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評說唐山大地震40周年

2016-07-29 10:11
環球時報 2016-07-29
關鍵詞:唐山大唐山災難

本報記者 盧長銀 本報特約記者 任重

40年前的7月28日發生了唐山大地震,這個有著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瞬間夷為平地,24萬多鮮活的生命葬身瓦礫,16萬多人遭受重傷……40年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到河北省唐山市考察。外媒對此高度關注。

7月28日上午9時55分,習近平來到唐山地震遺址公園,在紀念墻前敬獻花籃,緬懷40年前在那場大地震中罹難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災中捐軀的英雄。習近平調研考察時強調,同自然災害抗爭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要更加自覺地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系,正確處理防災減災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全面提高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這個特殊的日子,也引起眾多外媒的關注。馬來西亞《東方日報》28日稱,中國唐山大地震40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河北省唐山市,向死難者獻花。唐山大地震是中共建政后遇到死亡最慘烈的天災,而且發生在中共歷史上政治最動蕩不穩的1976年。同年,中共三大巨頭周恩來、朱德和毛澤東相繼逝世。

臺灣《聯合報》表示,這是40年

來,第一次有中共最高領導人在紀念日向遇難者獻花,并出席紀念儀式。與此同時,到唐山地震遺址公園的罹難者紀念墻前祭奠的人絡繹不絕。

“德國之聲”稱,40年前,瞬間讓唐山變成廢墟的那場強烈地震成為唐山人心頭恒久的傷痕?!督袢沼《取?8日稱,唐山大地震造成的后果不僅持續影響著這個工業城市,也影響著這個國家。

“唐山大地震是20世紀人類史上最慘痛災難之一?!崩馈断闰屨搲瘓蟆氛J為,從40年前那個可怕的凌晨到現在,親歷者至今心有余悸。69歲的劉女士依然記得,身邊的卡車讓她幸免于難。研究顯示,造成如此重大傷亡的原因是:地震震級大,當地人口稠密,建筑質量不高。今天,走在唐山市的街道上,很少有東西能讓人想起當年的混亂與喧囂。新唐山的城市規模更大。盡管城市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傷痛得到愈合,但這個城市依然有精神上的痛處。

《澳大利亞人報》稱,地震影響的不僅僅是唐山這個城市,還有中共對這個國家的治理。7月28日,雖然沒有全國性的大型紀念活動,但唐山人暫停手中的工作進行紀念,并向規模已經翻倍的新唐山的復興致敬。唐山今年承辦世界園藝博覽會,凸顯這個城市愿做綠色城市的雄心。如今,即使是一個容易健忘的時代,唐山人也不會選擇忘卻。

新加坡《聯合早報》評論稱,唐山大地震和慘烈的汶川大地震一樣,是人類歷史無數大災難中離我們最真最痛的。人類的災難史,也是一部文明進步史。災難無數次對文明予以毀滅性打擊,而文明又在災難之后無數次得以重生和升華。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中涌現的人性之光、人間親情,溫暖著幸存者的心,照亮著他們堅強生活的方向。天災人禍面前,顯示了人類的脆弱和無力,同時也彰顯了一個民族的精神,一種文明的自救。

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對《環球時報》說,唐山大地震帶給中國深刻的社會記憶,首先因為這場災難本身很大、很震撼,給唐山這座城市造成巨大傷亡和損失,整個華北地區都受到很大影響。另外,1976年又是中國社會劇烈變化的一年,中國處在一個重大的轉折關口。一場巨大的天災造成巨大的影響,加之當時獨特的歷史背景,更加大了對中國社會心理的震撼,以致后來有各種關于唐山大地震的文學藝術作品,大地震從沒有離開公眾視野。40年來,唐山經歷了重建,中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體而言,中國防災水平一直在提高,這也是中國國力水平提高的結果。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濤甫對《環球時報》說,在40周年這么一個大的節點,中國最高領導人出席紀念活動,體現了對逝者的尊重,對歷史的尊重。40年來,中國社會對救災的理解發生了很大變化,現在中國社會呈現多元化,但對于唐山大地震災難的紀念,中國社會有著最大的共識,最高領導人出席紀念體現了共識的最大交集?!?/p>

猜你喜歡
唐山大唐山災難
唐山大地震余震或持續上百年
忍受不可忍受的災難
王大根
40年前,唐山大地震
唐山不能忘
莫以陰暗心理挖唐山大地震“廢墟”
話說“災難和突發事件”
災難
地球災難倒計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