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生態住宅室內微環境建筑設計

2016-08-11 09:09莫劍科廣州510000
低碳世界 2016年12期
關鍵詞:綠色生態住宅建筑設計

莫劍科(廣州 510000)

?

綠色生態住宅室內微環境建筑設計

莫劍科(廣州510000)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自身的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綠色生態住宅成為當今建筑領域最為最受關注的熱點話題。本文詳細論述了綠色生態住宅的概念以及綠色生態住宅室內微環境設計所包含的主要因素,并詳細討論了綠色生態住宅室內微環境設計所應遵循的原則,通過實例進行來討論。

綠色生態住宅;室內微環境;設計

1 綠色生態住宅室內微環境建筑設計的概念

綠色生態住宅所謂綠色生態住宅,既是在不破壞地方生態平衡的條件下,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生態資源,建立起與地方生態條件相適應,達到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居民居住環境,利于居民健康狀況的保持,使居民日常生活更加便捷的目的,即建立起一個,具有占地面積小、能耗低、用水量小、生態環境不被破壞、污染排放少、建筑使用壽命長等鮮明特點,最終實開放性閉合式良性循環,污染零排放、和諧高效的新型住宅,這種新型住宅能在心理和生理上使居住者在生理上、心理和上、物質上都處于完全良性的狀態,最終實現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有機融合與和諧溝通。通俗來講,綠色生態住宅既是綠色住宅與生態住宅之間的有機結合,由于綠色生態住宅的鮮明特點與顯著優勢,它已經發展成為本世紀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形態之一,也是當前建筑業內最活躍的研究熱點之一[1]。住宅人的居住環境,依據內外空間可分為內環境又稱微環境和外環境可根據內外空間環境來界定,其中外環境包括規劃、建筑、綠化空間,而內環境主要由室內家具、陳設等要素構成。

2 綠色生態住室內宅微環境建筑設計的原則

2.1綠色空間布局和諧的原則

要使綠色空間達到布局合理的要求首先要充分考慮到居住人的心理感受和反應,若空間過大過大會導致居住人對于居住環境的親和度和溫馨感喪失,從而造成家庭中特有的氣氛在一定程度上的破壞,當空間過大時甚至還會對居住人產生心理上的壓力,滋生出環境冷漠、僻靜等多種不良心理反應其結果往往造成居民無法獲得室內微環境改善的益處。因此,綠色空間布局設計的過程中要以滿足居住人的生活需求,與居住人的日常生活規律相適應的原則,在遵循這種原則的前提下才能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2]。

2.2私密性和適應性原則

私密性設計既在設計中保持適宜的空間尺度,使室內各種功能空間得到合理的使用,做到動靜分離、公私分區以及潔污分離。同時,強調各個空間的專用性,在排除相互干擾的前提下保證充足的陽光和良好的視野。適應性的原則要求結構和室內管道系統合理地綜合布置已達到擴大住宅的靈活性和可改性的要求,在結構和室內管道系統綜合布置時要堅持“自家管道不到鄰家去”和“壓力管道出戶”二項原則。

2.3使用壽命長的原則

在室內設計中,各個使用空間的尺寸要便于各類人群比如殘疾人、老年人的使用,因此在室內微環境的設計中要遵循居住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生命周期,進行適當的潛伏設計潛伏設計,如衛生間的設備的安全設計、留足門洞寬度、過道、輪椅回轉尺寸,特別要注重,最大化延長設計的使用壽命。

2.4光環境設計的可控性

室內光環境變化會對居住人的生活狀態、工作效率以及室內氣氛產生直接的影響。引入天然無污染、光色好的日光作為光源只是綠色生態住宅室內光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為達到安全美觀、照度均勻、亮度適宜的室內光控制效果,在綠色生態住宅室內設計中應遵循充分利用太陽輻射日照和自然光以及優化綠色照明系統的原則。

2.5聲音環境和熱環境的有效控制

噪音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公害”之一,會對人的聽覺產生不利的影響,長期處于噪聲環境中甚至是人的聽力造成永久性損傷或者完全喪失。建設部已對綠色生態住宅室內聲環境制訂了專項指標。因此,綠色生態住宅室內設計中必須遵循有效控制聲音環境的原則,在設計中選用靜音材料,做到動靜分區,合理選擇地址。熱環境直接影響到居住人的舒適感,在綠色生態住宅的室內微環境設計中要對熱環境進行有效控制,因此在綠色生態住宅設計中要做到提高圍護結構和外門窗保溫隔熱性能,選用合適的空調設備,是住宅熱環境得到有效控制,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

2.6合理地空氣環境設計

在現代生活環境中,環境污染,抽煙、做飯產生的煙氣、油煙,以及建筑物本身所攜帶的污染,已成為危害人體健康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作為綠色生態住宅要實現室內空氣質量的有效控制,使室內在具備通透性和舒適性的前提下,控制室內空氣污染的程度,保證居住人的身體健康,因此在設計中要做到合理選址,選用綠色可靠建材,合理設計通風系統和布置廚衛設施[3]。

