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證護理對乳腺癌術后患肢淋巴水腫的臨床療效觀察

2016-08-11 22:26梁佩杰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0期
關鍵詞:循證護理乳腺癌

梁佩杰

【摘要】 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術后淋巴水腫的臨床療效。方法 121例行乳腺癌手術的女性患者, 依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60例)和循證組(61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循證組實施循證護理,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循證組護理后功能依從性、患肢機能障礙與術后水腫發生率分別為95.08%、21.31%、9.84%, 優于對照組的81.67%、40.00%、23.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循證組護理滿意度為93.44%, 高于對照組的78.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給予乳腺癌患者術后循證護理模式, 可有效提升其功能依從性與降低患者患肢淋巴水腫的發生率, 該法療效確切, 深具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循證護理;乳腺癌;淋巴水腫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54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是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 淋巴水腫是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的常見并發癥之一[1, 2]。相關資料指出淋巴水腫在乳腺癌術后發生率為10%~30%。循證護理是指以科學為基礎, 根據患者臨床病情, 查閱相關文獻、病例, 制定最佳個性化護理方案, 是現代護理新模式[3]。該種護理模式的中心環節乃是將最新與最優質的科學依據服務于患者護理, 將強調證據與患者參與意識結合并運用于實踐之中。本院本次對接診的121例乳腺癌手術患者術后分別給予不同的護理方式,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2月在本院行乳腺癌手術的121例女性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年齡31~62歲, 平均年齡(40.2±9.3)歲。依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60例)和循證組(61例)。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循證組實施循證護理, 具體方法如下:①成立循證護理小組, 確定循證護理問題。護士長選定為組長, 制定定期培訓組員的工作計劃, 全組人員均要從思想上意識到循證護理的臨床積極作用并掌握護理的方式方法。結合臨床經驗與相關參考資料與文獻, 探討患者病癥的可能性問題并尋求對應護理措施。②找尋循證支持。以提出的護理問題為出發點, 借助查找到的乳腺癌術后患肢淋巴水腫的參考信息, 結合臨床具體護理情況, 通過探討與分析確定護理方案是否可實施。③獲取循證支持與制定護理計劃。依據對相關護理乳腺癌術后患肢淋巴水腫文獻的查找與評價, 獲取最佳研究實證, 并將以往臨床護理經驗、患者個體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與結合, 最后確定護理計劃。④實施循證方案。術中腋窩淋巴清掃過多、手術切除范圍較大、腋窩包扎固定過緊以及術后腋窩出現感染等原因均易導致淋巴回流受阻而引發患肢淋巴水腫。手術后初期應當指導患者將患側上肢墊高 20°左右以促進靜脈和淋巴的回流, 達到預防和緩解水腫的效果[4]。護理時應注意患者應避免應用止血帶結扎與測量血壓, 從而避免淋巴回流, 同時指導患者通過循序漸進的患肢功能訓練與活動, 以及每天堅持對患肢的按摩以促進患肢的血液循環, 以便改善和消除患肢水腫狀況。臨床還應注意加強對患肢的保護, 注意在醫療與生活中避免一切可能引發患肢產生過多淋巴液或回流受阻的因素, 比如長時間下垂、感染、外傷與受壓等。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術后鍛煉依從性、患肢機能障礙、術后3個月患者的水腫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護理滿意度, 分為滿意、較滿意及不滿意, 總滿意度=(滿意+較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后功能依從性、患肢機能障礙與術后水腫發生率比較 循證組患者護理后功能依從性、患肢機能障礙與術后水腫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循證組護理滿意度為93.44%, 高于對照組的78.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傳統護理是以個人經驗為主, 強調以理論為基礎、以臨床經驗為指導[5]。循證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綜合性護理模式, 在注重尋求科學的理論依據同時, 將臨床護理經驗與患者個體需求有機結合起來, 從而達到期望的護理效果。循證護理一改傳統僅僅注重患者病癥的治療與護理, 采取了有證可依、有據可循的護理方式, 將人性關懷充分應用于護理全程, 從而有效避免了護理工作的盲目性和主觀性。淋巴水腫是乳腺癌術后的嚴重并發癥[6]。術后患者肢體的腫痛嚴重干擾其日常生活, 嚴重影響其的生存質量。

致使乳腺癌患者術后淋巴水腫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患者頭靜脈結扎, 影響了其血液正?;亓?, 且淋巴結的清掃導致淋巴管路不順暢, 再加上血液與淋巴回流不暢, 最終引起組織液集中在組織間隙里而引起淋巴水腫。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手術方式、術后感染與放療、乳腺腫瘤的位置、腋窩積液及患者年齡與體重等因素均可導致淋巴水腫。本院對循證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 予以循證護理模式, 通過組建循證護理小組、尋找與獲取乳腺癌術后并發癥的循證支持、制定循證護理計劃與實施循證護理方案等護理干預手段, 從而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臨床療效與生存質量。護理人員在通過臨床對問題的發現、提出、分析、查閱相關資料文獻以及制定具體措施等手段同時, 還可有效提升理論水平與積累臨床護理經驗。

本次觀察發現, 循證組患者護理后功能依從性、患肢機能障礙與術后水腫發生率分別為95.08%、21.31%、9.84%, 優于對照組的81.67%、40.00%、23.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循證組護理滿意度為93.44%, 高于對照組的78.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臨床給予乳腺癌術后患者循證護理模式, 可有效提升其功能依從性與降低患肢淋巴水腫的發生率, 該法療效確切, 深具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麗中.循證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術后的影響.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 2014, 34(8):1011-1013.

[2] 嚴梅, 蔣妮, 王雪芹, 等.復合護理干預在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治療效果的研究.護士進修雜志, 2011, 26(12):1109-1112.

[3] 張玉芹.循證護理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護理中的應用.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4, 17(13):131-132.

[4] 運麗.循證護理在預防乳腺癌術后并發癥中的應用評價.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4):207-208.

[5] 任桂花, 任巧花, 張麗萍.應用循證護理提高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生存質量. 當代護士, 2011(5):85-87.

[6] 丁玎, 張勃, 謝瑛.綜合康復對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的療效.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5, 21(1):88-90.

[收稿日期:2016-02-22]

猜你喜歡
循證護理乳腺癌
不開刀治療乳腺癌
什么是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
別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男性也應注意乳腺癌
太干凈的女性易患乳腺癌
艾滋病患者合并機會性感染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
MCF—7乳腺癌細胞的國內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