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群體emoji表情符號使用情況調查與研究

2016-08-15 15:26楊莞桐
人間 2016年22期
關鍵詞:表情符號受訪者符號

楊莞桐

(西安外國語大學,陜西 西安 710000)

青年群體emoji表情符號使用情況調查與研究

楊莞桐

(西安外國語大學,陜西 西安 710000)

對青年群體emoji符號使用情況的調查表明:emoji符號使用情況及原因存在著性別、職業差異,而地域不會造成這種差異,主要與青年群體的人格特征、互動同伴類型、自我情緒表露及emoji符號特征等因素有關。

emoji;符號;社會因素;網絡社交

一、序言

信息媒體技術的發展不斷豐富著我們的社交方式和社交手段,微博、微信、電子郵件或其他網絡社區等多種媒介融合也促使傳播更加便捷、高效,人們通過通訊設備輸入文字進行虛擬交流,而純文本形式在這種交互的環境下無法充分傳遞個人情緒信息,emoji符號應運而生,現實中的交際如果是“有聲語言+態勢語言”,那么網絡虛擬語境中則是“文字序列+網絡表情符號”。不過emoji并不僅僅在社交網絡平臺上使用,如今它已進入嚴肅書面語言領域和商業領域。

二、emoji符號的界定與特征

(一)emoji符號界定

Emoji即表情符號,它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日本電信公司NTT,含義是“絵(e =圖片)文(mo =寫)字(ji=字符)”,本質上是真實溝通中表情的延伸,把客觀事物直接或間接的符號化。首先emoji作為符號,是“能指”與“所指”的結合,例如,“能指”與指稱對象之間具有某種相似性,而“所指”為微笑,能指與所指之間的結合是人們約定俗成。

(二)emoji符號特征:

1.滿足用戶表達情緒。

有調查顯示:面對面交流時70%的溝通是通過肢體語言傳達,23%是通過語調傳達,僅有7%是通過言語文本傳達。在虛擬語境的互動情態中,語用層面人們在交際中主要包括:以文字為主的信息溝通訴求和以情緒為主要的表達訴求。emoji表情不僅能反映不在場的人進行溝通時所發出的表情,反映說話者主觀上想讓受話者接收到的情緒信息,還能提供角色、語態等重要的補充信息,類似于面對面交流中手勢姿勢語調等態勢語言,可以拉近與談話者之間的距離。

2.替代文字單獨表義。

由于emoji將文本信息可視化,因此愈發豐富的emoji,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文字單獨進行表義,例如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的最新論文“Impact of Atmospheric Chromatic Effects on Weak LensingMeasurements”,成為第一篇公開使用emoji符號的文獻。同時文字信息在語境不充分的情況下無法體現作者的情緒和態度,例如“好的”,不能明確看出說話人是態度無奈、還是勉強同意、還是很滿意。但如果用這樣一個微笑的emoji,可以直接代替“好的”文本信息單獨表義,以降低誤解。

3.具有再生能力。

由于符號具有二重性和遞歸性,因此符號也是個無限發展變化的過程,正如語言可以用有限的語言結構創造無限多的詞語、句子,emoji的表義系統也在不斷擴充,目前已經涵蓋表情、人物、食物、交通、動物、符號、旗幟、地點等8大類,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一個“笑”的表情也在不斷細分,使得表意更加精準,從而創造出更多符號同時emoji符號也在創造著一些詞匯系統中不存在的新詞,例如:隨著這個符號的廣泛使用而創造出“笑cry”這個流行詞語。

三、調查情況

20—30歲的青年人是社交網絡的主要使用群體,也是網絡流行文化的主要創造者、接受者和使用者。因此把這類群體作為研究對象可以分析出青年群體對emoji符號的使用情況、使用習慣及使用原因,并預測emoji符號的發展前景。

本文采取網絡調查問卷的形式,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對上海、深圳、西安、大連四個城市的20—30歲年齡段的人群進行“偶遇法”調查,共發放268張問卷,收回的有效問卷268張,采用對比分析方法。

問卷結果顯示:85.6%的受訪者表示在聊天時經常使用emoji,而5.5%的受訪者表示從不使用,而9%的受訪者表示偶爾使用;當被問到是因為從眾心理而使用emoji的嗎,75.4%的受訪者表示不是從眾心理驅使;當被問到emoji的使用對象時,79.9%的受訪者表示更愛在關系密切的朋友間使用,而20.1%的受訪者表示更愛與普通朋友或陌生朋友間使用;當被問到當文字無法準確表達情緒時,使用emoji嗎?74.4%的受訪者表示是,而25.6%的受訪者表示不是;當被問到當你態度模糊不清時,你會使用emoji嗎?83.6%的受訪者回答是,而16.4的受訪者回答不是;當被問到emoji是為了滿足表達友好、賣萌的需要時,88.8%的受訪者表示是,而11.2%的受訪者表示不是;當被問到如果想結束對話時,但又要維持人際關系,是選擇使用emoji還是不回復?76.7%的受訪者表示使用emoji回復,23.3%的受訪者表示不回復。因此emoji對交際中交際雙方能否準確傳遞信息起著重要作用:

(一)主要是傳達身體缺場時說話者交流時所附帶的語氣、向受話者示好或賣萌。情緒的傳染是我們表達共情和建立關系的很大組成部分,當我們看到一個微笑的emoji表情符號時,我們大腦中被激活的部分相當于看到了對方的笑臉。

