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者評論

2016-08-11 06:51
財經 2016年20期
關鍵詞:內澇垃圾焚燒財經

《財經》《財經網》讀者評論

加快建設海綿城市

(《財經》2016年第19期“從武漢看,城市內澇如何解”)

每逢暴雨,城市“水上漂”的新聞就頻頻見諸報端。據統計,2012年有184座城市發生內澇,2013年這一數字為234座,2014年為125座。為何城市會不斷出現內澇?究其原因都指向了自然和城市建設方面:降雨時間長、雨量大,城市地理位置、排水系統少而不暢、城市地面硬化、濕地建設不足等。避免城市內澇,就要推動海綿城市的建設。

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但專家指出,由于其建設復雜、投入需求大以及回報機制模糊,試點以來并未如預想中的順利。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遇到的資金不足、牽涉各方利益問題,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設計和改革去化解。

湖南 小米

激發民間投資潛力和活力

(《財經》2016年第19期“民間投資為何變臉?”)

從我國6月的數據來看,當前經濟下行的主要壓力來源于投資增速的顯著放緩。投資增速放緩的核心原因在于,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高達62%的民間投資增速出現“斷崖式”下滑。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政策落實不到位、繁瑣的審批程序猶如“三座大山”,再加上其他各種問題聚在一起,直接導致了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下滑。

扭轉當前民間投資增速的快速下滑態勢,提高民間投資的積極性,是實現今年“穩增長”任務的關鍵。要激發民間投資潛力和活力,需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針對市場主體期盼,推動“三去一降一補”各項政策落實,讓民間資本“能投”“愿投”“敢投”。

北京 胡麗維

環保設施建設“一鬧就?!焙谓?/p>

(《財經》2016年第19期“多地抗議垃圾焚燒,政府進退失據”)

近年來,因垃圾焚燒場、污水處理廠等環保設施建設所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而大部分事件的最后結果都是“一鬧就?!?。

一邊是嚴峻的環境形勢亟待新建環保設施,一邊是部分環保設施遭遇需求之切和落地之難的尷尬,最終陷入零和困局。近年來,政府雖然在增加公眾參與、改善公共決策機制方面進行了各種嘗試,但這些措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現行公共決策體制的命門。

湖北 李冉

猜你喜歡
內澇垃圾焚燒財經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現狀
垃圾焚燒鍋爐長周期運行受熱面設計優化
財經日歷
財經閱讀時代
環境保護部將推動垃圾焚燒企業做好“三件事”
國外應對城市內澇的智慧:從“馴服”到“巧用”
財經神回復
城市內澇的形成與預防
我國城鎮內澇防治:由理念到標準體系建立
解決好垃圾焚燒項目的四大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