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教學不能越位
——以“搭配(二)”教學為例

2016-08-05 08:45丁海軍
湖南教育 2016年21期
關鍵詞:越位思考問題公式

丁海軍

數學教學不能越位
——以“搭配(二)”教學為例

丁海軍

“搭配(二)”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一次教學活動中,有教師上了其中的例2:2件上裝和3件下裝一一搭配,一共有多少種穿法?教師組織學生通過擺一擺、寫一寫、畫一畫等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搭配的方法,得出6種穿法。最后,學生觀察上衣數、下衣數與多少種穿法的關系,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一個計算公式:上裝數×下裝數=搭配數。在練習環節,學生能直接用這個公式解決“做一做”的第二題和單元配套練習中的第四題,但做單元配套練習的第五、六題時卻不會做了。因為這兩道題和例2的問題盡管計數原理相同,也是考查分類計數的思想,但是結構并不相同,不能直接套用上面歸納的公式。

為什么會這樣?仔細分析原來都是公式惹的禍?!督處熃虒W用書》上對本單元的教學建議的第3點是“把握教學要求,到位而不越位”。具體寫道:“教學中,既要指導學生根據實際問題采取枚舉、連線等形式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還要注意:只要求學生用圖示的方式把所有的排列和組合情況列舉出來(即有哪些排列或組合),不要求抽象地計算出一共有多少排列數或組合數。不要拔高要求?!笨梢?,教學中歸納公式,然后用公式進行抽象的計算,是教學越位的表現。

教師之所以出現教學越位,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材解讀不到位,教學重點把握不準。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用更簡潔、更抽象的方式把思考的過程和結果表達出來,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例2的教學重點是初步掌握搭配的方法,體會有序思考的價值。因此,抽象地計算出排列數或組合數不是本教學內容的重點,也不是訓練的重點。因為課堂上教學了這個公式,學生把思考的注意力聚焦到公式上,導致指導學生根據實際問題采取枚舉、連線等形式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這個教學重點被忽視了,也就使得練習中訓練學生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過程缺失,學生遇到不能套用公式的題目也就不會思考了。

二是受考試的影響,教學定位出現偏差。這個內容在考試時往往只考有多少排列數或組合數這個結果,有時運用所謂的公式能夠很快得出結果,所以教師都喜歡教公式,而完全忽視了對思維能力的培養。其實這些公式是今后中學的學習內容,培養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能力是為今后的學習打基礎的。

還有一點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數學教學的科學性問題。由例2歸納出一個計算公式:上裝數×下裝數=搭配數,然后用這個公式進行計算,這是不科學的教學,容易讓學生產生誤解,養成不科學的思維習慣。通過一組例子得出一個結論還必須有一個驗證的過程,何況是由一個例子得出的結論。

那么教學中到底怎樣突出教學重點呢?筆者認為在教學中可提出以下三個問題。第一,同學們能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把找到全部搭配的過程表示出來嗎?此問題意在把學生從僅關注答案引導到關注尋找答案的過程上,從而生成豐富的教學資源。第二,大家尋找到的搭配方法有這么多種,且表達的形式不同(圖畫、文字、符號等),但是都做到了不重不漏,這中間一定有共同的經驗。想一想是什么?此問題意在從不同的方法中揭示出問題的本質——有序思考,引導學生思考有序思考的價值。第三,科學家們都十分看重有序思考,如愛因斯坦就說過:“對稱和有序是宇宙的根本大法?!庇行蛩伎荚谖覀兊纳詈蛯W習中也經常用到,你能舉例說說嗎?此問題意在深化學生對有序思考的認識,并讓學生經歷“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認識過程。

(作者單位:華容縣教研室)

猜你喜歡
越位思考問題公式
組合數與組合數公式
排列數與排列數公式
根據已知條件思考問題
利用問題間的關聯性思考問題
等差數列前2n-1及2n項和公式與應用
《老人與?!分械膫惱碓轿慌c斯芬克斯因子再思考
例說: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按圖索驥
思考問題要全面
2011~2012賽季中超聯賽山東魯能越位特征研究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