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掬水品月

2016-08-13 17:34子雋
思維與智慧·下半月 2016年6期
關鍵詞:掬水紀伯倫禪意

子雋

春來了許久,依舊有些薄寒。晚飯過后,走出王垴下游的農家小院時,太陽默默地掛在西山的天空上。如血的夕陽,正在醞釀著一場晚霞,裝扮孤寂的山野與峽谷。

置身于峽溝的水岸,暮色已有些蒼茫。剛剛碧綠的水面,瞬間竟變得幽青而莊重。俯身掬起一捧水,一輪明月悄然于掌心,在水中搖曳,那樣嬌柔。靜謐的山谷,蒼茫的夜色,幽深的水面,嬌柔的月光,已天然而成一幅美到極致的水墨畫。是的,只有柔軟的心境,才會收獲山川,夜色,掬水品月的美。

曼妙的夜空,皓月高懸,與之相伴的是幽靜的峽谷,滄桑的老榆,滑稽的奇石。清澈的水掬在掌中,再現了月下山川的靜默與靈動之美,一片禪意也就在此刻氤氳開來……這經過禪意浸泡的況味,虛實相映,虛幻縹緲。妙之趣,趣在一念之轉,趣在一掬得月,趣在有月映心。

散淡的日子里,總會一次次閱讀那些“掬水月在手”的畫面。那年中秋夜,置身在浩瀚的渤海灣,掬水品月,第一次讀懂了海天一色的壯觀。那年,置身東海的支流,踩著柔軟的沙灘,跟隨遠去的浪花,掬水品月,讀懂了海納百川的胸懷。那年,置身于不老青山的涓涓溪流,掬水品月,讀懂了太行風情的源遠流長。

紅塵里,人們像極了碌碌而為的螞蟻,被欲望所役。恰恰忘記了,只有寧靜與散淡才是心靈最好的滋養液?!八o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唯寧靜散淡之時,才能聽懂天籟之音,才能身心合一,才能汲取日子的精華。

數年前的一個春天,我曾留連在太行深處的峽谷,懷著一顆尋找的心境,去探究一段人文舊跡,并沒有經意,竟成了一種綿延于今日的繼續。

我以“掬水品月”的心境,沐浴著朝霞,穿過那一段“壁掛公路”,狹長的水岸,只有一棵樹,一棵桃花盛開的樹。禁不住凝望深思她的孤獨,她的妖嬈,宛若一位穿越滄桑的麗人,在長長的清寂中,期待著能與盛世一起歡顏。思緒,就在這幽靜的水畔,一點一點地劃開,一點一點地濕潤,又一點一點地鈣化。

一陣清風,幾片花瓣輕落水面,默默蕩漾,繼而遠去。落花與流水的相攜,成就了一抹美艷。風兒又起,花瓣相繼滑落,落在霞光里,落在我的肩頭,也落在心田。我撿起一片花瓣,一種莫名的感動開始蔓延。這靜美,又一次窖藏在那一張素箋里。

如果說,此處無聲勝有聲是人生的妙趣,那么,寧靜與超然則是智慧人生的永恒狀態。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曾經感嘆:“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比?,置身滾滾紅塵,難免會身不由己地被拖拉著前行,又有誰能真正停下來思考紀伯倫之嘆呢?又有誰能停下來等一等落在身后的靈魂呢?

只要生命延續,誰也無法遠離喧囂。那么,怎樣才能穿越喧囂的隧道去享受其背后的無限寧靜和散淡呢?只有去潛心讀萬卷書,與智者一起行萬里路,在瞬息萬變的時光里,去耕種僅有的一塊心田,讓其回歸本真,回歸自然。

品月,其實遠不止掬水即可,各有各的修為吧。比如我,耕田,耕心,耕文而已。

(紫菀摘自守望原創文學網)

猜你喜歡
掬水紀伯倫禪意
漣水五島湖:采荷入夢 掬水聽禪
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10·16全國公映
[黎巴嫩]紀伯倫《紀伯倫散文詩全集》
紀伯倫買驢
“遠天凝佇 弱德之美”
——葉嘉瑩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研討會召開
禪意人生
在黎巴嫩感受紀伯倫
禪意(外一首)
品一杯充滿禪意的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