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類節目的定位及發展反思

2016-08-08 11:34
新媒體研究 2016年17期
關鍵詞:類節目大眾文化

李 季

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合肥 230000

文化類節目的定位及發展反思

李 季

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合肥 230000

文化類節目與娛樂節目、新聞節目等節目相比,其具有特定的標準。由于文化類節目的特點與大眾心理有很大的差距,進而造成“曲高和寡”的尷尬現象。怎么才能夠突破瓶頸,尋找文化類節目的發展方向,這是每一個制作人必須思考的問題。

文化類節目;定位分類;發展反思

1 文化類節目的基本含義

在人類發展史上,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總和稱之為文化。文化主要包含三方面:人類與自然之間形成物質文化,人類與社會之間形成制度文化,人類與自身之間形成精神文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文化類節目對文化的宣傳作用越來越重要,不僅僅體現在數量上,還表現在主題特征上。文化類節目在陶冶人們的情操,提高人們的文化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類節目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看,文化類節目包括所有的節目,因為每個節目都包含文化信息。從狹義上看,文化類節目主要以藝術、文化等各類文化信息為背景,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對人文理念的探討、對社會進步現象的關注、對社會萬象進行把脈、對現代思想的傳播、對歷史文化的傳承、對優良傳統的深入挖掘、對各種時尚現象的追蹤、對人類視野的開拓、有效提高人類的素養等等。文化類節目不僅形式多樣、內涵豐富,而且具有藝術品位。我們一般所說的文化類節目便是指狹義的文化類節目。文化類節目的宗旨是傳播知識,弘揚中華文化,從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文化類節目必須具備長久的影響力和生命力,文化類節目必須將人類文化的精華展示給廣大群眾。

2 文化類節目的定位

文化類節目的核心便是“文化”,對文化類節目的定義必須借助文化的定義。對于任何節目,我們首先不應該關注其表現手法和表現技巧,而是要用心品味節目帶來的感受,體會其是否傳遞文化信息,是否具有文化底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有效的辨別出“偽文化節目”,發現真正的文化類節目。根據這個標準,文化類節目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2.1講座類文化節目

就節目的表現形式來看,講座類文化節目便是典型的文化類節目。該節目通過講座的形式直接傳遞文化,主要對歷史、宗教等文化進行分析和探討,最終達到宣傳的效果?!栋偌抑v壇》《世紀大講壇》便是這類節目的代表。

2.2讀書類文化節目

讀書類文化節目最具文化特點,這類文化通過對各類書籍的解讀傳播文化,通過具體的節目,引導大眾獲取書籍的文化信息。最近,讀書類節目發展迅速,代表性節目主要有《子午書簡》《開卷八分鐘》《讀書》等等。

2.3紀實類文化節目

文化類紀錄片主要通過對自然、歷史、文化典籍、宗教等方面的記錄,生動、深刻的傳播文化。紀錄片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對歷史和生活進行記錄,傳播知識。最直接的作用便是真實的記錄各種社會現象,表現出豐富多彩的內容。我們所熟知的經典記錄片主要有《望長城》《森林之歌》《再說長江》等等。

2.4鑒寶類文化節目

鑒寶類節目通過邀請專家對藏品進行鑒賞,然后介紹文物的歷史背景、表現藝術、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從而使大眾更加了解中華文明。近年來,鑒寶類節目發展迅速,代表性節目主要為《鑒寶》《華豫之門》《天下收藏》等等。

2.5綜藝類文化節目

綜藝類文化節目雖然屬于綜藝類節目,但其設計的內容和信息都屬于文化。例如:《歡樂中國行》向大眾展示了我國各個城市魅力及地域文化等,突出表現地方特色,展示我國的風采。

2.6旅游類文化節目

旅游類節目通過對師姐各地的文化特色、風土人情及人文氣息的介紹傳播文化,使我們足不出戶便可以了解全國的信息。這類節目主要有《有多遠走多遠》《玩轉地球》等等。

2.7競賽類文化節目

競賽類文化節目通過競賽的形式,將中華民族各類文化展現給大眾,讓人們充分了解我國各地的民間藝術并深入了解,這是典型的文化類節目。例如:傳播音樂文化的《中國原聲民歌大賽》和相聲文化的《中央臺相聲大賽》,還有傳播戲劇文化的《梨園春》和武術文化的《武林風》等等。

