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色織吸光保暖襯衫面料的研發

2016-08-18 06:11王圣杰
紡織報告 2016年7期
關鍵詞:腈綸吸光紗線

王圣杰

(江蘇悅達紡織集團有限公司,江蘇鹽城 224005)

淺談色織吸光保暖襯衫面料的研發

王圣杰

(江蘇悅達紡織集團有限公司,江蘇鹽城 224005)

為了適應當今消費者對服裝面料時尚、舒適、功能、健康保健的需求,開發的一款色織吸光保暖襯衫面料,集豪華質感與實用功能于一身的功能性襯衫面料。該面料吸濕排汗、除菌抗菌、保暖舒適,具有抗起毛起球、抗靜電性能,能將光能轉化為熱能保存,并在多次洗滌情況下面料不會泛黃和手感發硬且仍能保持其功能性。

服裝面料;需求;功能;吸光;轉化;洗滌

0 引言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具備綠色環保功能概念的面料不斷改變著時尚領域的設計概念與風格,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如夏季面料的涼爽、抗菌、吸濕排汗功能,冬季面料除了能夠防寒保暖還要求輕薄舒適。國內最近幾年也有不少公司在研究發熱面料,但目前市場上的發熱面料主要是通過吸濕或者后整理方式實現。國外較早開發使用發熱功能纖維的是日本三菱公司,該纖維是由鞘層和白色發熱微粒子芯層組成,能夠將太陽中的光能轉化為熱能保存,使織物發熱保暖;織成的面料洗滌后不會泛黃和手感發硬,并能長期保持其功能。該發熱面料主要應用于外衣、衛衣、褲襪和戶外用品等,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1 產品規格

色織吸光保暖襯衫面料成品幅寬為158.8cm,CF吸光發熱腈綸10/精梳長絨棉90 50S×CF吸光發熱腈綸10/精梳長絨棉90 50S,經緯密為130根/英寸×100根/英寸,2/2斜紋組織結構。

2 原料選配

開發的色織吸光保暖襯衫面料經緯紗均選用CF吸光發熱腈綸10/精梳長絨棉90 50S機織紗,紗線中使用的吸光發熱腈綸纖維規格為3.0D×38mm,長絨棉選用新疆長絨棉L137A。選用具有吸光發熱效果的腈綸纖維與吸濕透氣的棉纖維兩者按1∶9混合紡制紗線織成的面料,除具有吸光發熱保暖、光澤好、耐洗滌、透氣性、抗皺性、懸垂性都要良好之外,還要具備一定的抗靜電性能。

投稿日期:2015-06-02

作者簡介:王圣杰(1968—),1991年7月畢業,2010年12月獲高級工程師資格,2013年獲江蘇省科技企業家稱號,2014年獲鹽城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3 設備選用

國際先進的成套德國特呂茨勒清梳聯,瑞士立達異纖分離器、預并條機、精梳機和并條機,配有德國緒森牽伸系統的粗紗機、德國緒森原裝進口的緊密紡細紗機、日本村田全自動絡筒機、高溫高壓筒子染色機、瑞士貝寧格高速整經機、漿紗機、意大利舒美特劍桿織機。

4 紡紗工藝

4.1 清花工序

吸光發熱腈綸纖維屬于化學纖維,整齊度都相對較好,幾乎無短絨和雜質,采用紡化纖工藝。清棉工序采用“自由打擊、薄喂輕打”的工藝,適當加快抓棉小車的回轉速度,減少抓棉打手下降量,降低各打手的速度。圓盤行走速度為1.4r/min,抓棉機打手速度為730r/min,圓盤打手下降高度為2mm/圈。保證了纖維的開松程度以及混合效果,同時也減少了纖維的損傷。

4.2 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錫林與蓋板隔距為9×8×8×8×9″,錫林與道夫隔距5″,采用MCH45型紡化纖蓋板針布,若錫林至蓋板間隔距過小,可能發生化纖纏繞錫林的現象,為了解決繞花問題,采用適當放大錫林蓋板隔距的措施;縮小錫林至道夫間隔距,減輕錫林針面負荷,采取積極措施達到既不纏繞纖維又可提高梳理質量。

