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行冠脈介入治療的臨床護理干預

2016-08-11 22:48董慧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0期
關鍵詞:臨床護理急性心肌梗死

董慧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行冠狀動脈(冠脈)介入治療的臨床護理干預效果。

方法 50例行冠脈介入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針對其病癥特點進行臨床護理干預, 觀察干預效果。結果 50例患者中, 有1例患者因為突發心跳驟停, 經搶救無效后死亡, 5例患者行冠脈搭橋的治療, 剩余44例患者經冠脈介入治療以后, 都獲得滿意的效果。結論 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脈介入治療, 可以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具有臨床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 急性心肌梗死;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臨床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78

近年來, 醫學技術飛速發展, 在心肌梗死患者中應用冠脈介入治療(PCI)可以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盡可能在心肌梗死發生以后的最短時間內疏通閉塞冠脈, 保護患者心臟的功能、挽救患者壞死的心肌, 限制梗死的范圍。冠脈介入治療主要包含支架置入手術與經皮冠脈成型手術(PTCA), 其中經皮腔內冠脈的成形手術應用時間比較早。本文分析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行冠脈介入治療的臨床護理干預效果,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行冠脈介入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 其中男30例, 女20例, 年齡20~78歲, 平均年齡(55.00±7.67)歲。

1. 2 護理

1. 2. 1 術前護理 ①心理準備。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有劇烈的疼痛, 會有瀕死感, 有焦慮與恐懼等負性心理, 這些情緒容易導致患者血壓不斷升高, 加快患者的心率, 使患者產生煩躁感, 加大心肌的耗氧量, 導致心肌血管出現痙攣, 加重缺血的癥狀。所以護理人員應該耐心傾聽患者傾訴, 讓患者釋放自己的情緒, 然后按照患者文化層次使用恰當語言安慰患者。②患者方面的準備?;颊咴谛g前應該口服適量的抗凝藥物, 即0.3 g阿司匹林, 300 mg氯吡格雷, 在手術前30 min肌內注射10 mg地西泮, 20 g異丙嗪。護理人員還要詢問患者有沒有藥物過敏史、旁路移植的病史等;在手術前患者應該將膀胱排空, 防止術后出現排尿的情況;護理人員應對患者行尿常規以及血常規的檢查。

1. 2. 2 術后護理 ①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颊咝g后轉入重癥病房時, 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將心電監護接通。護理人員還要觀察患者術后有沒有心絞痛, 如果有該癥狀, 需要及時進行心電圖復查, 實時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護理人員要實時觀察患者有沒有發生心律失常的情況。②穿刺部位觀察。在術后, 護理人員應該協助患者采取舒適的臥位, 經股動脈穿刺患者應采取平臥位, 自然外展或者是伸直, 局部使用彈力繃帶進行加壓的包扎, 用鹽袋壓迫4~6 h, 嚴密觀察患者動脈穿刺位置有沒有足背動脈搏動、滲血、血腫的情況, 同時準備相關搶救的物品。此外, 護理人員還要密切觀察患者肢體溫度以及皮膚顏色;防止患者因為惡心嘔吐、咳嗽、用力大便以及打噴嚏增加腹壓, 導致穿刺部位受壓。護理人員還要重視患者局部皮膚的保護, 避免發生張力性的水皰, 囑咐患者多喝水, 在必要時按照醫囑進行補液。③抗凝期間護理。護理人員應該全面了解抗凝劑使用劑量, 掌握使用的方式;在抗凝的過程中, 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有沒有發生顱內出血、內臟出血等情況, 觀察患者大小便的顏色。護理人員每天應該為患者做1次尿常規的檢查, 在必要時, 做便潛血的檢查。

1. 2. 3 并發癥護理 ①亞急性的血栓。在支架植入2-4天以后, 患者容易并發亞急性的血栓, 所以為了避免冠脈內血栓的形成, 術后需要進行抗凝的治療。②嚴密觀察患者的心律失常情況。心律失常是冠脈介入治療術后的一種常見并發癥, 室性心動與室顫過快的發生率大約是2%、傳導阻滯的發生率是0.9%。因此, 需要護理人員實時觀察患者心電圖的情況, 如實記錄患者的心電圖變化。③心肌再梗死觀察。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術后有沒有發生心前區的疼痛情況, 如果出現這種癥狀, 需要及時進行檢查救治。④造影劑的反應。目前, 造影劑引起反應原因還不清楚, 癥狀和過敏反應比較相似, 其癥狀與過敏性反應相似, 例如喉頭水腫、蕁麻疹、打噴嚏與咳嗽等。因此, 手術結束以后, 護理人員應該密切關注患者呼吸、心電圖與血壓等, 如果患者出現低血壓的情況, 需要考慮過敏性的休克可能性。

2 結果

50例患者中, 有1例患者因為突發心跳驟停, 經搶救無效后死亡, 5例患者行冠脈搭橋的治療, 剩余44例患者經冠脈介入治療以后, 都獲得滿意的效果。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冠脈持續性、急性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壞死, 臨床上大部分患者伴有持久而劇烈的胸骨后疼痛, 硝酸酯類的藥物或者是休息無法徹底治愈[1]?,F階段臨床上主要使用急診冠脈介入治療, 這種治療方式可以使患者梗死部位血管迅速的重建, 將梗死面積縮小, 減小心肌梗死發生率。并且急診冠脈介入治療已經有較長的應用歷程, 經臨床實踐證明, 這種技術能夠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效果, 改善患者生活以及生存質量[2]。本次研究發現, 50例患者中, 有1例患者因為突發心跳驟停, 經搶救無效后死亡, 5例患者行冠脈搭橋的治療, 剩余44例患者經冠脈介入治療以后, 都獲得滿意的效果, 這與張繼紅等[3]報道一致。

綜上所述, 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脈介入治療, 可以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值得大力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余霞, 劉一卓, 彭淑華.護理風險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脈介入治療中的實施效果.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 14(12):3479-3478.

[2] 湯愛紅, 金衛鳳.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在主動脈球囊反搏輔助下行經皮冠脈介入治療患者的護理.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4, 13(8):24-25.

[3] 張繼紅, 朱愛紅. 綠色通道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急診冠脈介入治療中的作用及護理. 河北醫藥, 2013, 35(5):792-793.

[收稿日期:2016-03-28]

猜你喜歡
臨床護理急性心肌梗死
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的應用效果觀察
機械通氣患者撤離呼吸機的護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醫辨證治療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