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接觸與語言演變
——新疆漢、維語的接觸與演變

2016-08-01 15:27段賀磊新疆兵團警官高等??茖W校新疆五家渠831300
人間 2016年21期
關鍵詞:維吾爾語維吾爾族母語

段賀磊(新疆兵團警官高等??茖W校,新疆 五家渠 831300)

語言接觸與語言演變
——新疆漢、維語的接觸與演變

段賀磊
(新疆兵團警官高等??茖W校,新疆 五家渠 831300)

本文主要介紹了語言接觸以及由于語言接觸導致的語言影響、語言兼用、語言轉用之間關系。最后介紹了語言瀕?,F象及原因。本文主要通過新疆漢語與維語的接觸來闡述語言接觸的三種結果和它們之間的關系。

語言接觸;語言兼用;語言轉用;語言影響;語言瀕危

一、前言

語言是人類從動物界劃分出來,區分開來的標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人與人的接觸與交往首先要使用語言這一重要交際工具,才能溝通思想、協調行動。今天隨著人們之間的接觸和交往的頻繁,就需要使用兩種或多種語言。語言的接觸與影響是與人類群體的接觸和影響成正比的。處于封閉狀態而不與外界接觸的民族是不存在的。民族之間的接觸與交往是促進文化繁榮、科學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途徑,是語言接觸與影響的推動力量。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語言在中國這個大家庭中相互接觸,相互影響,在不斷發生著演變。而新疆作為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聚集區,有十三個主體民族聚居,其中維吾爾族和漢族占多數,而漢語、維語則是新疆的官方用語,所以漢維語的接觸不可避免,漢維語在接觸中相互影響,相互轉用。一般說來,語言的接觸與影響總是雙向的,即在不同程度上互相汲取有益成分,豐富本民族語言,并各自沿著本民族語言內部發展規律而發展,這是語言接觸與影響的普遍現象。語言的接觸與影響主要通過語音、詞匯、語法方面體現,其中詞匯方面最為明顯,語音和語法相對而言是比較穩定的。本文主要就詞匯方面維漢語的接觸加以論述。

二、語言接觸

語言接觸(lauguage contact)是指不同民族,不同社群由于社會生活中的相互接觸而引起的語言接觸關系。語言接觸的結果必然會出現語言影響,而語言影響必然會導致語言結構和語言功能的變化。語言的這些變化有兩種因素引起,一是由語言自身內部規律的作用引起的演變;一是外部接觸而產生的變化。前者是語言內部結構的變化,速度慢,主要反映在語言結構上,包括語音,語匯和語法。這種變化可稱自然變化,亦可稱常規變化;而后者是由語言接觸而引起的變化,比前者來得快,來得猛,其變化不僅體現在語言本身上,還體現在使用功能上。這種變化稱接觸變化,亦稱非常規變化。本文主要就第二種變化作簡單介紹。

三、語言接觸與語言影響

一種語言由于受到另一語言的強烈影響,在語言要素的各個方面都有反映。其中對于語匯的影響和變化比較明顯,語音,語法方面相對而言比較緩慢,不太突出(上文提及)。下面以維吾爾語對漢語的單方影響加以說明。

(一)維吾爾語對漢語語匯方面的影響。

由于新疆這一特殊環境,使用維吾爾語的人口占新疆總人口的40%之多,漢族和各少數民族生活在一起,使得新疆漢語方言直接從維吾爾語中吸收了很多借詞。這些借詞設計到各個領域,而這些借詞的內涵又為漢族和維吾爾族所共同理解。如宗教借詞:阿訇(伊斯蘭教宗教自己也這的統稱)axon;乃孜爾(維吾爾族為死者祈福的一種風俗)n?zir;乃麻孜(禮拜,祈禱)namaz。稱呼用語借詞:阿大(父親或長者)ata。生活用品方面借詞:古古提(火柴)gugut;袷袢(維吾爾族男子所穿的對襟長袍)apan。另外還有巴達木(badam),砍土墁(katm?n),賣西來普(維吾爾族小型晚會m?sr?p),達瓦孜(維吾爾族傳統體育方式:走鋼絲darwaz)等等。這些漢語是新疆特有的,是只有新疆漢族和維吾爾族人才能聽懂的,而且是新疆人在不知不覺中經常使用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語氣詞也是新疆獨有的。新疆這種漢語中夾雜維吾爾語的句子很常見,有時語法也發生了變化。如:你今天去不去巴扎(bazar)?(你今天巴扎bazar去不去?)你的巴郎子(bala)在不在家?吃不吃馕(nan)?

