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抗凝治療在不穩定型心絞痛治療中的影響效果

2016-08-11 22:04王晉華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0期
關鍵詞:不穩定型心絞痛效果

王晉華

【摘要】 目的 探究抗凝治療在不穩定型心絞痛(UAP)治療中的影響效果。方法 100例UAP患者, 依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參照組(55例)和觀察組(45例)。參照組給予常規治療, 觀察組在參照組基礎上給予抗凝治療, 比較兩組療效、心絞痛發作等情況。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56%, 明顯高于參照組的83.6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心絞痛日均發作次數為(0.39±0.08)次, 發作持續時間為(2.65±0.08)min, 硝酸甘油含片為(0.17±0.06)mg/d, 優于參照組的(5.69±0.46)次、(9.68±1.34)min、(3.52±0.19)mg/d,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抗凝治療應用在UAP患者治療過程中, 可提高療效, 減少心絞痛發作次數, 可將其作為UAP可靠的治療方法, 具有較高推廣價值。

【關鍵詞】 抗凝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30

UAP通常處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穩定型心絞痛間, 包括初發心絞痛、靜息心絞痛等[1]。倘若患者得不到及時治療, 則可發展為AMI, 危及生命, 難以治愈??梢?, 探究UAP的有效治療方法具有現實意義。為此, 本次研究選擇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UAP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UAP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美國心臟協會(AHA)診斷標準。將患者依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參照組(55例)和觀察組(45例)。參照組男29例(52.73%), 女26例(47.27%);年齡最小51歲, 最大71歲, 平均年齡(62.58±2.81)歲;自發性心絞痛16例(29.09%), 初發型勞累性心絞痛24例(43.64%), 惡化型勞累性心絞痛15例(27.27%)。觀察組男30例(66.67%), 女15例(33.33%);年齡最小53歲, 最大72歲, 平均年齡(62.62±3.13)歲;

自發性心絞痛17例(37.78%), 初發型勞累性心絞痛25例(55.56%), 惡化型勞累性心絞痛3例(6.67%)。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參照組行常規治療, 入院后叮囑患者臥床休息, 給予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藥物、鈣拮抗劑等治療。此外, 入院第1天嚼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J20080078)300 mg, 然后指導患者空腹頓服該種藥物100 mg;睡前頓服辛伐他汀片(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5119)20 mg/d[2]。倘若患者發作, 則醫護人員給予心電圖復查, 給予硝酸甘油軟膏(協和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00195)舌下含服。觀察組在參照組組基礎上給予低分子肝素鈉凝膠(齊魯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40409)皮下注射, 4.1 kU/d, 2次/d, 每個療程為1周,

共計4周。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3]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心絞痛發作時間、發作次數及硝酸甘油含片時間等情況。①顯效:心絞痛癥狀已經基本消失, 于此同時發作次數、持續時間明顯改善, 心電圖檢查無異常;②有效:心絞痛癥狀有所好轉, 心絞痛發作次數、持續時間幅度范圍為50%~80%, 心電圖檢查結果明顯改善;③無效:病情未出現上述好轉, 甚至惡化[3]??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顯效32例(71.11%), 有效11例(24.44%), 無效2例(4.44%), 總有效率為95.56%(43/45), 參照組顯效20例(36.36%), 有效26例(47.27%), 無效9例(16.36%), 總有效率為83.63%(46/5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治療后心絞痛發作情況比較 觀察組心絞痛日均發作次數為(0.39±0.08)次, 發作持續時間為(2.65±0.08)min, 硝酸甘油含片為(0.17±0.06)mg/d, 優于參照組的(5.69±0.46)次、

(9.68±1.34)min、(3.52±0.19)mg/d,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UAP發病機制在于, 患者冠脈粥樣硬化后, 發生纖維斑塊破裂的情況, 于此同時引起血小板集聚, 并且形成血栓。由于冠脈血栓主要構成是血小板血栓, 混合新舊血栓后給予纖溶藥物無法進行充分溶解, 其凝血酶與血小板存在促凝血作用, 因此致使患者形成新型血栓, 同時引起完全閉塞情況, 從而血流阻斷, 導致病情惡化。由此可見, UAP治療過程中, 醫護人員應當重視抗凝, 而且注重抑制血小板聚集。該種疾病臨床通常給予硝酸鹽制劑、鈣拮抗劑等常規治療, 此類藥物均通過減少心肌耗氧量或促使心肌氧供增加等方式發揮出來, 因此難以產生顯著效果。近幾年, 臨床逐漸應用抗凝藥物, 肝素制劑雖然難以溶栓。然而, 研究表明, 形成血栓初期紅細胞、纖維蛋白、血小板等過程具有可逆性的特點, 因此倘若外界干預因素不存在, 則同時出現有形成分溶解與聚集。低分子肝素可對患者血液于此同時, 低分子肝素中存在抗凝血酶III, 進而患者管內皮具有保護層, 改善血小板聚集情況。

綜上所述, 對UAP進行抗凝治療, 可明顯縮短發作時間, 提高治療效果, 具有較高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褚福永, 王階, 劉紅旭, 等. 不穩定型心絞痛冠脈介入期間中醫證候動態演變規律研究. 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3, 28(3):627-630.

[2] 李淑玲, 朱成朔, 劉國安. 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發病機制及藥物治療進展.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8(2):210-212.

[3] 趙明明, 王海蓉, 熊峰, 等. 尼可地爾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療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4, 6(2):131-135.

[收稿日期:2016-03-18]

猜你喜歡
不穩定型心絞痛效果
如此外墻,防水還扛得住么?!
靈動耳環
平均血小板體積與冠心病相關性分析
麝香保心丸治療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拜阿司匹林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觀察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HbA1c與冠心病不同臨床表現的相關性研究
沒效果
偽裝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