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祭妻文》手稿初探

2016-08-08 02:58楊建林
藝術品鑒證.中國藝術金融 2016年5期
關鍵詞:祭文楊開慧手稿

文/楊建林

毛澤東《祭妻文》手稿初探

文/楊建林

值此毛澤東誕辰123周年之際,筆者有幸看到一篇款識為毛澤東的《祭妻文》手稿,該手稿是毛澤東1931年為愛妻楊開慧所寫,祭文用毛筆豎寫在16開信箋紙上,紙已泛黃,紙邊輕度糟朽。據筆者所知,毛澤東1919年寫的《祭母文》、1936年寫的《祭黃帝陵》,均用此體例。該祭文歷數二人交往過程及革命情誼,家事國事,如泣如訴,血淚朦朧,催肝碎腑,便是今天讀來,仍令人扼腕潸然?,F敬錄祭文如下:

“嗚呼吾妻,吾愛吾友。一別三年,音訊全無。忽聞噩耗,摧肝碎腑!吾過大焉,百身莫贖。明知兇險,拋家離汝。慘遭敵害,地裂天窟!連日難食,神形恍惚。朝暮見霞,猶見是汝!血淚朦朧,昨日鵝湖。時年十三,師掌明珠。又現北平,大家閨秀。西山系情,北海水羞。天妒英才,恩師撒手。失怙返湘,終身托付。吾妻德尚,勤勞簡樸。吾妻賢惠,不畏艱苦。吾妻情深,牽腸掛肚。吾妻意切,見拙貼補。爾來十載,風雨同舟。前世修福,知音得汝!吾為革命,東奔西走。時或淞滬,數下廣州。既返長沙,在家鮮少。常懷愧疚,汝笑釋憂!汝為賢妻,又當耳目。助吾開展,群眾運動。 既成慈母,三子待哺。無怨無悔,攜吾依舊!嗚呼吾妻,誓言告汝:兇殘賊敵,斷吾手足。此仇不報,枉為汝夫!汝且拭目,天翻地覆!汝之熱血,不使白流! 吾當竭力,武裝工農。革命斗爭,如火如荼!推翻腐朽,罪敵盡除!建立政權,人民作主。清朗乾坤,生機神州。祭奠英烈,汝存千秋!此時私奠,一觴如哭!尚饗!”。落款是“潤之泣祭妻開慧 一九三一年一月”。

祭文開篇“嗚呼吾妻,吾愛吾友”。楊開慧是毛澤東患難與共的妻子、志同道合的戰友、三個兒子的母親,也是他一生的摯愛。1927年秋,毛澤東按黨的八七會議指示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楊開慧帶著孩子回到長沙板倉開展地下斗爭。毛澤東秋收起義之后上了井岡山,就此與楊開慧斷了聯系。在1982年發現的楊開慧手稿中寫了“誰把我的信帶給他,把他的信帶給我,誰就是我的恩人”。自1927年8月離開楊開慧,到1930年11月楊開慧被反動軍閥何鍵殺害,已過去3年多時間,這就是祭文所說的“一別三年,音訊全無?!?/p>

毛澤東離開時,楊開慧因為孩子太小,很難隨行,毛澤東也沒有同意。后來發現的楊開慧手稿寫道:“我不能忍了,我要跑到他那里去。小孩,可憐的小孩,又把我拖住了……” 所以祭文說“吾過大焉,百身莫贖。明知兇險,拋家離汝?!?/p>

毛澤東聞聽噩耗,之所以如此傷悲,除了其情之深,其悲之切,其自責之烈,對敵人兇殘暴行痛恨之烈。另外還有一層因素,就是他1928年得到楊開慧已經犧牲的錯誤消息,已與賀子珍結為夫婦了。據袁文才妻子謝梅香回憶,“當時長沙城里白色恐怖很厲害,毛主席十分牽掛楊開慧。因黨的地下交通已被破壞,他就動員茅坪一個小店主吳福壽下山打聽消息。第一次沒有打聽到,第二次到了長沙聽到的卻是楊開慧已被敵人殺害了的消息。吳福壽上山把這一消息告訴了毛主席、袁文才和王佐”。毛澤民夫人朱旦華后來回憶說:“我聽毛澤民說過,1927年9月至1928年長沙到井岡山秘密交通被敵人切斷,井岡山上聽到楊開慧已被敵人殺害,袁文才這才安排賀子珍照顧毛主席起居,后來在一座廟里為他們辦了簡單酒水?!保ā饵h的文獻》2012年第5期)

楊開慧犧牲一個多月后,毛澤東和朱德在中央蘇區率紅一方面軍浴血奮戰,取得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得知妻子犧牲的消息,痛徹心肝,他在給楊家的信中說,“開慧之死,百身莫贖?!边@是由衷的,是他心中永遠的痛。1950年,毛澤東派毛岸英回湘為老岳母上壽,并為楊開慧掃墓。 1957年2月,楊開慧當年的好友、柳直荀烈士的夫人李淑一寫信給毛澤東,請求抄寄毛澤東1920年寫給楊開慧的那首《虞美人·枕上》,來信勾起了毛澤東的情感波瀾,他滿懷深情地寫下千古絕唱《蝶戀花·答李淑一》:“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直上重霄九?!瓬I飛頓作傾盆雨”。寄托了對亡妻的綿綿哀思。

