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在縱隔及支氣管管腔外病變中的臨床研究

2016-08-11 14:03秦文婧張雙林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0期

秦文婧+張雙林

【摘要】 目的 探討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在縱隔及支氣管管腔外病變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因CT檢查發現縱隔/肺內結節、腫塊、肺不張、阻塞性炎癥等62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檢查。比較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鏡下刷檢以及灌洗輔助檢查等不同取材方法獲得的陽性率。結果 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共有54例獲得陽性結果, 陽性率為87.1%;支氣管鏡下活檢共有7例獲得陽性結果, 陽性率為11.3%;支氣管鏡下刷檢檢查9例獲得陽性結果, 陽性率為14.5%;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6例獲得陽性結果, 陽性率為9.7%。支氣管鏡針吸活檢在縱隔、支氣管管腔外病變診斷中的陽性診斷率顯著高于支氣管鏡下刷檢、病理活檢、肺泡灌洗等輔助檢查(P<0.05)。結論 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能夠顯著提高縱隔、支氣管管腔外病變的陽性診斷率。

【關鍵詞】 支氣管鏡針吸活檢;縱隔;氣管管腔外病變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018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pplication effect by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in mediastinum and extra bronchial lesion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clinical data of 62 patients with mediastinum/pulmonary module, lump, pulmonary atelectasis, and obstructive inflammation detected by CT examination. All patients receiv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for comparison of positive rates by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bronchoscopic brush biopsy, and lavage examination. Results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showed 54 positive cases, with positive rate as 87.1%; bronchoscopic biopsy showed 7 positive cases, with positive rate as 11.3%; bronchoscopic brush biopsy showed 9 positive cases, with positive rate as 14.5%; bronchoscopic alveolus lavage showed 6 positive cases, with positive rate as 9.7%.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had obviously higher positive rate in diagnosis of mediastinum and extra bronchial lesions than bronchoscopic brush biopsy, pathological biopsy and alveolus lavage (P<0.05). Conclusion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can remarkably improve positive diagnosis rate of mediastinum and extra bronchial lesions.

【Key words】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Mediastinum; Extra bronchial lesions

傳統的支氣管鏡對單純縱隔淋巴結腫大, 或者縱隔淋巴結腫大合并肺內占位, 檢查管腔內未見明顯異常者的診斷存在局限性。影像學診斷僅僅能夠提供傾向性診斷, 胸腔鏡、縱隔鏡、開胸活檢的費用高、創傷大, 臨床上使用受限。經支氣管針吸活檢術能夠彌補上述檢查方法的不足, 采用穿刺針經支氣管鏡活檢通道, 進入氣管, 穿透支氣管壁, 對病變組織進行穿刺抽吸, 獲得組織學標本, 從而減少患者痛苦, 是明確診斷的有效方法[1, 2]。本研究分析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在縱隔、支氣管管腔外病變輔助診斷中的臨床價值?,F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8月因CT檢查發現縱隔/肺內結節、腫塊、肺不張、阻塞性炎癥等62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41例, 女21例, 年齡21~78歲, 平均年齡(57.2±11.6)歲。所有患者均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檢查, 支氣管鏡下刷檢、支氣管鏡下病理活檢、灌洗檢查。

1. 2 檢查方法 采用支氣管鏡, 經支氣管吸引可回縮組織學穿刺針。術前禁食水4~6 h, 完善術前檢查, 無異常后才能進行經支氣管針吸活檢檢查。利多卡因霧化吸入麻醉聲門, 間斷利多卡因噴鼻、咽喉部3~4次, 去枕平臥, 常規鼻導管吸氧, 持續監測動脈血氧飽和度及生命體征。支氣管鏡進入氣道, 按照順序檢查, 觀察氣道內是否有新生物病變。結合CT、支氣管內位置, 確定穿刺部位。2%利多卡因霧化吸入麻醉氣道黏膜, 預防穿刺過程中發生劇烈咳嗽。將穿刺針經纖維支氣管活檢通道置入氣道內。選好穿刺點, 將活檢針推出, 固定, 調整角度, 垂直進入病灶, 穿刺時避開支氣管、軟骨環。穿刺針進入病灶內深度一般5~12 mm。進入病灶后, 尾端接注射器, 抽吸30~40 s, 維持負壓, 改變穿刺深度, 調整角度, 取得盡可能多的組織, 增加陽性診斷率。抽吸完成后, 維持負壓, 將穿刺針回縮入鞘內, 拔除穿刺針。將取得的標本置于載玻片上待檢。另經支氣管鏡刷檢的圖片經過酒精固定, HE染色, 封片后, 進行病理學檢查, 根據觀察的結果, 分為未見癌細胞、可疑癌細胞、找到癌細胞三種情況。經針吸活檢獲得的組織福爾馬林固定、脫水、包埋、切片, 經HE染色, 在顯微鏡下觀察腫瘤分型, 有條件的情況下或者診斷需要, 可進一步行免疫組化檢查。結果判斷:涂片中有核細胞少, 大量紅細胞, 則為穿刺失??;涂片中明確可見惡性腫瘤細胞, 即便不能確定分類及分化程度, 也確定為陽性;涂片中可見高度懷疑腫瘤細胞, 其他檢查結果確診為肺癌, 或者患者臨床癥狀高度懷疑肺癌, 則為陽性。免疫組化結果:未著色為陰性, 陽性細胞<5%為(±), 5%~10%為(+), 11%~25%為(++), 26%~50%為(+++), >50%為(++++)。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62例患者經支氣管鏡下常規檢查, 18例未見管腔明顯異常, 28例管腔有不同程度狹窄, 16例氣道局部黏膜充血、水腫。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共有54例獲得陽性結果, 陽性率87.1%, 其中惡性腫瘤49例, 占79.0%, 5例為良性病變;49例惡性腫瘤中, 24例為小細胞肺癌, 17例為腺癌, 7例為鱗狀細胞癌, 1例為未分化癌。支氣管鏡下活檢共有7例獲得陽性結果, 陽性率為11.3%, 包括2例小細胞肺癌, 3例腺癌, 結核及鱗癌各1例;其余55例為正常支氣管黏膜組織。支氣管鏡下刷檢檢查9例獲得陽性結果, 占14.5%, 其中3例小細胞肺癌, 2例腺癌, 2例鱗癌, 結核及非特異性炎癥各1例。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6例獲得陽性結果, 占9.7%, 其中4例腺癌, 小細胞肺癌及鱗癌各1例。支氣管鏡針吸活檢在縱隔、支氣管管腔外病變診斷中的陽性診斷率顯著高于支氣管鏡下刷檢、病理活檢、肺泡灌洗等輔助檢查(P<0.05)。

