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孕三月后應做胎兒心電圖

2016-08-03 22:16李中健井艷
大眾健康 2016年5期
關鍵詞:胎心早搏母體

李中健++井艷

胎兒心電圖是目前對胎兒無任何損害、最早、收費低廉、可重復的、綠色的、全新的心臟檢查方法,有什么好處,如果出現了異常如何處理?

胎兒在母體生長發育過程中,首先發育的是心血管系統,而心臟機械活動(收縮與舒張)之前,先有胎兒心臟的生物電活動(生物電信號)。應用胎兒心電圖機將傳導到母體體表的胎兒心電信號記錄下來就是胎兒心電圖。

胎兒心電圖是目前了解胎兒心臟電學情況且對胎兒無任何損害、最早、收費低廉、可重復的、綠色的、全新的(目前已有母胎混合的四通道胎兒心電圖記錄儀)心臟檢查方法。它主要適用于孕期三個月后至產前的胎兒心臟電學篩檢和監護,尤其適用于高危妊娠的監護,可以為母嬰健康保駕護航。只要孕期胎兒超過3個月,就可通過胎兒心電圖機描記到胎兒心電圖,供產科醫生分析、判斷、了解胎兒心臟的孕期情況,因此,懷孕3—10個月(臨產),最好每個月到心電圖科檢查一次胎兒心電圖。

為什么要做胎兒心電圖

可能有準媽媽要問,傳統的聽筒聽診、胎心監護、B超檢查都可以了解胎兒的心跳、發育情況,為什么一定要做胎兒心電圖呢?因為,傳統的聽筒聽診了解胎兒心跳頻率有許多不足,如醫生的聽力影響和技術水平以及胎兒心跳強弱都可造成心率計算誤差,胎心監護雖然也可了解胎兒心臟跳動情況,但它無法反映胎心率的瞬間變化,更沒有心電圖形直觀了解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胎位等胎兒生理、病理情況下的復雜變化。胎兒B超的臨床應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該檢查與胎兒心電圖相比是形態學檢查,只有在孕5個月后才能進行,且每月次數不得超過3次,更不能取代胎兒心電圖了解胎兒心臟的電學變化。胎兒心電圖不僅能測出胎心率,判斷胎兒在母體中的位置、是否多胎以及胎兒長發育情況,而且可以直接觀察胎兒心電波形的形態變化,從而了解胎兒心律失常情況及藥物對胎兒心電圖的影響,早期發現與胎兒心臟電學有關的先天性心臟病、胎兒缺氧及其他病理情況。其中,在孕早中期(3-7個月)主要用于先天性心臟病或心臟畸形的篩查,孕后期至臨產(8-10個月)可以及早發現胎兒宮內缺氧、窘迫等。

胎兒心電圖經母體腹壁間接測得,為母胎混合心電圖,圖中既有孕婦心電信號,又有胎兒心電信號。檢查時與成人心電圖有相似之處,檢查電極共6個,分別放置在母體V5導聯處,右腋中線最下兩肋間隙處,宮底部,恥骨聯合中線及左、右側。胎兒信號需通過羊水、子宮肌層、母體腹壁各層后才能被心電圖機記錄到,因此,胎兒心電圖波形較小,同時易受各種因素影響,如:孕婦情緒緊張導致肌電干擾,呼吸急促致使基線上下漂移,膀胱過度充盈時腹壁肌肉緊張出現肌電干擾等。故胎兒心電圖檢查時應盡量排除各種干擾因素,才能描記到清晰可辨的胎兒心電圖。孕婦檢查前應排空膀胱,安靜放松地仰臥于檢查床上,當描記過程出現胎動時,需休息至胎動停止后再次描記。

異常胎兒心電圖怎么辦

那么什么是異常胎兒心電圖?出現異常胎兒心電圖應該怎樣處理呢?