還有一些借詞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了變化。例如:巴郎子(bala)在維吾爾語中是“孩子”的意思,在新疆漢語方言中由于這樣的句子“他是個巴郎子嘛!”這里“巴郎子”是指“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不可靠,靠不住的意思;阿克撒(aqsaqal),直譯是“白胡子”,新疆回族說“這是位阿克撒(aqsaqal)”意思是“這是位德高望重者”,聽到的人都會肅然起敬。

維吾爾語對漢語在語匯方面的影響過程中,為了適應交際的需要,兩種語言的接觸中也出現了一些經雙方改造而形成的詞。這類詞在語音結構等方面混合了雙方語言的特點,可稱為“混合型詞”。如:酸奶子(qetiq)。再如“纏頭”一詞,指頭纏白布的伊斯蘭教男人。曾有“七日燈宵一日余,樓西婪景醼渠胥;纏頭群喜瞻天表,挺臂何妨挽日虛?!边@里就單指頭纏白布的伊斯蘭教男人,而現在卻帶有貶義色彩,因此一般不用此詞。南疆部分地區還廣泛使用阿抗子(aka),吾抗子(uka),等詞,而且對于不曾進行過漢、維語培訓,且雜居在偏遠地區的人來說更是易懂,親切。

(二)維吾爾語對維吾爾族說漢語方面的影響。

由于兩種語言具有不同的特點,兩種語言在長期接觸中就會產生影響。這里主要從維吾爾族說漢語的情況加以論述維吾爾語對維吾爾族學習漢語方面的影響。

首先,漢語和維語的顯著特征是基本句式不同,漢語基本句式是“主語+謂語+賓語(SVO)”,而維吾爾語的基本句式是“主語+賓語+謂語(SOV)”,因此,維吾爾族說漢語時母語的句式會影響到第二語言的語法。例如:

1.領不上工資的事情沒有。

2.羊羔肉有呢。

3.好好地經驗摸索一下。

其次,漢語的特殊句式如體詞謂語句,連動句,被字句,把字句等,由于維吾爾語中沒有這種句式,因此維吾爾族在說這些類句式時母語對漢語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

1.我的名字(叫)哈斯木·帕爾沙尤夫。(體詞謂語句)

2.我飯吃了,上課了。(連動句誤用)

3.你把漢語不好學習。(“把”字句誤用)

從上述例句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體詞謂語句中受其母語影響,維吾爾族在使用漢語時會漏用系動詞;在連動句中也是按維吾爾語的語法連續說兩個動詞,兩動詞沒有關系,而是單純并列。把字句和被動句也是常出錯之處。除此之外還有介詞誤用,關聯詞誤用等等。都是維吾爾語對漢語在語法方面的影響。

而維吾爾語對漢語在語音方面的影響也是存在的,比如漢語b,d,g和p,t,k是不送氣和送氣的對立;而維語的b,d,g和p,t,k是濁和清的對立。因此母語在語音上也在影響對第二語言的學習。

四、語言接觸與語言兼用

語言兼用是指一個民族除了使用自己的母語外,還兼用另一種民族的語言。這種現象在多民族國家十分常見。語言兼用是語言接觸的產物,是語言使用的變化,是社會需求在語言使用數量上的反映。對一個民族的發展來說,語言兼用是進步的表現。語言兼用是否得到順利發展,不僅關系到民族教育,經濟文化建設能否順利發展,而且關系到民族團結,國家安定。在新疆這個環境中語言接觸是不可避免的,語言兼用也是很普遍的現象,雙語現象成為新疆的一個特點,然而就整個中國而言漢語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官方語言,普通話成為各民族同胞必須掌握的基本交際工具。因此在新疆各少數民族兼用漢語的現象很普遍。這關系到民族的進步與繁榮,關系到國家現代化建設。在此就維吾爾族兼用漢語的現象加以說明。

(一)數字的讀法。

由于維吾爾語數字的讀法較漢語的難,尤其是小數和分數的讀法。因此在漢、維語兼用的地區數字的讀法采用漢語的讀法。如:電話號碼,學號,身份證號碼等。

(二)維吾爾語中較長,較難讀的詞兼用漢語。

由于維吾爾語是拼音文字,所以很多漢語簡單的詞翻譯成維語就比較長,還有部分維語不常用的偏難詞在漢、維語兼用的地區一般兼用漢語。如:學號(oquγu?ila nomuri),共產黨(kommunizm),少先隊員(piionerlar ?triti),書記(sekretar),局長(jüja?),心理學課(psixika d?risi)等等。另外還有部分新生事物,兼用漢語也很普遍如:計算機,高壓鍋,電飯鍋等。

由于語言兼用,兼用語的特點有可能會影響到母語。維吾爾語也不例外,在兼用漢語的同時維吾爾也在發生著變化。詞匯方面的變化體現在維吾爾語中的漢語借詞,除此之外,維吾爾語句法結構也受到漢語的影響,如維吾爾語中很少使用量詞,但由于受到漢語的影響,在現代維吾爾語中量詞的使用明顯增多。同時由于受到維吾爾語自身的影響,維吾爾族在兼用漢語是會根據其母語的習慣使用漢語,出現遺漏漢語介詞,量詞,副詞等情況,語法也會出現偏差。我們看下面一組句子:

1.我(在)工程科干了五年吧可能。

2.我們所里主要是(在)科研上搞了那些工作。

3.還(有)兩個嘛,上學的呢。

4.你飯吃了沒有?