4.3 并條工序

并條工序為了保證成紗各片段物理性能一致、質量穩定和染色均勻采用條子三道混并;為了降低吸光發熱腈綸生條的重量不勻率、控制生條的定量以及使化纖條子中纖維的平行、伸直程度能和精梳棉條相適應對吸光發熱纖維進行混并前預并處理。由于化纖纖維具有整齊度好、長度較長、纖維與金屬之間的摩擦系數較大,導致在牽伸過程中牽伸力較大,需要采用“重加壓、大隔距、通道光潔、防纏防堵”等措施,否則會產生牽伸效率低、條干不勻率大、重量不勻率增高,甚至牽伸不開、出硬頭等不良后果。并條主要工藝如下:

工序 設計定量g/5m 并合數 羅拉隔 mm 后牽伸 喇叭口 mm預并 17 8 12×20 1.9 3.2頭并 22 1根A吸光發熱腈綸預并+7根精梳長絨棉預并10×16 1.8 3.6二并 21 8 9×14 1.5 3.4末并 21 6 9×14 1.2 3.2

4.4 粗紗工序

由于化纖具有長度長、摩擦系數大、回彈性好、易產生靜電以及受溫濕度的影響敏感特性,故粗紗工藝上宜采用“大隔距、重加壓、小張力”粗紗工藝,在保證細紗不吐粗情況下捻度可適當偏大掌握,控制好張力,穩定粗紗伸長率。粗紗的羅拉隔距使用10×28×41mm,粗紗捻系數設定為100。

4.5 細紗工序

由于吸光發熱纖維在紗線中百分比含量較低,細紗工序調整鋼領和鋼絲圈的配合,使用小直徑鋼領增加鋼絲圈的運動速度,提高紗線離心力將較粗的吸光發熱纖維轉移至紗線表層,使后道織物面料的功能性更突出。鋼領使用PG13854合金鋼領和鋼絲圈使用6903型號。

4.6 絡筒工序

絡筒采取“低速度、保品質、接頭好、成形良”的工藝原則,同時優化清紗工藝曲線,最大限度地減少棉結、毛羽和強力惡化現象,保證成紗質量的穩定。絡筒速度為1100r/min,絡筒清紗曲線N200%;S120%×2.0cm;L45%×8.0cm;T-30%×16cm。

5 漂染工序

筒紗染色應具備的工藝條件松式絡筒,松式絡筒能降低筒子紗的密度,達到筒管紗線層松軟的目的。筒紗染色色花主要是因為筒紗絡得比較緊,染色機內外流量及揚程偏低,造成染液滲透比較困難,擴散性、移染性比較差,使筒紗在染色過程中得色不一致,也就是深淺不一筒子卷繞密度大小,除了纖維性能和紗支不同以外,也與染色機泵揚程、流量大小有關。染色機泵的揚程、流程增大,染色勻染效果比較好,但紗線容易斷損,強力下降;反之則勻染效果較差,容易色花。

筒子紗線卷繞密度過大,染液不易滲透、擴散,易形成色花;但筒子紗卷繞密度過小,紗線與筒管易脫離,造成亂紗。如何調整好筒紗卷繞密度大小,認真設置染色機泵揚程、流量的大小,對解決色花疵點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筒紗染色卷繞密度大小、染色機泵揚程、流量應根據所染纖維的性能和設備條件,在制定染色工藝前需經反復試驗,以決定其適當的參數。除以上因素外,也應注意操作工上筒紗及每桿筒紗頂封蓋是否嚴密,防止漏壓、漏液造成局部色花。

6 織造工序

整經工序盡量減少接頭、倒斷頭和絞頭。特別是經紗張力、排列與卷繞均勻是織造時梭口清晰的重要保證,張力盤配置采用前重后輕,上下輕、中間重,邊紗適當加大重量,避免松邊織疵和布邊不平直的現象產生,以提高經軸質量。漿料配方中加入適量的抗靜電劑,以消除漿液起泡,提高紗線的柔軟性能與導電性能,保證漿紗的漿膜柔軟光滑、易于分紗,貼伏毛羽與防止毛羽再生,同時有利于退漿,減少退漿廢液造成的污染。

織造工藝如下:

6.1 整經

機型:貝寧格高速整經機(BEN-DI RECT1000)

總整經根數: 8125根,其中邊紗根數60×2;

條數×根數/條:260×30+205×1;

卷繞速度:300m/min;

卷繞密度:0.5g/cm3;

張力:分段控制。

6.2 漿紗

機型:漿紗機(GA338SF-S);

