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書畫創作中的“筆”與“意”關系

2016-08-15 08:15劉青劉陽春
人間 2016年22期
關鍵詞:筆意線條書畫

劉青 劉陽春

(山東大學(威海),山東 威海 264209)

論書畫創作中的“筆”與“意”關系

劉青 劉陽春

(山東大學(威海),山東 威海 264209)

“筆”、“意”關系是中國書畫創作中一直被探討的中心問題。唐代張彥遠提出的“意存筆先, 畫盡意在”是我國古典畫論中的著名論點之一,完整地概括了藝術創作中的醞釀與完成;另一種重要的“筆”、“意”關系是“筆短意長”,用有限的線條語言表達無限的意趣,筆簡意豐,展現出一種“留白”式的藝術品位和“中國”式的寫意之美。

書畫創作;“筆”“意”關系;意存筆先;筆盡意在;筆短意長

唐代張彥遠認為書法和繪畫有著同一個起源:“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保?]首次從理論上闡述了書畫同源的問題,蘇東坡提出“書畫本一律”,宗白華也在《論中西畫法的淵源與基礎》一章中從繪畫的角度提出中國畫的用筆,線條、墨韻都離不開書法的技巧。而在書畫創作之中,“筆、“意”關系一直都是中國古代書畫理論和實踐創作中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墩f文解字》解釋“意”為志也?!皬男?,察言而知意也?!薄洞呵锓甭丁ぱ熘馈酚盅浴靶闹^意?!笨梢姟耙狻迸c人的心志始終不分,意源于心。而“胸中之意”只有通過筆才能轉變成為書畫作品中無窮意味。下文將從“意存筆先,筆盡意在”和“筆短意長”兩方面探討書畫創作中的“筆”、“意”關系。

一:“意存筆先,筆盡意在”

關于“筆”與“意”關系的討論最早可以追溯到《莊子·外物》的“得意而忘言”和《易傳·系辭上》對“言”、“意”、“象”三者關系的論述。到了魏晉時期,魏國王弼對“立象以盡意”進一步發揮,出現了“得意忘象”的美學命題,“對于后人把握審美觀照的特點,提供了啟發?!保?]漢末魏晉時,衛夫人在《筆陣圖》中有過“意后筆前者敗”、“意前筆后者勝”的說法。王羲之從中概括出“意在筆前”的命題,并對其作出具體的解釋:“夫欲書者,先乾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后作字?!保?]隋唐時期,“意”和“筆”的關系又向繪畫領域滲透,最具標志性的是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提出的“意存筆先,畫盡意在”。

“意存筆先”經歷代書畫藝術家在實踐中不斷印證、充實、完善,書畫界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相形之下,我國書畫界歷來對下半句“畫盡意在”重視不夠,但二者之間是不可分割的,共同勾連起一次完整的藝術創作?!耙獯婀P先”指在創作之前要有所構思并深入了解對象,確立完整的創作意圖,清晰的審美意象?!爱嫳M意在”指在一次繪畫創作實踐結束之后,物化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氣韻神情,包含了“意存筆先”之意、主客觀共同作用下的筆意以及筆外之意。而藝術家頭腦中的“意”只有通過“ 筆”這一工具才能轉變成為具有確定表現形式的存有“畫盡意在”之“意”的作品。這兩個“意”之間的關系隔著重重的因素,不能始終保持一致?;蛟S能 “妙手偶得”,也可能造成“跡不逮意”甚至敗筆。這就在于一個“虛靈微妙,隨機生發”的筆意,是“意在筆中”,是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將個人的精神追求、審美志趣以具體的書畫形式傳遞給觀賞者。整體上形成一種藝術家的創作風格,自然也離不開流淌在筆墨間的“意存筆先”之意?!稏|坡題跋》下卷《又跋漢杰畫山》中曰:“觀士人畫如閱天下馬,取其意氣所到。乃若畫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櫪、芻秣,無一點俊發,看數尺許便倦。漢杰,真士人畫也?!保?]士人與畫工之畫的迥異之處就在于是否具有筆意。