(二)非言語線索缺乏時表達不明確態度、比如發送一個微笑的emoji,也是在暗示對方:我看到了你的消息,可是不知如何回復你?;驅Ψ皆掝}沒有興趣,又不愿花太多精力去闡述自己的想法。這時emoji不再是單純的傳遞情感信息的載體,而成為低成本維系談話關系的工具。

(三)結束對話時維持人際關系。如今社交網絡讓我們陷入了信息的超負荷,個人的有限精力很多時候無法維持龐大的談話關系網絡,因此用emoji結束對話,要比這種缺乏形式上回應的不回復,帶給對方更多的舒適感。

同時根據性別、城市、職業三個變量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隨著社會語言學的興起,在考察語言時將語言使用者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職業、地區性格等社會性因素結合進去,使語言研究更具有社會現實價值與實際意義。而對語言性別差異的研究已經成了社會語言學研究的焦點。主要體現為男性女性在語音、詞匯、語法、言語行為等方面存在的語言結構形式及使用上的差異。究其原因:

1.男性在團體中多扮演支配者的角色,男生更喜愛用文字進行交流,而emoji更適用于態度模糊時;因此男性的言語行為偏理性,態度較為明確,在社交平臺聊天對文字的依賴性更大。

2.女生更愛使用emoji符號,適用于表達高興情緒及賣萌示好時。因為女性在團體中多扮演的是創造親密氛圍的角色,女生比男生在情緒上起伏也更大,更愛表達情緒。

同一個時代、同一個國家的人,由于地理區域的不同,在語言上也往往表現出不同的風格,語言在履行其社會職能時也因其使用的地域不同產生不同的地域變體。造成這種emoji符號的使用不受地域因素影響的主要原因有:

(1)emoji是客觀事物的可視化符號,具有不同地域的人的共同心理認知,因此能夠被不同地域的使用者普遍接受;

(2)由于城鎮化和交通技術的發展,人口出現大量流動,上海深圳匯集著更多的外來人口,不再僅僅是本地居民,因此在城市之中形成了不同地域的人的聚集。而人們往往也會因生活的地理區域發生變化,語言風格發生相應的變化以適應當地的生活文化交流需要。而emoji作為非言語符號,不像語言會受地域因素影響。

(3)隨著媒體與科技手段的發展,人們的日常交流基于對社交媒體的依托,信息得以高速流通與傳播,不同的城市都在接觸著相同的事物,因此對emoji的使用不再具有地域壁壘。

同時該調查還涉及不同職業:工作人群121人和以大學生、研究生為主體的學生群體147人。不同的職業可以形成不同的言語社團,emoji的使用情況也隨著職業的改變而改變:74.7%的工作人群表示聊天時更愛使用emoji,而學生群體為89.1%;88.2%的工作人群更愛與熟人之間使用emoji,而學生群體為71.6%;87.1%的工作人群表示態度模糊不清時更愛用emoji,而學生群體為76.3%;64.9%的工作人群更愛用emoji來結束對話,以維持人際關系;而學生為79.1%;而78.6%的工作人群用emoji來賣萌、示好;學生群體的比例為83.2%。由此可以分析出:

(1)工作人群由于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較大,而且互動同伴一部分是同事,言語行為較為正式。emoji提供了一種信息冗余度低的可視化表情符號,當不愿思考或對對方話題沒興趣時,可以低成本地維持基本談話關系,更加符合語言的經濟原則,提高交際的有效性。

(2)學生的網絡社交一般是自己的同學朋友,因此在語言上也更隨意、自由一些,對朋友表現出的情緒強度和情感要比同事更多,用emoji來賣萌、示好,維持同學朋友之間親密的關系,提高交際中情緒信息的互動和可理解性。

四、結語

通過對emoji表情符號的使用情況統計調查,發現emoji作為一種用于交流情緒和感情的從屬性符號,反映了交際時身體缺場情況下人的面部表情,映射了交際者的心理特征,有助于信息的建立、補充、和解讀。與語言一樣emoji使用情況存在著性別、職業上的差異,但沒有地域上的差異。受青年群體的人格特征、互動同伴類型、自我情緒表露及網絡社交征等影響。emoji符號體現出虛擬表達真實化的發展傾向,值得我們做更科學而完善的研究。

[1]余光武,秦云.語言學視角下的網絡表情符號初探[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1(1).

[2]石慧.網絡表情符號的符號學解讀[J].群文天地,2011(7).

[3]梁燕碧.日本的網絡表情符號“顏文字”及其文化內涵[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6(4).

[4]孫玉梅,林巍.大學生校園流行語使用狀況調查與研究[J].語言研究,2006(4).

[5]王芳.網絡表情符號的數字化程式創造及其審美接受[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0.

[6]王強,尹悅.論圖形符號的隱喻性特征[J]包裝工程,2008,29 (9).

[7]曾蕾.動態多符號語篇的整體意義構建[J].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06 (3).

C924

A

1671-864X(2016)08-0036-01

楊莞桐(1993—),女,蒙古族,遼寧沈陽人,碩士,西安外國語大學,認知語言學。

猜你喜歡
表情符號受訪者符號
今天,你休閑了嗎?
微信表情符號寫入判決:你發的每個表情都可能成為呈堂證供
關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幾件小事
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學符號,比多少
五成受訪者認為自己未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世界表情符號日
“+”“-”符號的由來
這個表情符號,你用對了嗎
表情符號玩上癮 時尚愛嘗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