3 討論

支氣管鏡是呼吸科常見的輔助檢查手段。對于縱隔淋巴結腫大或者支氣管管腔外病變, 常規的支氣管鏡檢查不能明確腫物性質, 部分情況下, 因管腔外腫物的壓迫, 不能通過狹窄處進行取材活檢, 部分患者即便能夠通過狹窄處, 但是活檢鉗無法通過狹窄處操作, 也不能獲得活檢組織。管腔黏膜水腫, 局部隆起, 刷檢、活檢不能通過增厚的管腔黏膜, 因此結果會出現假陰性。而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則能通過穿刺針刺入氣管壁, 達到病變部位, 穿刺吸引, 獲得有效的組織及細胞[3]。

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使支氣管鏡的檢查范圍從單純管腔內病變診斷延伸至肺門、縱隔及支氣管葉、段、腔外等部位的檢查[4]。本次研究中, 62例患者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的陽性率高達87.1%, 這與既往的研究結果相似[5], 并且顯著高于其他幾種檢查方法, 說明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取材方法具有較明顯的優勢以及陽性率, 大部分患者可獲得有效組織用于診斷, 尤其是惡性病變, 具有簡便、有效等優點, 減少了縱隔鏡、開胸探查的幾率。

肺癌早期轉移主要向縱隔淋巴結, 研究顯示, 20%~60%的肺癌患者在就診時已經發生淋巴結轉移, 失去了早期手術的機會, 預后較差。因此是否存在淋巴結轉移, 是評價肺癌患者預后的重要指標。在本次研究中, 經支氣管針吸活檢對小細胞肺癌的檢出率較高, 可能與小細胞肺癌大多在支氣管管腔外生長, 容易累及縱隔、支氣管旁淋巴結等有關。非小細胞肺癌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 死亡率較高, 但是對于能夠手術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到70%。肺癌大多先向縱隔淋巴結轉移、肺門、縱隔, 然后經血道轉移到遠處。目前臨床上CT是最常用的肺癌無創檢查方法, 可用于術前分期, 在縱隔淋巴結腫大的診斷中靈敏度可到達90%以上, 但是無法提供病理學診斷, 僅能提示有腫大, 不能排除炎性、肉芽腫等導致的良性腫塊[6-8]。正電子斷層發射掃描對肺癌分期更為精確, 但是同樣不能提供病理學診斷, 具有較高的假陽性率, 并且費用較高。而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縱隔鏡, 并且可對支氣管、氣管、縱隔、肺門淋巴結等進行活檢, 尤其是隆突下淋巴結、主肺動脈窗部位病變的活檢, 這些部位, 縱隔鏡難以涉及。并且, 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的創傷更小, 費用更低, 也具有較高的陽性診斷率。周圍型肺癌, 常規支氣管鏡檢查難以明確病變部位, 既往主要通過肺組織盲檢, 確診率相對較低, 而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能夠準確取材, 提高了病變檢出率。

綜上所述, 縱隔、支氣管管腔外病變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輔助診斷具有較高的陽性診斷率, 并且創傷小, 費用相對較低。

參考文獻

[1] 楊俊勇, 嚴興海. 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對縱隔及肺部疾病的診斷意義. 新疆醫學, 2015, 45(7):913-915.

[2] 楊燕, 徐大敏, 王浩凌, 等. 超聲支氣管鏡引導下經支氣管針吸活檢術在肺疾病中的早期診斷研究. 重慶醫學, 2015, 44(30):4219-4221.

[3] 周志國, 劉艷, 湯渝玲, 等. 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在孤立腫大縱隔肺門淋巴結病理檢查中的應用. 醫學臨床研究, 2015, 32(7):1424-1426.

[4] 陳小波, 王琴. 30例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在老年患者中的臨床應用. 國際老年醫學雜志, 2015, 36(1):7-8.

[5] 張軍, 靳鳳娟, 高運吉, 等. 經纖維支氣管鏡針吸活檢對腔外型肺癌的診斷價值及安全性評價. 中國全科醫學, 2010, 13(16): 1763-1765.

[6] Kacar N, Tuksavul FO, Ermete S, et al. Effectiveness of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exophytic endobronchial lesions and submucosal/peribronchial diseases of the lung. Lung Cancer, 2005, 50(2):221-226.

[7] Eckardt J.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of lesions in mediastinum.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 2010, 2(3):125-128.

[8] Wang SS, Shao Y, Zhang D, et al.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in diagnosing extra bronchial lesions.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2010, 48(1):120-122.

[收稿日期:2016-01-2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