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高血壓病160例臨床特點與治療觀察分析

2016-08-19 12:54楊桂芳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1期
關鍵詞:治療方法臨床特點

楊桂芳

【摘要】 目的 觀察并分析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其治療方法。方法 160例老年高血壓病患者, 回顧性分析其臨床特點、治療方法及效果。結果 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胸悶、心悸、頭暈以及雙下肢無力等臨床癥狀, 一些患者因血壓出現異常升高, 而存在暈厥等癥狀。經過一段時間的健康教育與藥物治療, 本組160例患者中, 病情處于穩定狀態, 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的有148例, 血壓由2級降為1級的有10例, 由3級降為2級的有2例。結論 老年高血壓病具有病情復雜、發病率高、波動大等特點, 對于此類患者, 醫護人員應全面分析其臨床特點, 并在此基礎上展開個體化治療與健康宣教, 進而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及患者預后質量。

【關鍵詞】 老年高血壓??;臨床特點;治療方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062

高血壓為一項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 多發于中老年群體, 具有起病隱匿, 進展緩慢以及病程長等特點。經研究發現, 高血壓具有較為復雜的發病機制[1]。近些年來, 此種疾病的發病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而不斷上升, 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在此種情況下, 為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促進患者生存質量的改善, 就需要深入分析其臨床特點, 采取個體化治療方案?;诖?, 本文以本院收治的160例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為例, 就其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展開觀察與分析, 以期為今后的治療工作提供可靠參考?,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160例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104例, 女56例;年齡67~85歲, 平均年齡79.3歲;病程3~28年, 平均病程16.2年。對患者進行分級, 67例為1級, 78例為2級, 15例為3級。所有患者經臨床檢查得到確診, 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暈眩、耳鳴、頭痛等癥狀, 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心力衰竭、語言溝通障礙以及肝腎等嚴重臟器疾病患者。

1. 2 診斷標準及方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有關高血壓病標準對所有患者進行診斷??紤]到老年患者的體質比較差, 容易受到自身情緒及外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 稍有情緒波動或睡眠不佳, 就極易出現血壓上升的情況。在此種形勢下, 為促進臨床診斷率的提高, 就需要連續3 d測量患者的血壓, 每天測量的次數≥3次。

1. 3 治療方法 ①健康宣教:護理人員需將合理飲食的重要性告知患者, 幫助其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盡量少吃或不吃含有高脂和高膽固醇的油膩食物, 控制每天的食鹽量<6 g。其次, 指導患者展開適當的運動, 在控制體重的基礎上, 以促進血壓的降低。此外, 叮囑患者禁煙禁酒, 并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②藥物治療:首先對患者血壓變化情況、靶器官損害情況, 以及有無合并慢性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糖尿病等, 展開調查與分析, 并以此為依據, 選用具備良好降壓效果, 且副作用少的一種或兩種藥物。在本組160例患者中, 62例應用單一藥物, 76例聯合應用兩種藥物, 22例聯合應用三種藥物。具體來說, 對于2級與3級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 首選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對于合并心律失常及心絞痛等心臟疾病的患者, 則可在上述治療基礎上聯合應用利尿劑與比索洛爾片等;對于存在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 則可聯合呋塞米治療;對于血壓出現異常升高, 并且存在生命危險的患者, 則可聯合應用鈣離子拮抗劑與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等。

2 結果

2. 1 臨床特點 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胸悶、心悸、頭暈以及雙下肢無力等臨床癥狀, 一些患者因血壓出現異常升高, 而存在暈厥等癥狀。其中, 106例患者單純收縮期血壓升高, 54例患者舒張壓與收縮壓同時升高;并發癥情況:心絞痛10例, 糖尿病11例, 腎功能不全16例, 慢性心力衰竭18例。

2. 2 治療效果 本組160例患者中, 病情處于穩定狀態, 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即≤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有148例, 血壓由2級降為1級的有10例, 由3級降為2級的有2例。

3 討論

高血壓在臨床上屬于常見病, 尤其對于老年患者而言, 具有比較高的發病率。由于患者的血壓不易控制, 并且長期存在, 使得患者的生活受到較大的影響[2]。其中, 患者血壓的升高通常與自身情緒以及飲食、肥胖、生活習慣及年齡增長等多種因素有關, 如果未能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及護理措施, 就容易導致血肌酐升高、心律失常、心絞痛等并發癥的出現。因此, 針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 為有效控制其血壓, 就應當采取科學的干預措施, 以提高其預后質量[3]。

考慮到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臨床表現及預后等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因而臨床需對其展開個體化治療, 為防止藥物耐藥性及不良反應的出現, 不可過多應用藥物, 需加強健康宣教, 引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 養成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 并展開科學合理的有氧運動, 從而控制血壓在正常的范圍以內[4]。而對于中度及重度高血壓患者, 則對其血壓特點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展開觀察與分析, 并以此為依據, 科學應用降壓藥物, 并從單一、小劑量開始, 將藥物的劑量進行適當增加, 展開綜合治療, 以達到緩慢降壓的效果。

綜上所述, 老年高血壓病具有病情復雜、發病率高、波動大等特點。醫護人員應全面分析此類患者的臨床特點, 并在此基礎上展開個體化治療, 同時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進而充分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及患者預后質量。

參考文獻

[1] 狄國梅. 老年高血壓病330例的臨床特點及治療分析. 內科, 2011, 6(5):455-456.

[2] 曾榮華. 248例老年高血壓臨床特點及治療效果分析. 亞太傳統醫藥, 2011, 7(4):102-104.

[3] 孫秀珍. 分析56例老年高血壓臨床特點及治療效果.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5, 15(24):77-78.

[4] 孫鳳云.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與療效觀察. 中國醫藥指南, 2014, 12(33):160.

[收稿日期:2016-03-22]

猜你喜歡
治療方法臨床特點
頑固性高血壓臨床診療分析
64例兒童學??植腊Y患兒的臨床特點及心理護理干預
大量輸血后的纖維蛋白原與血小板的臨床觀察
心理咨詢方法的國內適用性問題發現
細小病毒患犬病例的臨床診斷與治療
腦小血管病所致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