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柏廬治家格言

2016-08-15 00:56讀者丁寶琳
樂活老年 2016年5期
關鍵詞:施惠勿念哲學觀

讀者: 丁寶琳

朱柏廬治家格言

讀者: 丁寶琳

朱柏廬是明末清初的儒生,他編纂的《治家格言》,以“明賢齊家之道”為宗旨,以“處世觀”“哲學觀”“教育觀”“道德觀”為指導思想,傳承了古代樹人修身的道德規范,被后世編成課本,刻成碑文,印成字帖,同《弟子規》《三字經》一樣,成為蒙學的通俗讀物,得以延續至今。今日讀《治家格言》仍有一定教育意義和社會影響。

例如,《治家格言》在講解家庭關系的時候,告誡人們“刻薄成家,理無久享”,意思是用盡心思,無情無義,過分追求成全的家業,不能長久享用;違背倫理道德,很快就會因失去禮義而敗亡殆盡,從而家道中落。在生活方面,《治家格言》勸人生活要知道節儉,“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痹谥v解為人處世之道時,《治家格言》告訴我們“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在做人方面,《治家格言》告訴人們要學會感恩,“施惠勿念,受恩莫忘?!?/p>

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希望老年人都能看一看,學一學。

丁寶琳讀者:

您好!

看了您介紹的《治家格言》,讓我受益匪淺,《治家格言》中主張的勤儉持家,誠實待人,與人為善,這些觀點至今也很有教育意義,這本書并沒有講什么大道理,而是告訴修身治家,要從我們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不空洞,不乏味,值得一看。

猜你喜歡
施惠勿念哲學觀
勿念過往(外一首)
末荷
從好意施惠行為探討友善價值觀在民法中的落實
好意施惠行為的性質及責任承擔
論民法中的好意施惠
馬克思實踐概念的超越之維——從與亞里士多德實踐哲學觀的比較談起
施惠葆 從發布新品到定義新品
靜夜
試論康德哲學觀對柏拉圖哲學觀的超越
“馬克思的哲學觀”研究的幾個前提性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