上漿形式:雙漿槽;

上漿率:13%;

回潮率:7%;

伸長率:≤1%;

漿紗墨印長度:126m;

卷繞速度:70m/min;

漿槽溫度/粘度(℃/S):92℃;

漿槽PH值:7~8;

壓漿輥壓力:I∶5KN;II∶16-17KN。

調漿配方

PR-SU :20KG

變性淀粉:62.5KG

AD:12.5KG

SLMO-96:2KG

供應桶定積:0.9M3

供應桶溫度:98-100℃

調漿桶定積(L):600

6.3 穿綜

型號:穿經機(GA177)

筘號:127#;

筘幅:158.8cm;

綜框頁數:5頁;

地組織綜穿法:1、3、2、4;

邊組織綜穿法:1、5;

地組織綜入數:1;

邊組織綜入數:1;

地組織筘入數:2;

邊組織筘入數:2;

停經片穿法:1、1、2、2、3、3、4、4、5、5。

6.4 織造工藝技術參數

機型:SLIVER劍桿織機;

速度:500rpm;

上機緯密:48根/英吋;

開口型式:電子多臂;

開口時間:315度;

進劍時間:65度;

接劍時間:180度

預定張力:220kg

后梁高度:60mm;

停經架高度:3格

邊撐墊片:4mm

機上控制布幅:150-160cm;

落布匹數:3匹;

溫度/相對濕度(℃/%):25±2℃/76±3%。

6.5 整理工序

成品聯匹長度:100m;

成包規格:2×100;

每件總長:200m;

折幅:1m;

加放:1-3mm。

7 后整理

后整理我們使用液氨整理技術,它是一種最大限度發揮棉織物固有性能的整理加工方式,不影響棉織物柔軟性、吸水性、吸濕性,同時又實現卓越免燙性的高技術整理工藝。液氨處理后織物具有手感柔軟、滑爽、不損壞強力、耐磨、不需熨燙、縮水率小的特點。

8 技術管理及要求

8.1 嚴格按工藝上車,要求各道工序都制定完善的檢驗把關制度,檢查工藝執行情況,保證工藝上車合格率。

8.2 嚴格現場管理,強化操作,提高半制品、成品的質量,保證設備完好。

8.3加強溫濕度的管理,確保從纖維到半制品、成品的質量穩定。

8.4 嚴格質量檢測,按周期進行檢驗工作,確保產品始終處于受控狀態。

9 結論

通過研制色織吸光保暖襯衫面料,使我們在應用新型纖維和新型紡紗技術開發服裝面料的生產實踐上受到了很大啟發,產品研發人員應該敏銳洞察市場方向,充分了解用戶需求,善于將不同領域的高新技術綜合運用到紡織品中,不斷開發出深受用戶青睞的功能性紡織品。今后將繼續在工藝改進、質量攻關、面料規格、款式等方面進行研究和試驗,進一步完善檢測手段,在管理上下功夫,開發出更多高檔次適銷對路的產品。

[1] 劉國濤.現代棉紡技術基礎[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1999∶77-78.

[2] 董敬貴.色織工藝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12-14.

[3] 蔡陛霞.織物結構與設計(第三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25-30.

The yarn dyed shirt fabric warm light absorbing research

WANG Sheng-jie
(Jiangsu Yueda Textile Co.,Ltd.,Jiangsu Yancheng 224005 China )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fashion, comfort, function and health care of fashion fabrics, the development of a warm light absorbing yarn dyed shirt fabric, collection of luxurious texture and practical function in a functional shirt fabric. The fabric of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perspiration, sterilization, antibacterial, warm and comfortable, with anti pilling, antistatic performance, and can convert light energy into hea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in the case of repeated washing fabric will not be generalized yellow and feel hard and can still maintain its functionality.

garment fabric;demand;function;light absorption;conversion;washing

A

TS106.5

猜你喜歡
腈綸吸光紗線
羊毛/腈綸/棉纖維混紡產品定量化學分析方法探討
影響紗線毛羽試驗結果主要因素探討
腈綸行業的發展和研究現狀
金色的吸管
摩擦電紗線耐磨性能大步提升
T-501色澤分析方法的建立
金色的吸管
紗線與針織
革新與仿生新趨勢——第28屆SPINEXPO上海國際流行紗線展
腈綸的未來重在“建體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