“朝暮見霞,猶見是汝!血淚朦朧,昨日鵝湖?!睏铋_慧,號霞,字云錦,別名小霞,霞姑。在毛澤東的豐富情感中,霞既是自然天象,也隨時幻化成自己的妻子,可見思之深、念之切。在毛澤東的另一首詞《蝶戀花·向板倉》中,寫“霞光褪去何凄楚”,也是暗指楊開慧遇害。楊開慧被捕后,拒絕退黨或聲明與毛澤東脫離關系,英勇就義于瀏陽門外識字嶺,年僅29歲。犧牲前她只說了一句話:“死不足惜,但愿潤之革命早日成功?!?/p>

毛澤東《祭妻文》手稿

在文學史上有個鵝湖之會,宋孝宗淳熙十五年,陳亮往上饒拜訪辛棄疾,二人于鵝湖寺相聚數日,共商恢復大計,暢談英雄理想,長歌相答,成為詞壇上的佳話。辛棄疾的《賀新郎·邑中園亭》一詞中有“知我者,二三子?!敝Z。1923年,毛澤東作了《賀新郎·別友》一詞,其中有一句“算人間知己吾與汝”,不難看出辛棄疾詞句的影子?!白蛉争Z湖”說的是初識楊開慧的情景。1913年,楊昌濟從歐洲留學歸來,到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教書。1914年,湖南第一師范的學生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經常在楊昌濟家里聚會,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彼時,生于1901年的楊開慧剛好13歲,這就是“時年十三,師掌明珠”。

1918年,楊昌濟到北京大學任教,楊開慧隨父親來到北京。同年9月,25歲的毛澤東也來到北京,并經恩師介紹在北京大學圖書館任助理員。據毛澤東在陜北對斯諾所述,正是這時“我遇見并愛上了楊開慧,她是我以前的倫理學教員楊昌濟的女兒”。17歲的楊開慧遇到同鄉偶像,兩人漫步于紫禁城外,登高于西山之麓,徜徉于北海之濱。這便是“又現北平,大家閨秀。西山系情,北海水羞?!?920年1月,楊昌濟不幸病逝,臨終前給老友章士釗寫信推薦毛澤東和蔡和森:“毛蔡二君,當代英才,望善視之?!睏铋_慧隨母親、哥哥扶柩回長沙,這一年冬天,在長沙市望麓園附近的船山書院內,楊開慧和毛澤東舉行了簡樸的婚禮。所以祭文寫“天妒英才,恩師撒手。失怙返湘,終身托付”。

中共“一大”后,成立黨的湘區委員會,毛澤東任書記。楊開慧擔任區委的機要和交通聯絡工作。她經常往來于文化書社、船山學社等黨的秘密聯絡點,傳送黨的文件和指示,協助毛澤東收集資料,抄寫文稿,同時照料毛澤東的生活起居。1922年,毛澤東又創辦了湖南青年圖書館,楊開慧主持圖書館事務。這年10月,楊開慧生了第一個孩子,取名毛岸英。1923年4月,毛澤東到上海任中央組織部長。翌年,楊開慧也來到上海,并同向警予一起去紗廠組織女工夜校。一年后,又隨毛澤東回韶山開展農民運動,在農民夜校擔任教員。1923年冬至1927年8月,楊開慧隨毛澤東在上海、長沙、武漢、廣州等地從事革命活動,協助毛澤東辦農民講習所,起草整理文件,成為毛澤東最得力的助手,正如祭文所寫“時或淞滬,數下廣州。既返長沙,在家鮮少?!薄爸衢_展,群眾運動?!痹谶@期間,楊開慧又生了兩個男孩,取名岸青和岸龍,這就是“既成慈母,三子待哺”。

人間知己/楊克起

其實,在分別后,毛澤東是給楊開慧寫過信的,說他患了腳疾。1928年10月,楊開慧收到信,毛澤東在信中說,井岡山上“才到初秋霜已降,每逢春盡雪方消”,山上氣溫低,可戰士們還穿著秋收起義時的單薄裝束,穿著草鞋行軍,腳被磨破潰爛了……開慧接到這封信,無法復信,擔心更甚,便在一張毛邊紙上寫了《偶感》一詩,對丈夫的思念凝聚紙上:“天陰起朔風,濃寒入肌骨。念茲遠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可否痊?寒衣是否備?……心懷長郁郁,何日重相逢”。情真意切,惜乎毛澤東在世時沒有看到,直到五十多年后的1982年,在楊開慧故居翻修時,人們在磚墻縫里發現了楊開慧留下的7篇文字書信。1990年再次修繕時,從她臥室外的檐頭下又發現一封信,這些文字都是她在和毛澤東訣別之后的日子里寫就,因形勢險惡,無法寄出,只能用蠟紙包好,藏匿故居老宅。撫今追昔,令人動容。

一篇祭文,血淚凝結,感天動地,國仇家恨,噴薄而出。祭文最后,情緒激昂,滿腔悲憤,化作革命誓言:“汝且拭目,天翻地覆!汝之熱血,不使白流!”并且展望“推翻腐朽,罪敵盡除!建立政權,人民作主。清朗乾坤,生機神州?!贝笄榇髳?、胸懷天下的毛澤東,將如此絢麗的愛情,匯入了中國歷史的巨瀾,贏來了“天翻地覆”,贏得了“萬山紅遍”。18年后,毛澤東的誓言實現了,他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猜你喜歡
祭文楊開慧手稿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綿綿古道連天上
丟失的手稿
蘇軾所寫墓志銘與祭文里的人生觀
保姆孫嫂:與楊開慧同甘共苦
保姆孫嫂:與楊開慧同甘共苦
手稿
祭拜戲祖唐明皇之祭文簡釋
我愛毛澤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