語言兼用的這方面影響涉及面小,并不會影響到母語的特點。但在學習語言過程中需加以注意兩種語言的不同特點,以便更好地掌握雙語。

五、語言影響與語言轉用

語言轉用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民族的部分人放棄使用自己的母語而轉用另一種語言的現象。語言轉用也是由語言接觸引起,是語言使用功能的一種變化。不同的語言在相互接觸過程中,必然會出現語言功能的一種互補與競爭,而在語言功能的競爭中若兼用語的功能占了絕對優勢,或處于壓倒的地位,雙語人就有可能逐步放棄自己的母語而轉用兼用語。語言轉用反映了社會發展對語言使用的新要求,是由社會因素引起的語言功能的變化。這種變化也是符合語言使用規律的。語言的轉用從范圍上分為整體轉用和局部轉用。整體轉用指一個民族的全部或大部分都已轉用另一種語言。如回族,滿族都已轉用漢語。在新疆也有部分少數民族(非維吾爾族)不再使用自己的語言,轉用維吾爾語。如塔吉克族。屬于整體轉用型的語言意味著這種語言的瀕危。局部轉用指民族的局部地區或一部分人轉用另一種語言。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族依然是占多數,維吾爾語也是主要用語。但由于部分人群脫離群體或族際婚姻因素的存在,也有一部分維吾爾族出現語言轉用現象。如分布在湖南桃源縣,常德的維吾爾族,和漢族通婚的維吾爾族,民考漢的維吾爾同學等。

六、語言接觸的三種結果之間的關系

正如上面講到的。語言接觸會引起語言影響,語言兼用,語言轉用三種結果。這三者之間互有因果關系。首先是語言接觸,語言接觸到一定程度后會產生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即一種語言向另一種語言借用以豐富自己;當語言借用到一定程度之后,加上其它各種因素的配合,就有可能導致語言轉用。換言之,語言發生接觸后,先產生語言影響,然后產生語言兼用,最后才會出現語言轉用。語言轉用也就是一種語言瀕危,這樣就完成了語言的演變過程之一。語言演變使一種語言越來越豐富,同時也使一種語言趨向滅亡。這是語言發展的必然結果。

七、關于語言瀕危

語言的瀕?,F象是語言使用,語言演變過程中常見的現象。在我國對于語言瀕危有三種態度。一是“搶救”。二是順其自然。三是“延緩使用并搶救記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得以傳播的主要工具,保存好一種語言對保存民族文化有很大好處。對于任何一種語言的消失坑定是一種損失;對人類而言,語言的消失是對人類文化多樣化,語言多樣化的破壞。但是一種語言能否得以保存在于自身是否適應社會需要。語言具有雙重價值:實用價值和情感價值。二者發生沖突時,多數人選擇實用價值,放棄了情感價值。因為語言是用來交際的工具,其實用價值顯然占優勢。同時我們要正確認識語言并不等于文化,語言消失的同時我們可以保存文化。因此對于語言瀕?,F象我們要給予正確認識,正確對待,遵循語言自身演變規律。

小結:通過本文對語言的接觸與演變的介紹,我們正確看待語言接觸產生的結果之間的關系。認識到語言演變的過程和演變的結果。結合對維吾爾語的現狀分析,我們得知維吾爾語現在處于語言的部分兼用和轉用階段。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語受到漢語的影響正在發生折細微的變化。但新疆仍是以維吾爾族,漢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因此維吾爾語仍然是主要民族使用語,并將長期存在和發展。同時由于語言之間的相互接觸,維吾爾語也在對漢語進行著影響。這是語言接觸的必然結果。我們能作的就是通過對語言接觸與語言演變的研究實現其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

[1]鄒嘉彥,游汝杰.語言接觸論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

[2]戴慶廈,楊再彪,余金枝《語言科學》 2005(04):3-10

[3]余志鴻 《民族語文》, 2000(4)

[4]程麗霞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4(8):53-56

[5]袁焱 民族出版社,2001

H14

A

1671-864X(2016)07-0289-02

段賀磊(1983—),女,漢族,河南上蔡人,講師,文學碩士,兵團警官高等??茖W校,研究方向:維吾爾語及其演變過程。

猜你喜歡
維吾爾語維吾爾族母語
新疆烏魯木齊維吾爾族中小學生漢字書寫情況調查
母語
淺析維吾爾語表可能語氣詞
母語教育:從美出發
維吾爾語數詞歷時演變發展研究
現代維吾爾語的詞綴功能及從中存在的奇異現象的處理探討
維吾爾語助動詞及其用法
新疆維吾爾族與漢族患者幽門螺桿菌檢出率分析
論《遠大前程》的語言特色及其母語遷移翻譯
維吾爾族老人長壽三要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