3 文化類節目現狀及反思

目前,文化類節目雖然眾多,但真正具有文化類的節目卻很少,供需雙方對文化類節目的認識存在很大的差異,從而使文化類節目發展處于瓶頸時期。但是,在節目錄制過程中,必須追求精致和品味,因此,文化類節目必須定位準確,突破瓶頸,尋求發展。

3.1文化類節目與大眾需求有一定的差異

目前,所有節目的通過取悅大眾達到聚集關注度和人氣的目的,并不是以其自身的內涵來吸引觀眾。這些節目通過采取刺激的表現形式,迅速抓住觀眾的注意力,提高節目的收視率,但這種不正當競爭和急于求成的心態使文化節目成為一種“文化快餐”,雖然供應充足,能夠使大眾快速接受,但是卻經不起推敲,更不能真正的吸引大眾、傳播文化。文化類節目必須要經過時間的沉淀,具備深入品味的經典,同時要具備嚴肅、平實的表現方式,所以文化類節目給人一種慢節奏的感覺。與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格格不入,與人們快速娛樂的價值取向不符,不符合大眾的品味。

3.2文化類節目的受眾面很窄

目前,文化類節目的受眾面很窄。

首先,文化類節目的表現形式單一,大量觀眾流失,只有那些真正熱愛文化的觀眾會持續關注。文化類節目具有非主流的特點,其制作和播出的量比較少,更別提收視率了,這樣很難使觀眾在娛樂節目的包圍中找到符合自己的文化節目。

其次,就目前制片水平來看,必須切實提高。不能因為節目的內容限制就將整個風格嚴重弱化,過于平實,這樣很難得到長期的觀眾。

最后,很多人因為文化素養不高,導致其不能真正理解文化節目的內涵和重要性,認為文化節目是“陽春白雪”,從而對其置之不理,沒有強烈的愿望追求文化節目。這些原因導致我國的文化類節目的觀眾較少。

3.3文化類節目承受很大的生存壓力

根據權威機構的調查分析,目前戲曲類、鑒寶類節目在老年中發展較好,綜藝類文化節目在年輕人中發展較好,其他類的節目便面臨著很大的生存壓力,例如講座類、紀實類和讀書類等。以央視頻道為例,CCTV-1加強改革,實行“末位淘汰制”。將收視率較高的《藝術人生》等節目加入“金牌欄目”,但《美術星空》《讀書時間》和《文化周刊》等節目卻長期排名靠后,其中《讀書時間》已經被警告了兩次。這些節目雖然沒有被淘汰,但處境很差。通過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具備娛樂性質的文化節目更容易得到大眾的關注,在保證收視率的前提下大力發展,而一些樸實、嚴肅的節目生存環境越來越差。

總之,目前不是文化類節目快速發展的時期,文化類節目只能在保證收視率的前提下勉強生存。只有人們的精神文化進一步得到提高,文化類節目向更高的境界拓展,文化類節目才能夠快速發展。

[1]陳晨.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定位及其發展反思[J].現代視聽,2011(6):51-54.

[2]高曉芳.物質文化遺產的電視傳播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2.

[3]王玉坤.戲曲電視節目研究[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4.

[4]楊濤.文化類節目的現狀反思及其發展[J].神州,2013 (9):24.

[5]宗丹陽.我國鑒寶類電視節目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4.

[6]周旋.電視精英文化類節目的困境與發展策略[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

[7]陳雅舟.文化歷史類科教電視節目敘事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G2

A

2096-0360(2016)17-0146-02

李 季,安徽廣播電視臺。

猜你喜歡
類節目大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汽-大眾ID.6CROZZ
上汽大眾ID.3
大眾ID.4
上汽大眾
文化類節目的融合傳播策略分析
誰遠誰近?
新聞訪談類節目主持人如何提升傳播能力
電視社教類節目創新策劃的三個角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