3 實踐案例

豪利大廈便是綠色生態住宅室內微環境建筑設計的典型案例。豪利大廈位于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鏡湖大道以西、綠茵路以北,大廈的北向公寓部分出入口位于建筑的北面,直接面對鏡湖大道,該大廈因地制宜,注重對當地人文歷史遺跡,自然水系,濕地,以及基本農田森林和其他保護區和諧相融,商業住宅樓場地內部無危險源,場地內無洪澇災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脅。建筑場地安全范圍內無電磁輻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質等危險源。本項目為高層住宅,人均居住用地指標:8.39m2/人。本項目分期用地面積 9869.32m2,綠地面積2960.80m2,包括公共綠地1413.48m2、宅旁綠地580.43m2、公共服務設施所屬綠地820.26m2和道路綠地146.63m2,項目綠地率30%,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指標:2.52m2/人。本項目無排放超標的污染源,建筑南北向與其他建筑的距離較遠,對周邊居住建筑日照無影響。冬至日滿足1h日照的戶型占總戶型的100%,住宅建筑的日照質量控制滿足《廣州市城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09年草案修訂稿中對建筑間距的要求。500m范圍內有幼兒園、會所、籃球場、居民委員會、銀行、酒店和商店等教育、文體、行政管理金融和商業類公共服務設施。本項目因地制宜,主要朝向為東西向,建筑獲得良好的日照、采光和通風,和相鄰建筑的樓距合理,窗墻面積比:東向 0.26、南向0.19、西向0.21和北向0.19,滿足南北向小于0.4,東西向小于0.3,東西向的起居室兼臥室的鋁合金玻璃折疊門合理利用陽臺板和廚房的墻作為水平遮陽及垂直遮陽,東西向的樓梯、廚房和臥室設置中空玻璃內置百頁,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豪利大廈公寓部分主要出入口位于大廈的西向,500m范圍內公交站距離大廈主要出入口有3個,距離140m、200m及600m,大廈人員使用交通網絡非常方便。建筑設計有兩層地下室,地下室建筑面積10135.98m2,地下一層用作為車庫和電房,地下二層平時作為車庫使用,戰時作為人防地下室使用,豪利大廈地下室與豪利花園五期項目建筑用地面積的比值為49.23%。本項目住宅建筑節能設計符合 《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廣東省實施細則的要求以及廣州市相關規范,本項目玻璃幕墻處的主要房間有臥室和起居室(廳)均設置外窗,外窗玻璃為中空玻璃 (5透明+19A+5透明),可見光透射比為0.61,最小的窗地的房間為43%,大于0.77/0.61×1/7=18%;起居室兼臥室的房間和廚房均設置外窗,外窗玻璃為6透明玻璃,可見光透射比為0.77,房間的窗地比均不小于1/7,充分滿足房間的采光需求。在該項目大廈的設計中,充分到了污染的有效控制以及節約資源的最大限度節約,并且充分體現了以綠色生態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在建筑設計界達到了領先水平。該項目建筑南北向與其他建筑較遠,完全不影響光照。其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技術指標

由表1數據可以看出,一方面該樓盤在設計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生態平衡原則注重保持社區與自然環境的有機融合,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指導思想。充分地利用地基的自然地形地貌,對生活系統進行了綜合的環境規劃,合理地調整了生態結構,充分尊重了自然環境,達到了保護原有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天然植被的目的促進了住宅與當地生態系統的有機融合,使人與自然環境在社區內實現和諧相融;一方面,該社區的設計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確定合理的開發規模和層次明確合理,實現了土地合理利用,功能區域合理分化,交通便利,基礎設施期權,能夠充分地滿足居住人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需求,營造了一個和諧社區,并確保了使室內空氣、熱度等微環境達到健康舒適水平。另一方面,該項目的設計也體現出了節約性原則,再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節水節地以及節能降耗,在節約用地的前提下,保證區項目內合理的建筑密度、容積率和綠地面積,通過提高圍護結構的保溫性能,降低建筑物的綜合能耗。為室內微環境提供了良好的光照、聲音和溫度調降,滿足居住人的舒適感。

4 結語

具有綠色環保,生態平衡,健康舒適的綠色生態住宅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居民房屋建筑的熱點,綠色生態住宅可以以有效利用自然生態資源,使居住人與自然生態平衡達到和諧相融,而生態住宅建筑設計的重點在對室內微環境的設計,在室內微環境的設計過程中,要充分遵循室內微環境的設計原則,構建一個更加適于居住的舒適的居住環境。

[1]陳 紅,楊 飛,尚 杰,等.基于偏好理論的綠色生態住宅需求模型分析[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6,38(8):1355~1358.

[2]楊毅夫.基于綠色生態住宅建筑設計的分析與思考[J].中外建筑,2010(8):150~151.

[3]于維洋,劉 璀.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環境性能評價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7,17(4):76~80.

莫劍科(1978-),男,中級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建筑設計工作。

TU241

A

2095-2066(2016)12-0171-02

2016-3-25

猜你喜歡
綠色生態住宅建筑設計
小型商業建筑設計
Jaffa住宅
水稻綠色生態種植技術探索與實踐
掛在“樹”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當代綠色生態服裝設計的反思探索
綠色建筑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思考
綠色生態園里的“小康”人家
綠色生態的企業擔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