二:“筆短意長”

“筆短意長”最早出自于唐代李嗣真在《書后品》中對王羲之飛白的描述。顏真卿在《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一文中表達了“趣長筆短”的審美觀點,以及“言簡意豐”、“筆不周而意周”都是指用有限的概括性的線條語言來表現出無限的意趣,形成更渾然的形象、完整的意境。齊白石筆下的蝦體現出高度的筆墨技巧,源于他畢生對蝦的觀察,掌握了蝦的整體形貌及個性特征,繪畫時故能“成蝦在胸”,用極簡的筆墨,概括性地表現出一只活潑靈敏的蝦的神韻。筆短意長也要求藝術家在落筆之前要“意存筆先”,完成后達到筆盡而意味猶在。只是中間環節不再強調筆墨技巧及筆意,而是用筆的凝練概括,展現一種“留白”式的藝術品位,達至流動、變化的境界。

關于“筆短意長”,在草體書法和疏體畫中體現的最為突出,皆強調筆法的精練和氣韻,以“不周之筆”傳“筆外之意”。劉墉的行書代表作《行書七絕二首詩軸》和《行書帖軸》都喜用藏鋒,筆短圓潤、墨色濃厚、味厚意長、骨勁貌豐?!肮P短”不可單單理解為短筆畫、殘缺線條,而是線條更具概括性和包容性,同時卻也最豐富,最有生命力。魏晉南北朝時期,藝術自覺、玄學興盛,影響繪畫領域出現了一種筆簡意豐的“疏體畫”。唐代,以吳道子所代表的疏體畫得以與密體畫并行發展,《歷代名畫記》載:“張、吳之妙,筆才一二,像已應焉。離披點畫,時見缺落,此雖筆不周而意周也。若知畫有疏密二體,方可議乎畫?!保?]史傳吳道子曾奉唐玄宗之命在大同殿壁上極其迅速地畫出了“嘉陵江上三百余里”的旖旎景色,這是密體畫無法企及的,也顯現出吳道子對嘉陵江美景意蘊的掌握以及對筆的控制。這種筆減意繁與中國古典藝術創作的重要審美特征“留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不“滿”的藝術境界實際上是留下了開放的再度創作空間,以“空”達到更為圓融的境界,這也是中國畫獨特的“重神輕形”的美學意味。

關于書畫領域的“筆”、“意”關系,“意存筆先,筆盡意在”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美學觀點,而“筆短意長”亦是不可忽視的存在。二者都要求藝術家有較成熟的藝術修養,在落筆之前了解藝術描繪對象。創作完成后,物化作品中呈現出意味無窮的氣韻神情。但二者并非完全獨立,而是各有側重。前者側重于落筆前要有完整的立意,用筆浸潤筆意。后者則更側重于要求用有限的線條語言表達無限的意趣,要求凝練和留白的藝術品位,落筆前的立意、創作時的筆意則處于隱性地位??偟膩碚f,“筆”與“意”關系可以總結為:由人執筆、筆含人意、意生筆外意、意味無窮。由此可以看出,“筆”始終從人之“意”,意包含著藝術家的審美實踐能力,藝術創作中力求能夠“盡意”,甚至產生“筆外之意”,達到“全神氣”的藝術境界實屬上乘。

注釋:

[1]張彥遠著,《歷代名畫記》,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1。

[2]葉朗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92。

[3]侯鏡昶主編,《中國美學史資料類編·書法美學卷》,江蘇美術出版社,1988,36。

[4]李豫閩,王玉芳《中國美術史》,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4,133。

[5](唐)張彥遠撰,《 歷代名畫記》,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1,19。

J212

A

1671-864X(2016)08-0214-01

猜你喜歡
筆意線條書畫
藝術檔案
——書法家鄭和新墨海游龍筆意鍵
歐來榮——“擬宋人筆意”作品四例
線條之美
分析孫過庭《書譜》
小小書畫廓
南朝·王僧虔《筆意贊》
大可:把線條玩到極致
燒腦的線條
舞出線條之美
書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