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文化發展趨向探究
——以電視劇《奮斗》和《歡樂頌》的差異分析為例

2016-08-15 10:08余高峰
戲劇之家 2016年15期
關鍵詞:外語學院上海理工大學奮斗

張 瑾,余高峰

(上海理工大學 外語學院,上海 200093)

大眾文化發展趨向探究
——以電視劇《奮斗》和《歡樂頌》的差異分析為例

張 瑾,余高峰

(上海理工大學 外語學院,上海 200093)

不同時代、不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背景滋生出不同的大眾文化現象,折射出時代精神的發展和演變。而媒體作為大眾文化的主要傳播方式,不僅加速了大眾文化的傳播和普及,同時以影視劇為載體揭示了時代變遷中大眾文化的發展趨向。本文以電視劇《奮斗》和《歡樂頌》為例進行差異分析,揭示十年間人類精神需求的轉變,具體闡述現今我國大眾文化發展的趨向。

大眾文化;精神需求;時代變遷

“大眾文化”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西班牙哲學家奧爾特加《民眾的反抗》一書中,指在一定時期內被一定區域范圍內的人們普遍認同的文化。影視作品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是大眾文化認知的縮影,又很好地宣揚了時代精神,揭示了在時代變遷中大眾文化的發展趨向。

2007年,由趙寶剛導演的電視劇《奮斗》作為青春勵志劇的代表,幾乎在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2016年,《歡樂頌》以毫不亞于《奮斗》的攻勢,瞬間風靡全國,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討論的新話題。同樣是里程碑式的電視劇作品,它們之間卻有很大的差異,一部喚起我們對激情歲月的無限留戀,一部指引我們對現實生活的正確審視,十年間,大眾文化的發展趨向早已悄然改變。

一、由理想主義向現實主義過渡

電視劇《奮斗》中著重塑造的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敢于闖蕩的熱血青年,他們用一種近乎瘋狂的方式書寫著自己的青春歲月和奮斗歷程。為了達到激勵效果,導演弱化了困難并且用戲劇化的手段繞過現實,比如陸濤從天而降的親生父親,米萊對陸濤無條件的支持以及各種離譜的機遇,整部劇充滿了理想主義色彩。而《歡樂頌》則放大了現實的無情,五個看似光鮮亮麗的女孩,各有各的苦衷和無奈,真實的鏡頭一點點記錄著她們的艱辛和堅持。

如果說《奮斗》創造了激昂青春,為夢奮斗的青春勵志劇的高潮,那么《歡樂頌》則開啟了立足現實,腳踏實地的都市寫實劇的新篇章。一個是理想至上,把不朽的青春書寫在對夢想和愛情的熱烈追逐、勇敢嘗試和瘋狂奮斗中;一個是現實至上,揭開夢想的面紗,把鏡頭置于現代都市中,講述各個階層的生活和生存方式。

二、宣揚女性自我發展的重要性

《奮斗》中得夏琳、米萊和楊曉蕓等作為新女性代表,個性鮮明,令人眼前一亮。導演試圖把她們塑造成不一樣的新女性,但終究仍未逃離對男性世界的依賴:過分依賴愛情,在大是大非面前堅持愛情至上;過分依賴男人,在家庭分工中男外女內。長此以往,她們無論是經濟還是精神、情感都無法真正獨立,所以我們看到米萊是可憐的、露露是物質的、楊曉蕓是強勢的、夏琳是神經質的。而《歡樂頌》中的五個女孩子,哪一個不明白自我奮斗的重要性?可以說《歡樂頌》為新時代的奮斗女性譜寫了一曲贊歌,讓女人由社會參與者搖身變成主導者。

三、承認階級差異的普遍存在性

為了迎合觀眾,刻意削弱階級差異是國產劇常用的路數?!秺^斗》是典型的把生活理想化,用“有錢一起花”的兄弟情義和“我愛你,跟物質無關”的男女情愛觀削弱甚至模糊了階級概念,把提升消費能力作為追趕階級差異的唯一動力,從而忽視了階級差異隱含的人生觀和話語權等的差別。而《歡樂頌》把不同階級之間的外在差異和內在差別表現得淋漓盡致。陸濤和米萊以及陸濤和夏琳之間不計較家庭差異的愛情,被《歡樂頌》里門當戶對的愛情所替代;《奮斗》中“有錢一起花”的思想也被《歡樂頌》里“每一個階級有自己的消費能力”的思想所取代?!稓g樂頌》一改往日“大同世界”式的模式,真實再現了各階級之間的差異性。

四、走出視金錢為糞土的老套路

以往的國產劇為了表現人物的清高,總也走不出視金錢為糞土的套路,《奮斗》亦如此,他們明明極其需要金錢,導演卻理想化地將他們塑造成一群任性的視金錢為糞土的年輕人。而《歡樂頌》顯然跳出了這個老套路,關關要靠家里貼補,邱瑩瑩為了省錢自己做飯,三人中工資最高的樊勝美,除了包裝自己還要養活家人,幾年來也是積蓄寥寥。曲筱綃作為富二代,談起生意都要為二百萬利潤錙銖必較,即使是富有如安迪和魏渭也不輕易露富?!稓g樂頌》沒有延續原來的老套路,說明普通大眾開始以更理性的態度看待金錢,也鼓勵大家通過個人努力贏得合理回報。

[1]孫長軍.論電視文化與大眾文化的同質性[J].江漢論壇,2004(08).

[2]李海穎.淺談當代中國電視劇的大眾文化思潮[J].攀登,2010(06).

[3]從《奮斗》到《歡樂頌》:細數都市劇十年變遷[DB/ OL].http://www.jiemian.com/article/648111.html,2016-5-13.

張 瑾,女,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翻譯碩士;

余高峰,男,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

J905

A

1007-0125(2016)08-0130-01

猜你喜歡
外語學院上海理工大學奮斗
《上海理工大學學報》征稿簡則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征稿簡則
How to Understand the Story of an Hour Using Id, Ego and Superego
《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征稿簡則
Pilot Study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eness and Prosodic Features
創新:當代青年的“中國式奮斗”
Nihilistic Catastrophe:Barth’s The End of the Road
Research on Public Signs and theⅠmportance of this Research to C-E Translati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