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一顆極靜的心看景

2016-08-23 11:38范文瓊
參花(上) 2016年8期
關鍵詞:羌笛陽關余秋雨

◎范文瓊

用一顆極靜的心看景

◎范文瓊

已經很晚了,臨睡前,照例要看點文字才能睡。多年來,已經是這種習慣,再晚,也要看看文字,才能睡。不為別的,只是因為夜晚的靜。

看的是《文化苦旅》第三篇:陽關雪。

風,沙,雪,月,一樣的景,但在你的眼中,在我的眼中,在他的眼中,卻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都有著各自的眼,各自的心,于是,看出來的景便不一樣了。所以,看景,其實看的是心。寫景,寫的也是心。

余秋雨說:陽關坍弛了,坍弛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

陽關怎會坍弛?即使只剩下一捧沙丘,一段殘垣,它依然是陽關。坍弛的只不過人心,是對人生壯美的頹棄,是對藝術情懷的鄙夷。

余秋雨說:這兒應該有幾聲胡笳和羌笛,音色極美,與自然渾和,奪人心魄??上鼈兒髞矶汲闪吮總冃念^的哀音。

胡笳和羌笛一直是美的,是人的心中有悲,于是樂聲中有哀。

喜歡余秋雨的文字,是因為他可以帶我再走一遍曾經走過的地方,然后這樣或遠或近或輕或重地重視這些以前沒讀懂現在依然在努力讀著的景色。而對于沒有走過的地方,也可以在腦海中一遍一遍地畫著描著,呼喚著自己去走上一遭。

曾經喜歡一個人去旅行,背著一個包,拿著相機,四處走四處看,看到喜歡的就拍照留念,不喜歡的就一晃而過,很喜歡這樣的旅游,輕松,自在,只要時間和金錢允許,曾經想就這樣慢慢把自己想走的地方都走一遍,也不錯。于是,走了不少地方。

年輕的時候看景喜歡看熱鬧,而現在看景,往往喜歡透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時極遠,有時極近,有時極輕,有時極重。

始終記得一個朋友這樣告訴我,他說,出去旅游,要有一顆極靜極靜的心,才適宜出去。我明白他想表達的意思。所以喜歡一個人出去看風景。有時候也會覺得孤單,一種孤身上路的感覺,而有時候,甚至是為了享受這種孤單的感受而一個人上路。

去的最多的地方是江南。喜歡著江南水鄉所透出來的那處寧靜。愈是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都市里,愈是向往著這種寧靜,以至于江南小鎮四個字,就已經浸透著詩意,每咀嚼一次,就有一種清涼之意繞著心頭轉上一圈,卸去幾分煩躁,消去幾分火氣,心便靜了。這才是一種最悠久的文化,不需你去看,不需你去走,只需在心尖上顫顫地喚它一聲,就已經夠了。

最遺憾的是一直沒去過敦煌。很早的時候,還是讀大學的時候,因為在西北,因為那樣一片深沉的土地,對西北的文化有了莫名的感動。那是無法用語言說出來的感動,不知道為什么感動,只知道那是一天天一點點沁進我的心里,一直到再也無法忘懷。那個時候,是很想去敦煌的,但始終沒有成行。再后來,去了溫暖如春的昆明,漸漸地變得懶散?;氐綗狒[喧囂的武漢,漸漸變得浮躁。去敦煌的心慢慢的淡了。

一晃,快30年過去了。始終沒有再提起過去敦煌。其實不是不想去,而是不敢面對。敦煌,似乎成為了一種代表,代表的是過去雖然無知但充滿熱情的自己,代表的是那圓睜著雙眼充滿探究精神的自己,代表的是那純凈不摻雜世俗的自己。而一旦再憶起敦煌,就等于赤裸裸地把自己這些年的淺薄、浮躁、世故都翻剝了出來,讓我不敢面對這已糾結堅硬而又布滿龜裂痕跡的心靈。但終是一種遺憾,而心中,似乎也始終覺得那兒對我有一種召喚。這是很難用文字解釋出來的一種感覺,就像我無法解釋西北那片土地帶給我無法言說的深沉之感。不過,終會有那么一天,我會帶著一顆極靜極靜的心,走上一遭的。

我想,這就是歲月吧,不僅僅沉淀著過去的青春和燦爛,也加深著我們現在對生活的理解,還會因一些遺憾讓你始終去向往著。

(作者系武昌理工學院副教授,湖北省作協會員)

猜你喜歡
羌笛陽關余秋雨
遙望陽關
余秋雨投其所好
羌笛悠悠
羌笛為武漢吹響
盧氏縣朱陽關鎮杜店村
西出陽關
〈?? ???? ???(獨自閑行)〉??? ???? ??? ??
黃沙當中尋陽關
《文化突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