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改革開放歷史看“全面深化改革”

2016-08-18 08:22高新
紫光閣 2016年8期
關鍵詞:全面深化改革經濟體制全會

高新

改革開放是時代的主題,也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之奮斗的事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此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在“七一”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提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勇于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不斷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v觀中國30多年改革歷程,從改革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共中央每一次對改革開放進行的科學部署,都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十一屆三中全會至十三屆三中全會:從初步改革到全面改革

1978年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成為這次全會最具標志性的符號。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改變人民公社體制。這種新體制受到農民的普遍歡迎,提高了農民的勞動熱情,解放了農業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民收入大幅度增長。與此同時,在國民經濟調整的過程中,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也開始進行放權讓利的試點。對外開放方面也開始邁出了兩大步,一是決定對廣東、福建兩省的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優惠措施;二是設置深圳等四個經濟特區。

1984年的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稕Q定》對進一步推動中國的全面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按照《決定》的部署,中國的改革重點由農村轉向城市。改革的全面推開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現代化各項事業的發展。隨后的1985年,中共中央又分別作出《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關于科技體制改革的決定》,對外開放擴大到14個沿海城市。

1988年的中共十三屆三中全會。1987年召開的中共十三大的主題是推動改革開放。這次代表大會強調全面改革,并對政治體制改革提出了若干設想。中共十三屆三中全會通過了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方針和政策、措施。會后至1991年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整頓經濟秩序、治理經濟環境、全面深化改革的時期。這3年的治理整頓是中國經濟發展走向成熟,改革開放走向深入的轉折點。

十四屆三中全會至十七屆三中全會:從全面改革到深化改革

1993年的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中共十四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中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實現了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突破,打開了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嶄新局面。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全會后,我國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重點,深入進行財政、稅收、金融、外貿、外匯、投資等領域的改革,這為中國經濟建設快速、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1998年的中共十五屆三中全會。中共十五大在理論上有重大突破。大會報告提出: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十五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稕Q定》按照十五大確定的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和經濟發展“新三步走”的總體部署,從經濟、政治、文化三個方面,提出了從二十世紀末起到2010年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斗目標,確定了實現這些目標必須堅持的十條方針。

2003年的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全會審議通過《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務院積極推進機構改革及地方政府機構的改革;全面部署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穩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等改革;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國有經濟布局與結構調整,推進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產出資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推進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郵政體制改革,電力、電信、民航、鐵路等行業改革;實施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等等。

2008年的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黨的十七大對改革開放29年的歷史進行總結,強調指出: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十七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圍繞農村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十八大把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作為主題。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國改革進入了全面深化新階段。

十八屆三中全會繼續堅持歷次三中全會推動改革開放發展的主題,繼續解放思想創新理論,強調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此基礎上,在幾個方面又都有新的發展,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第一,這次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統方案。這個方案表明中共中央更加重視改革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全會研究審議的改革方法是全方位的,包括六個方面的改革:第一,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第二,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第三,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第四,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第五,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第六,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這完全可以說是黨的十八大以后到2020年,中國推進改革開放發展的“升級版”。

第二,這次三中全會再次實現了思想解放和理論創新。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全會總結了35年的四條重要經驗,認為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經驗,必須長期堅持。這四條重要經驗是:第一,堅持黨的領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確保改革正確方向;第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總結國內成功做法,借鑒國外有益經驗,勇于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第三,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四,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提高改革決策科學性,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

可以說這次三中全會既實現了理論創新,又為進一步的理論創新奠定了基礎。

第三,繼續堅持黨的宗旨,更強調以人為本,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堅持以人為本作為核心理念,在全會公報中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著眼于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以人為本,全面深化改革,實現民族復興,這就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主要精神。

猜你喜歡
全面深化改革經濟體制全會
走進省紀委十一屆六次全會
全會表情
當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陡稍趯嵦?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上作報告時的插話》等文中引用
加快社會信用體系構建 推動江蘇省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