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管圈在預防術中低體溫發生的應用研究

2016-08-11 23:07許燕邱賽琴麥銀得洪凱彬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0期
關鍵詞:品管圈應用研究

許燕+邱賽琴+麥銀得+洪凱彬

【摘要】 目的 觀察品管圈(QCC)在預防術中低體溫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2~5月行腹腔鏡手術的50例患者作為實驗組, 選取2015年6~8月行腹腔鏡手術的5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不給予QCC活動, 實驗組給予QCC活動。比較兩組臨床效果。結果 實驗組護士認識不足、術中輸注冷液體、手術室溫度不恒定的目標達成率分別為96.0%、96.0%、92.0%。實驗組患者術中低體溫發生率為18.0%,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0.0%(P<0.01)。實驗組的護士認識不足、術中輸注冷液體、手術室溫度不恒定、保暖設備缺乏的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運用QCC對于降低術中低體溫發生率具有顯著作用。

【關鍵詞】 品管圈;術中低體溫;應用研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97

人體的核心溫度正常范圍為36.5~37.5℃, 通常將34.0~

36.4℃時稱之為輕度低體溫。正常情況下, 體溫的維持是產熱和散熱2個過程的動態平衡[1]。在麻醉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 圍手術期機體的產熱過程被抑制, 散熱增加, 體溫調節機制被破壞, 導致患者普遍存在體溫下降現象, 輕度低體溫的發生率為50%~70%[2]。有研究發現, 在常規手術中, 患者的體溫往往<36℃。這不僅使患者在手術后易出現寒戰、肢體發涼、麻木等不舒適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能使患者心血管系統和凝血功能產生不同程度影響, 使患者的圍手術期風險增高, 影響預后, 延長住院日, 增加經濟負擔[2]。本組研究通過QCC在術中低體溫的應用, 能有效降低術中低體溫的發生率, 減少圍術期低體溫等并發癥的發生?,F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5月行腹腔鏡手術的50例患者作為實驗組, 選取2015年6~8月行腹腔鏡手術的5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全身麻醉腹部手術患者;年齡≥20歲;包括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腹腔鏡直結腸癌根治術、腹腔鏡賁門癌根治術等。

1. 2 方法 對照組不給予QCC活動, 實驗組給予QCC活動?;顒幼裱璔CC的基本步驟。通過QCC的常用數據處理方法, 對術中患者低體溫的發生進行分析, 從人員、環境、手術、制度流程等方面擬定出更為合理的改進措施, 降低患者術中低體溫的發生, 確?;颊咝g中安全。在QCC具體實施過程中, 應通過腦力激蕩激發圈員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 使圈員的自我價值發揮到最大化。

1. 2. 1 組圈 手術室自發組建了10人的QCC小組, 其中包括輔導員、圈長和圈員。通過投票民主選舉的方式選出手術室護士長1人擔任輔導員, 手術室??平M長1人擔任圈長。通過組員討論民主投票決定本次的圈名為“溫暖圈”。

1. 2. 2 主題選定 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最終將“術中患者低體溫的預防”定為本次活動的主題。

1. 2. 3 活動計劃與擬定 根據術中患者低體溫的預防的內容, 由圈長和各圈員一起制定本次活動步驟, 大概的活動計劃為:第1個月確定主題, 擬定活動計劃;第2個月設定目標;第3~4個月把握現狀及要因分析;第5個月對策的擬定;第6~8月對策實施;第9~10個月確定效果并進行評價;第11~12個月制定標準化措施并對后續工作進行總結和改進。

1. 2. 4 把握現狀及要因分析 通過對患者低體溫發生情況的了解, 結合目前患者低體溫發生的原因, 主要有四方面因素:人員因素、環境因素、制度因素、手術因素, 通過腦力激蕩的方法對上述因素, 圈員從這四方面展開討論后繪制魚骨圖(見圖1)對影響患者低體溫的因素進行特性要因分析。

1. 2. 5 效果的確認 通過QCC活動對護士認識不足, 術中輸注冷液體, 手術室溫度不恒定這三方面原因進行統計并與所預定目標值進行比較, 降低了護士認識不足, 術中輸注液體, 手術室溫度不恒定引起的術中患者低體溫的發生。QCC活動后改進低體溫的發生率也達到了目標。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QCC活動改進低體溫發生的質量效果 經過QCC活動, 實驗組護士認識不足、術中輸注冷液體、手術室溫度不恒定的目標達成率分別為96.0%(48例)、96.0%(48例)、92.0%(46例);進步率分別為44.0%、50.0%、60.0%。本活動總體的目標達成率和進步率分別為96.0%和52.0%。

2. 2 兩組患者術中低體溫的發生情況 實驗組患者術中低體溫發生率為18.0%(9例),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0.0%(20例)(P<0.01)。實驗組的護士認識不足、術中輸注冷液體、手術室溫度不恒定、保暖設備缺乏的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人員缺乏、保溫流程不規范的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品管圈的廣泛使用, 在臨床護理中推行品管圈活動, 可以提高護理人員參與管理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 從而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臨床護理管理質量效果[3]。

本活動中, 實驗組圈員的QCC品管方法、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凝聚力、責任心、積極性、專業知識、護理質量意識均顯著性高于對照組組。說明品管圈活動在護理人員中開展可行, 能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團隊精神、自身綜合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 同時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責任心、積極性和創造性, 值得在臨床工作中進一步推廣和應用。但仍存在不足和改進之處, 因此必須對圈員加強培訓, 加強活動過程的管理和評價和實踐相結合, 才能取得收獲與進步。

參考文獻

[1] 劉俊杰, 趙俊.現代麻醉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6:673-674.

[2] 劉小穎, 吳新民.圍手術期低體溫.中華麻醉學雜志, 2003, 23(9):712-714.

[3] 章飛雪, 于燕燕, 徐枝樓, 等.品管圈活動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礎護理質量管理中的作用.中華護理雜志, 2013, 48(2):127-130.

[收稿日期:2016-03-31]

猜你喜歡
品管圈應用研究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肺結核患者痰標本留取合格率中的應用
應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對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的作用
產房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品管圈應用的療效分析
品管圈活動在眼科患者視力檢查中的應用及對漏查率的研究
進駐數字課堂的新興教學媒體
AG接入技術在固網NGN的應用研究
空域分類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