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宋朝對人民起義所采取的非暴力性“招安”政策

2016-08-29 15:26董亞丹
人間 2016年23期
關鍵詞:招安起義軍政策

董亞丹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論宋朝對人民起義所采取的非暴力性“招安”政策

董亞丹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在我國歷史中,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取得政權之后,就要面臨如何坐穩江山的問題。由于統治階級和人民利益的沖突,人民往往起而反抗。很多朝代對人民起義采取暴力型鎮壓政策,也就是武力鎮壓,當然也存在另外一種情況,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非暴力性“招安”政策。在所有實施“招安”政策的朝代中,以宋朝使用的次數最多。

宋朝;招安政策;原因;對策

我國有一句俗話: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在古代封建社會專制制度下,統治者與人民分別屬于不同的利益群體,當這些群體之間發生利益沖突時,人民往往會拿起武器進行反抗。統治者對待人民起義所采取的對策,無非有三種:武力鎮壓、和平招安、鎮壓與招安兩手并用。其中,招安政策由于其特殊性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一、宋朝實行招安政策的原因

宋朝對待武裝反抗的態度較為溫和。在漢唐之后,宋朝的專制制度有所強化,但不能否認的是,宋政府較為開明。我們都知道,宋朝政治上的鮮明特點是重文抑武。宋朝領導者在統治過程中,以“仁政”思想為指導,比起其它朝代的嚴刑懲罰,尤其是與之后的元明清比較,宋朝較為寬松。北宋時期蔡襄說過:“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詞近?!保?]P88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宋朝開明寬松的政治環境,北宋時沒有誅殺大臣之事,雖然南宋權力之爭復雜化,出現了權臣獨斷、宮廷政變等事件,但是誅殺大臣之事依然很少。[2]P262這種寬容的做法,也或多或少的延伸到了起義反抗者中。

(二)起義軍實力日益壯大。

隨著人民起義次數的增加,人數的不斷擴大以及分布范圍的擴大,造成了這樣一種局面:一些起義軍實習逐漸增強,而宋政府由于政治腐朽等原因實力有所下降。紹興三年(1133年)宋軍對起義軍展開多次圍剿,但徹底失敗,南宋政府哀嘆:“洞庭阻固。累年于茲,招安之人屢遣,而大半不還,水路之師每進,而無敢深入?!保?]P60-61諸如此類實力不可小覷的農民起義軍,宋政府無法武裝剿滅。與此同時,起義軍的長大也為他們爭奪了話語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與宋廷談判,促使了宋政府退而求其次,轉而對起義軍采取“招安”政策,借以維護自身統治。

(三)“忠君思想”占統治地位。

宋朝農民起義肆虐,此起彼伏。在起義軍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出身于農民,具有小農階級的特征和局限性,在皇權至上的時代,皇帝獨尊,農民階級對皇帝有一種尊崇心理,在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忠君思想”必然會對人民群眾產生深刻的影響。很多人之所以走上武裝起義這條道路,是由于生活無法維持,選擇與朝廷對抗。這種情況下,如果朝廷對人民起義軍采取招安政策,進行政治誘降,受封建忠君思想的影響,會有一些人動搖,甚至是叛變投敵,削弱起義軍的實力。比如,面對楊幺起義的蓬勃發展,宋朝當局采取招安策略,先后派人前往農民軍中招安,雖然遭到楊幺的拒絕,但起義軍重要領導人物楊華就率領所部一萬余人投降了官軍。[3]P61

宋朝是我國古代封建王朝中比較衰弱的王朝。從北宋建立到南宋滅亡,邊境上先后遭受遼、西夏、金和元的不斷騷擾。梁山起義時,正值宋遼戰爭,在《水滸傳》中,宋徽宗的幾位大臣公開闡述他們的招安目的是:“假以此敵遼兵,公私兩便?!?;或者是“不教國家損兵折將,虛耗錢糧。此一伙義士歸降后,必與朝廷建功立業?!保?]82回公元1127年,金兵趁機入侵,北宋滅亡。宋康王趙構在南京稱帝,建都杭州,史稱南宋。

二、如何評價宋政府實行的招安政策

有些學者對“招安”采取了極端否定的態度,這種全面否定之風,在“文革”時期表現的最為強烈?!秲伤无r民戰爭史料匯編》一書中提到:宋代統治者“采取所謂招安的手法,引誘個別起義將領叛賣,以瓦解破壞農民革命”。當然,也有部分學者從不同角度論證了招安政策存在合理性與重要性,從而對招安政策采取肯定的態度。

本文比較傾向于從結果的角度出發,正面的評價“招安”政策。第一:對于宋政府而言,農民起義軍的肆虐,無疑給宋朝的統治增加了很大的壓力,在金兵等外敵入侵時,農民軍的反抗更是讓宋朝力不從心。這時候實行招安政策,對宋朝是有利的。如果農民起義軍都接受招安的話,社會恢復穩定,有利于宋政府的統治。宋政府還可以挑選一些民兵進入軍隊中對抗外敵;如果只有部分農民起義軍將領接受招安的話,對于那些沒有接受招安的農民起義軍而言,可以說是“叛變了革命”。這對于農民起義軍是不小的打擊與隱患,既削弱了起義軍的力量,也方便宋政府對其進行圍剿;如果農民起義軍全部都不肯投降的話,宋政府也能集中兵力進行鎮壓,就算不能一時達到目的,在持久戰下,財力物力充實的宋政府勝算好事非常大的。南宋初期,外有金兵入侵的威脅,內有戰亂不斷,這使南宋統治者對下層人民起義采取的“招安”政策,為宋王朝在南方立足以及穩定發展打下了基礎。第二:對于起義軍而言,人民為什么會起兵反抗,是因為他們在原來的生活軌跡上活不下去了,如果結局可能也是被宋政府以各種理由迫害,但畢竟是給了生存希望,他們不必在拿生命的代價來換取一日之裹腹。

結語

綜上所述,宋朝之所以高頻率的對人民起義采取非暴力的“招安”政策,與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與環境是分不開的。政治手段比較溫和、忠君思想的引導、外敵的威脅等等。宋政府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手段比較靈活,雖然以政治誘降為主,但也輔以武力鎮壓策略,增強了成功鎮壓人民起義的幾率。對于“招安”政策的評價,雖然學界一種有爭議,但從其造成的結果而言,我個人比較傾向于積極正面的看待。歷史的車輪一直在向前滾動,以后探討“招安”政策的人也會層出不窮,希望我淺薄的看法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1](宋)蔡襄.《蔡忠惠公文集》[M]卷18《任材》.見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整理所編:《宋集珍本叢刊》(第8冊).北京:線裝書局出版社,2004年版。

[2]諸葛憶兵.《宋代文史考論》[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2年版。

[3]何忠禮,徐吉軍.《南宋史稿》(政治經濟文化編)[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4]施耐庵.《水滸傳》[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

K201

A

1671-864X(2016)08-0053-01

猜你喜歡
招安起義軍政策
政策
政策
故宮的匾額上插著一支箭
助企政策
故宮的匾額上插著一支箭
政策
沐猴而冠
《水滸傳》中武松性格發展變化分析
明末招安誤撫與金圣嘆腰斬《水滸傳》
論招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