胎兒心電圖可因外部環境改變(如缺氧、缺血、藥物等影響)出現異常;也可以由于胎兒心臟本身因素(心臟解剖上畸形、心臟傳導系統異?;蛐募⊙装Y等)出現異常。當胎兒心電圖出現異常時,需結合臨床情況,必要時結合其他輔助檢查(如B超),以作出正常的診斷,供臨床參考。有時將影響因素去除,胎兒心電圖可恢復正常,有時甚至需要及早結束分娩以挽救胎兒生命。

若由于先天性發育異常引起,經確診后應及早終止妊娠以達到優生目的。主要體現為以下幾種癥狀:

(1)胎心率>160次/分,持續10分鐘以上,稱胎兒心動過速;>180次/分,持續10分鐘以上,為顯著胎兒心動過速??梢娪谠袐D疾病,如發熱,副交感神經阻斷藥物如阿托品或擬交感神經藥物,是早期胎兒窘迫的預兆。在臍帶受壓(臍帶繞頸、臍帶脫垂等)、胎兒血循環阻滯時,胎心率有代償性加速,如持續加速,若加速消失轉為減速時,可為胎兒窘迫。未成熟的胎兒在胎兒窘迫時也可有胎心加速,是由于交感神經的反應,因為副交感神經于35周后開始活躍。

(2)胎心率<120次/分,持續10分鐘以上,稱胎兒心動過緩,<100次/分,持續10分鐘以上,為顯著胎兒心動過緩。胎兒心動過緩可系胎兒進行性缺氧的表現,也可為胎兒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未下傳或傳導阻滯等表現。當胎心率很慢,但無其他胎兒窘迫的證據時,處理要特別注意,切莫認為是胎兒窘迫而采取提前手術,結束妊娠措施。

(3)當胎心率在正常范圍(120次/分—160次/分)時,胎心率變化大于30次/分為心律不齊;當胎心率超出正常范圍,胎心率變化大于25次/分也為心律不齊,是胎兒窘迫的一個征兆或與胎兒植物神經系統發育未穩定有關,因胎心率有生理性變異。

(4)胎兒QRS波提前出現,其后的R-R間期較正常R-R間期延長為胎兒早搏(室上性與室性早搏),系胎兒缺氧或病毒感染、心肌炎造成。由于胎兒心電圖波形較小,很難辨認早搏的來源。當發生的早搏與基礎QRS相比較寬或有差異時,多考慮為室性早搏,反之為室上性早搏。多數胎兒早搏可能是暫時性的功能紊亂,預后良好,可在孕期或分娩后消失,多因胎兒期的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發育不夠成熟,神經系統的傳導功能控制不夠健全所致,但仍有少部分持續異常,需進一步診斷、明確性質并給予治療。若臨產前發現胎兒早搏,伴心率異常,較大可能為胎兒宮內窘迫,若及時吸氧或盡快結束分娩,對搶救胎兒生命及嬰兒預后有重要意義;如頻發伴連續出現的室性早搏則提示可能有器質性病變。

“據胎兒心電圖斷性別”是謠言

近年來在孕婦中間流傳“根據胎兒心電圖心率可以判斷胎兒性別”的說法,是錯誤的、荒謬的、無科學依據的。通常情況下,統計學的概率分布為:成人24小時心跳總數8—12萬、平均心率60—80次,最小心率40—60次;每分鐘心率60—100次,女性心率較男性心率偏快,一些人據此按心率快慢來判斷性別,是男或女,拿統計學概率的總體分布來解釋個體現象,看似科學有道理,實則是錯誤的。拿成人心率的快慢現象,通過胎兒心電圖心率來判斷胎兒性別,顯然是不正確的。

雖然胎兒心電圖可以幫助了解胎兒心臟的電學改變,但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懷孕3—10月期間,并非每次都能描記出胎兒心電圖,尤其在胎位發生改變、羊水過多、胎心異常,孕婦腹壁較厚等,均會受到影響。因此,為優化人口出生質量,降低圍產兒死亡率和傷殘率,希望準媽媽們都能在懷孕3個月后堅持每月做一次胎兒心電圖。

猜你喜歡
胎心早搏母體
蒲公英
有必要買臺家用胎心儀監測嗎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臟病
教你認識胎心監測
故鄉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臟病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臟病
胎心監護:胎兒健康早知道
胎心監護,聆聽寶寶的心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