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晚期鼻咽癌DDP同期化療與放療療效比較

2016-08-11 21:54程霞王羽李坊銘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0期

程霞+王羽+李坊銘

【摘要】 目的 比較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順鉑(DDP)同期放化療與單純放療的療效。方法 124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51例)和對照組(73例)。實驗組進行單藥DDP同期放化療, 對照組行單純放療, 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2、3年無病生存率分別為73.97%、67.12%;實驗組2、3年無病生存率分別為88.24%、84.31%。實驗組2、3年無病生存率均高于對照組, 兩組2年無病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3年無病生存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行DDP同期放化療的療效高于單純放療,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中晚期鼻咽癌;順鉑同期放化療;無病生存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19

鼻咽癌是我國高發惡性腫瘤, 其早期癥狀不夠典型, 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已發展為中晚期鼻咽癌。放療是鼻咽癌患者最重要的治療手段, 但對于中晚期患者, 單純放療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現局部復發及遠處轉移, 治療效果差, 而鼻咽癌對化療敏感, 因此選擇放化療結合期望提高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本院124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分組進行DDP同期放化療與單純放療, 其中DDP同期放化療的臨床療效較高,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124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實驗組(51例)和對照組(73例)。實驗組男33例, 女18例;年齡18~75歲, 平均年齡(41.22±4.40)歲。對照組男48例, 女25例;年齡20~76歲, 平均年齡(41.88±4.6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實驗組進行單藥DDP同期放化療, 放療主要選擇常規鼻咽癌根治性放療技術, 放療劑量:鼻咽腫瘤量為68~74 Gy/34~37次, 頸部陽性淋巴結腫瘤量為64~68 Gy/26次,

全頸預防劑量為52 Gy/26次。同期化療主要選擇順鉑30 mg/(次·周)×7 方案。 對照組行常規鼻咽癌根治性放療, 放療劑量:鼻咽腫瘤量為68~74 Gy/34~37次, 頸部陽性淋巴結腫瘤量為64~68 Gy/26次, 全頸預防劑量為52 Gy/26次。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完全緩解:患者腫瘤全部消失;部分緩解:患者腫瘤明顯縮小, 其最大直徑縮小>30%;穩定:患者病情穩定, 腫瘤未有增大, 或其最大直徑縮小≤30%;惡化:患者病情惡化, 存在新的病灶, 或腫瘤最大直徑增加>30%??傆行?(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觀察比較兩組2、3年無病生存率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完全緩解51例, 總有效率為100.00%;對照組完全緩解70例, 部分緩解3例, 總有效率為100.0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生存情況比較 對照組2年無病生存率為73.97%

(54/73)、3年無病生存率為67.12%(49/73);實驗組2年無病生存率為88.24%(45/51)、3年無病生存率為84.31%(43/51)。實驗組2、3年無病生存率均高于對照組, 但兩組患者2年無病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0.05);3年無病生存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鼻咽癌是臨床醫學中常見的疾病, 其臨床表現有頭痛、耳鳴、鼻塞、聽力下降、涕中帶血、面麻等, 該病發病原因較為復雜, 常見的病因有病毒感染、種族易感性、環境因素、易感基因、家族聚集現象等。鼻咽癌給患者身心帶來巨大的痛苦, 且易出現遠處轉移。據相關資料統計, 鼻咽癌患者遠處轉移率在5%~30%, 而鼻咽癌患者治療失敗的原因常與遠處轉移有關, 肝、肺、骨等都是鼻咽癌患者常見的轉移部位[1]。對于鼻咽癌患者, 盡早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 是其生命安全和機體康復的重要保障, 對提高其生存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臨床治療中, 單純放射治療對局部病灶控制尚可, 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現局部復發及遠處轉移。DDP同期放化療是鼻咽癌患者廣泛應用且效果顯著的方法, 其不僅可以改善患者血供情況, 縮小腫瘤體積, 而且可以增強放療的敏感性。此外, DDP同期化療可與放療起協同作用, 能夠有效消除亞臨床轉移灶, 降低遠處轉移發生率, 改善預后。程霞等[2]認為, 與放療+輔助性化療比較, DDP同期放化療的臨床療效較為明顯, 可減少遠處轉移的發生, 不良反應發生率相對比較低, 同時其在提高鼻咽癌患者3~5年無病生存率方面也有明顯的優勢, 但要注意DDP的應用, 需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科學的劑量。

趙滌非等[3]指出對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實施DDP同期放化療, 可減少局部復發, 降低遠處轉移率, 提高患者的無事件生存率, 其認為實施DDP同期放化療的理論依據主要有三個方面:①化療可實現腫瘤細胞的同步化, 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腫瘤的放射敏感性;②化療能夠有效殺滅患者的腫瘤細胞;③化療對腫瘤細胞亞致死損傷的有一定的影響, 可減少或防止其修復。何小進[4]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臨床治療中, 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40例, 對照組選擇單純放療方法, 觀察組選擇同期化療加放療的治療方法, 結果顯示, 兩組總有效率(對照組92.5%、觀察組95%)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遠處轉移率(12.5%)明顯低于對照組(35%), 兩組遠處轉移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提示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期化療加放療可取得顯著的療效, 遠處轉移率低, 治療效果明顯。本院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臨床治療中, 實驗組進行單藥DDP同期放化療, 對照組進行常規鼻咽癌根治性放療, 結果發現, 兩組總有效率均為100%,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2年無病生存率為73.97%(54/73)、3年無病生存率為67.12%

(49/73);實驗組2年無病生存率為88.24%(45/51)、3年無病生存率為84.31%(43/51)。實驗組2、3年無病生存率均高于對照組, 但兩組患者2年無病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0.05);3年無病生存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行DDP同期放化療的療效高于單純放療。

綜上所述, 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臨床治療中行DDP同期放化療, 其效果優于單純放療, 臨床療效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但目前對于中晚期鼻咽癌患者DDP同期放化療的臨床研究還不夠深入, 仍需進一步探索與完善, 不斷豐富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 以促進中晚期鼻咽癌臨床效果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平, 賈玉榮, 張淑香. 同步放化療及單純放療治療晚期鼻咽癌的臨床觀察. 醫療衛生裝備, 2013, 34(3):68-69.

[2] 程霞, 陳國健, 李坊銘, 等. Ⅲ-Ⅳa期鼻咽癌放療后輔助性化療及順鉑同期放化療療效比較分析.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1, 13(33):78.

[3] 趙滌非, 張福正, 趙于天, 等. 調強適形放療同期化療治療中晚期鼻咽癌86例臨床療效觀察.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2, 16(1):60-61.

[4] 何小進. 探討同期化療加放療對中晚期鼻咽癌的遠期療效.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24):26-27.

[收稿日期:2016-04-0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