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部鈍器外傷繼發腸損傷的診斷延遲原因分析及其對預后的影響

2016-08-03 03:34錢新華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8期
關鍵詞:腹部

錢新華

【摘要】 目的 探究腹部鈍器外傷繼發腸損傷的診斷延遲原因及其對預后的影響。方法 52例腹部鈍器外傷繼發腸損傷患者, 依據確診時間分為早期組(≤24 h)和延遲組(>24 h), 各26例。兩組患者均行針對性手術治療, 觀察對比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治療效果。結果 早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5.38%低于延遲組的46.1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高于延遲組的84.6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診斷和治療腹部鈍器外傷繼發腸損傷患者, 有助于提高患者預后。

【關鍵詞】 鈍器外傷;繼發腸損傷;腹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047

因腹部鈍器外傷的組織、腹腔器官受損部位不明確, 且多伴有其他損傷, 給臨床診斷和治療增加難度。如果不能及時診斷和治療, 易貽誤最佳治療時機, 甚至導致患者死亡[1]。選取52例腹部鈍器外傷繼發腸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入院后, 及時診斷并給予手術治療, 取得顯著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52例腹部鈍器外傷繼發腸損傷患者, 患者受傷距確診時間≤24 h作為早期組, 受傷距確診時間>24 h作為延遲組, 各26例。早期組中男14例, 女12例, 年齡15~64歲, 平均年齡(43.58±10.32)歲, 結腸破裂6例, 直腸破裂6例, 小腸破裂10例, 十二指腸破裂4例。延遲組中男16例, 女10例, 年齡17~65歲, 平均年齡(44.31±9.87)歲, 結腸破裂8例, 直腸破裂7例, 小腸破裂9例, 十二指腸破裂2例。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入院后, 對患者病史進行仔細詢問, 并詢問患者受傷經過, 行全面體檢, 對有無腹痛、腸鳴音、腹膜刺激征及腹壁皮膚受損等應格外注意, 確定是否具有進行性加重狀況。必要時, 行腹腔診斷性穿刺或剖腹探查術, 以便盡早診斷、盡早治療。早期組小腸破裂患者, 行傷段切除聯合修補術;直腸破裂患者行修補縫合術;結腸破裂者給予一期修補術、切除吻合術;十二指腸破裂者行十二指腸憩室修補術、單純縫合修補術治療。延遲組小腸破裂者, 行吻合口周圍引流術、近端造瘺聯合傷段切除術、腸切除聯合吻合口周圍引流術;直腸破裂者行遠端二期縫合術、近端造瘺聯合傷段切除術;結腸破裂者行一期切除吻合術、腸外置聯合二期切除術;十二指腸破裂者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吻合口周圍引流術及十二指腸近端造瘺聯合傷段切除。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1] 觀察記錄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未出現嚴重并發癥, 傷口愈合良好, 癥狀消失;有效:產生竇道, 傷口出現感染, 癥狀有所改善;無效:術后見嚴重腹腔感染、腸瘺, 需再次行手術治療??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早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5.38%, 延遲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46.15%, 早期組顯著低于延遲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早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 延遲組總有效率為84.62%, 早期組顯著高于延遲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腸道主要位于腹腔中, 而小腸系膜多位于下腹部, 因缺少對腹部臟器的保護, 故當腹部受到鈍性外傷時, 極易引發腸損傷, 其中腸破裂損傷是最為常見的[2]。龔國道[3]研究表明, 腹部受到鈍性外傷時, 繼發腸損傷的幾率為5%, 病死率為7%。因此, 患者入院后要對外傷史仔細詢問, 同時, 詢問是否存在腹膜刺激征、腹痛等癥狀, 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 避免因誤診, 貽誤最佳治療時機。

目前, 臨床尚未有關于本病明確的診斷方法, 多采取反復體檢及CT掃描等檢查方法[4]。經過臨床診斷, 致使本病診斷延遲的原因包括:①患者遭遇嚴重外傷, 意識存在障礙, 致使無法準確的對腹部疼痛性質和位置進行描述;②患者年齡過大, 且腹膜刺激征缺少早期典型癥狀;③部分小腸破裂患者的腸壁漿肌層出現損傷, 但未立即接受治療, 引發完全性腸破裂;④大多數中老年患者伴有多種并發癥, 給醫師診斷造成一定影響;⑤小腸破裂類型特殊, 使腹膜刺激征出現較晚。

本研究中, 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早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延遲組, 總有效率高于延遲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梢?, 早期診斷和治療對于腹部鈍器外傷繼發腸損傷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 盡早診斷和治療腹部鈍器外傷繼發腸損傷患者, 不僅可以改善臨床癥狀, 還可提升預后質量。

參考文獻

[1] 吳志偉. 診斷延遲對于腹部鈍性外傷繼發腸損傷預后的影響. 浙江大學, 2011.

[2] 胡高峰, 胡軍利, 劉龍生.腹部鈍性外傷繼發腸損傷的診斷延遲原因及預后分析.臨床醫學, 2013, 33(6):116-117.

[3] 龔國道. 腹部鈍性外傷繼發腸損傷的診斷延遲原因及其對預后的影響.臨床醫學, 2014, 34(4):118-119.

[4] 王永恩. 腹部鈍性外傷繼發腸損傷的診斷延遲原因及預后. 臨床醫學, 2013, 33(12):111-112.

[收稿日期:2016-01-28]

猜你喜歡
腹部
腹部神經阻滯聯合靜吸復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
腹部創傷的CT診斷及其臨床意義分析
抖動腹部可緩解腰背肩酸痛
手外傷軟組織損傷應用腹部帶蒂皮瓣修復治療的效果分析
腰背酸痛抖小腹
學做摩腹健身法
學做摩腹健身法
妻的腹部
笑笑不說話
腹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