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常見問題與對策

2016-08-15 14:47王彬
考試周刊 2016年63期
關鍵詞:常見問題小學語文對策

王彬

摘 要: 語文是語言與文字的綜合體,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工具和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石。文章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并探究了解決的策略,以提高語文教學功效,強化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常見問題 對策

一、引言

語文是語言與文字的綜合體,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工具和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石。在與他人溝通交流、寫作、交談、讀書等方面,語文都是必不可少的。正是因為語文學科如此重要,我們必須從小學起就重視語文這門學科。以下我著重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并探究解決策略,以提高語文教學功效,強化語文教學效果。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一)遠離生活,課堂氣氛沉悶乏味。

由于教材不可能顧及所有學生的認知特點,一些老師上課往往照本宣科,如進行字詞教學,往往一味“填鴨”,機械地停留在“教教材”上,學生往往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壓抑。其實教學字詞可以隨機應變,比如可以將字詞教學游戲化,開展趣味競賽,調節課堂教學氛圍。學習生活往往較為枯燥,課本知識有時似乎離生活有一段距離,不過有機會將學生帶出教室,讓學生看一看金黃的稻子、棉花的雪白,聞一聞花香,摸一摸小動物,就能緩解學習壓力,放松身心。

(二)浮于表面,認識膚淺空洞。

新課改提倡教師創新教法,利用多種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求提高教學效率,可是往往課堂氣氛甚是熱鬧,學生發言似乎也很積極,但往往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在這些熱鬧、自主、合作的背后,往往教師的主導作用嚴重喪失,學生對課文內蘊理解得不深刻。有些教師為了調節課堂氣氛,往往采用“串講串問”這一教學方式。課堂上,教師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問,學生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回答,教學過程很順暢。表面上看似乎是教師幫學生理順了思路,貫通了課文,但其實,學生有沒有實現自主閱讀、自主思考?學生往往沒有靜下心來,以一定的時間認真研讀課文,就順著教師的提問找到答案,毋庸置疑,在這種淺嘗輒止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的認識是膚淺的,是空洞的,是無力的。

(三)學習盲目,目標不清晰。

語文是一門系統的課程,閱讀、寫作缺一不可。學習語文需要講究一定的邏輯,即教師的教學目標要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要清楚。比如一些學生對課文內容沒有整體感知,就匆匆進入領悟文章語句內涵的環節,理解注定不全面不到位。又如閱讀一篇文章。老師要求學生按自己虛幻的方式讀,一些學生就各自為政,這個讀喜歡的這一句,那個讀喜歡的那一句,把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破壞課文的整體美。

(四)課內外脫節,課外積累幾乎空白。

與課外積累發展非常不平衡,課外積累幾乎成為一個空白。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必須實現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但現實情況時,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不能緊密聯系,學生課后往往要完成繁重的作業,參加課外輔導班,沒有時間和精力大量閱讀相關課外書籍,課外積累不夠,閱讀的深度、廣度自然不夠。

三、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針對上述常見問題,教師有必要采取相關策略,快速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強化語文學習效果。

(一)尋找課程與生活的共鳴點。

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加強知識與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生活的聯系,從而使學生與教材產生共鳴,提高學習興趣,進入學習的理想境界。比如,教學與花草樹木有關的內容時,可以帶領學生到學校的花壇里,到公園里,到野外,到大自然中,一邊讀文,一邊欣賞。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切地體會到花兒的絢麗、草兒的清新、樹木的生命力,才能體會到文章的深刻用意,才能擁抱美好的大自然,熱愛美好的生活。

(二)比較中品味文本的多元化。

同一個主題,不同的作家因生活經歷、生活環境不同會寫出不同的文章;同一個作家,在不同的文章中抒發的情懷不盡相同??梢源蚱平滩牡木幣彭樞?,將相同或相似的文章組成一個學習單元,讓學生閱讀、品味,體會其中的多元色彩。也可以安排不同的學習小組,就一個主題做深入探究并組織成文,加深理解。這實際上就為學生構筑了一座心靈溝通的橋梁,不僅使學生在文本與文本的比較閱讀中體會到相同點與不同點,而且給學生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三)泛讀、泛教中貫穿主旨。

教語文課,教師應該明確一個宗旨:圍繞一個中心,定準一個基調,升華一種情感。教師可以泛泛而談,講講時代背景,介紹作者的生平事跡,甚至可以聯系同時代的作家的文章做比較閱讀,但是這些統統都都要服務于實現教學目標,即這一課要讓學生明白一個什么道理,接受什么樣的情感熏陶,泛中顯細,細節見真章。這才是語文教學的“根”。

(四)多讀中提高語文素養。

語文教師一定要向學生滲透這樣的理念:厚積薄發,只有多讀書,讀好書,多積累,才能學好語文??梢杂杏媱?、分步奏、策略性地引領學生課外讀書,比如可以在班上成立讀書小組,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加入相應的小組,如:散文組、小說組等。為了鼓勵學生讀更多的書,還可以在班級布置圖書角,組織早讀課或活動課上講故事競賽,并為獲勝者頒發小禮物,如他最喜歡的一本書,等等。以多種方式、多種途徑鼓勵學生讀書,提高語文素養。

四、結語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但現實中能很好地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的語文課并不多見。理想的語文課堂應顯現生命的靈動。要達到這樣的境界,“把語文課上到學生的心里去”是關鍵。語文課只有觸動學生的心靈,語文老師只有尋找到課程與生活的共鳴點,于泛讀、泛教中貫穿主旨,才能使學生在比較重品味文本的多元化,在多讀中提高語文素養,從而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

參考文獻:

[1]劉素堅.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常見問題的淺見.甘肅農業,2010.

[2]張煥梅.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常見問題分析與教學指導.中國林業出版社,2011.

[3]關君.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常見問題與對策,小品文選刊(下),2015.

猜你喜歡
常見問題小學語文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的常見問題分析
公路工程監理存在的問題和一些改進措施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