有愛心、樂于助人、德才兼備的人。

[關鍵詞]學前教育;培養幼兒;愛心當今的幼兒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現今家長對于孩子也是有求必應,在這樣特殊的家庭環境下,使得大多數幼兒在無意中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只知獲取,不懂給予的心理傾向。這是現行教育的一種病態,在為孩子付出大量愛的同時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讓孩子學會愛,學會如何去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老師,愛所有關心自己的人。因此 “愛心”教育迫在眉睫!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愛心

1.感受愛的存在

要讓孩子學會愛,首先要讓他們感受到愛的存在,孩子一天中在園時間較長,和老師接觸也較多,感受愛首先要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愛,讓孩子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中學習愛。如晨間接待時在門口熱情的和孩子打招呼,摸摸頭、拉拉手歡迎他們的到來;休息時,找孩子談談心,對特別的孩子給予特別的愛;午睡時,輕輕的為孩子蓋好被子;起床后,幫女孩梳漂亮的小辮;離園時,和孩子說再見等等,讓孩子們深深的體會到老師的愛。

2.學著付出愛

當孩子感受到愛后,就要學著付出。教師要善于做有心人,抓住教育契機,隨時隨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如看到有的幼兒扶起跌倒的朋友,幫別人卷衣袖、系鞋帶等,看到后都及時給予表揚,給幼兒發五角星,并教育其它小朋友向他們學習,看到別人有困難,主動去幫助。

二、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進行愛心培養

愛心的培養和其他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一樣,要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在教知識,學習技能的過程中利用文學、美術、情景表演等藝術手段對幼兒進行愛心的培養,使幼兒的心靈在得到美和情的熏陶的同時,愛心也一點點的滲入孩子幼小的心靈。

1.在游戲活動體驗中 “愛心”

游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是教育的重要手段,運用幼兒游戲自主自愿的特點,將愛心教育貫穿于游戲中,誘導幼兒在活動中學,在娛樂中愉快地體驗“愛心”行為。例如我們可以請幼兒在娃娃家中扮演媽媽爸爸的角色,讓他們感受一下去照顧別人是多么的不容易,或者通過在家中讓父母與孩子互換角色進行表演。

2.把大自然作為活教材

幼兒的天性喜愛大自然,大自然給孩子們真、善、美的感受,孩子們能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獲得美的感受,獲得許許多多的歡樂。

春天,我帶孩子們來到郊外,看看花,看看草,感受陣陣春的溫馨。秋天,我們來到田野,聞著瓜果成熟的香味,體驗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內涵。冬天,一場大雪之后,孩子們帶上小鏟子來到戶外,為小草撥開蓋在上面的積雪。盡管孩子們這種愛的情感是初級的,但它能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步遷移,升華為對家鄉、對祖國、對人民的愛。

三、創設“愛”的環境

陳鶴琴先生說:“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因此,可在環境創設上,有意識地選擇一些以愛為主題的內容。

1.添置自然角

讓幼兒時刻注意關心動物和花草,教師應該向幼兒進行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的教育。讓幼兒感受小動物的可愛之處,體驗付出愛心的喜悅。教師應以積極的口吻,溫柔的動作、耐心的態度去感染幼兒,讓孩子從中感受到老師的愛,從而激發幼兒的愛心。將教師的這些行為轉換成自己的行為,讓孩子在付出的同時,感受到小植物、小動物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2.營造愛的氛圍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的關注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因此我們要做一個時刻充滿愛的老師,時刻關注、愛護我們的孩子,讓愛始終盈滿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常用喜愛的目光去注視孩子,經常與孩子拉拉手,摸摸他們的頭,使他們在一種充滿關愛的環境中感受到別人對他的愛,將每周固定的一天定為分享日,讓孩子把家里自己喜歡的玩具帶來幼兒園與同伴分享。久而久之孩子在享受別人愛的同時也慢慢學會主動給予別人愛。

四、家庭中愛的教育

家長是孩子行為的最直接的模仿對象。因此,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愛心教育的同時,更要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言行來對孩子起示范作用,營造愛的氛圍,感染孩子的心靈。平時應尊重和關心孩子,對孩子說話要溫和體貼,多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多給孩子鼓勵和表揚,讓孩子直接感受到來自成人的濃濃的愛;成人之間要注意使用愛的語言,比如“你辛苦了,先歇一會兒”“別急,我來幫助你”“謝謝你為我做了這么多的事”,等等;在長輩面前,多表達一份尊敬和關心,比如給老人泡杯茶,讓個座,說句體貼的話,送個禮物,等等。成人之間的體貼尊重和相互關愛恰恰是孩子愛心得以生根發芽的關鍵。要注意時時檢點自己的行為細節,處處保持良好的形象,避免無意間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

另外,家長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有“愛心”行為的電視節目,讓幼兒觀看,講述有“愛心”行為的故事給幼兒聽等,以激發幼兒的“愛心”行為。

五、家園共育,共同進行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讓孩子在被人愛中感受溫暖、快樂,并由此學會愛別人,幫助別人,形成健康的人格。父母生病了,讓孩子來照料;父母上班累了,讓孩子多做一些家務;公交車上讓孩子給老人讓座位;在外邊玩的時候照顧比自己小的伙伴等借助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反復加深孩子的印象,使孩子明白幫助別人,能給被幫助者和自己都帶來快樂。道德根植于生活,把德育大課堂延伸到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帶領幼兒從社會實踐活動中接受德育,體驗愛帶來的幸福感。

幼兒園、家庭應攜起手來,讓孩子學會在享受愛的同時,也懂得自己如何付出愛,如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愛,以及學會關心、幫助他人;理解、尊重他人;主動示愛;愛護分物;愛護動植物;愛護自己的物品,使其成為具有愛心、樂于助人、德才兼備的人。

一顆小樹的成長,離不開陽光和雨露,離不開土壤和養料。孩子心中的愛,離不開老師的熏陶和教育。我們必須持之以恒地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愛的情感教育,從點點滴滴的小事積累培養,設法讓孩子在接受愛的同時,懂得這份愛的珍貴,學會關心人,愛他人,讓孩子從小擁有一份愛的情感。冰心曾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睈凼侨祟愖顐ゴ蟮那楦?,是所有高尚品質和美好道德的核心。幼兒處于生理、心理發育期,對愛的感受最自然、最豐富。通過教育把孩子從自然人培養成為懂得愛、珍惜愛、有愛心、有責任感的擁有健全的人格的人,成為社會有用的人。

猜你喜歡
關心愛心學會
開心與關心
為愛奔跑 愛心滿滿
學會尊重
關心下一代
關心下一代
關心下一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