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鎖企業物流配送問題研究

2016-08-29 15:26劉子慶張婷婷
人間 2016年23期
關鍵詞:物流配送連鎖物流

劉子慶 張婷婷

(遼寧工業大學經濟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連鎖企業物流配送問題研究

劉子慶 張婷婷

(遼寧工業大學經濟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連鎖企業以其專業化和分工優勢的特點正逐漸成為世界零售業發展的趨勢。然而,與其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極不相稱的是,物流配送體系相對落后,這給連鎖企業的發展造成了巨大障礙。本文分析了連鎖企業物流配送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改善措施。

連鎖企業;物流配送;建議措施

一、連鎖企業物流配送模式

(一)自營配送模式。自營配送模式是指連鎖企業借助自身的物質條件獨立組建配送中心并進行經營管理的一種配送模式。它是目前連鎖企業最廣泛采用的一種配送模式。一般而言,采取自營配送模式的連鎖企業大都是實力較強的公司,這樣才能保證初期資金的投入,同時有足夠規模的配送量,保證配送規模效益引起的成本減少大于建設營運配送中心造成的成本增加。對于資金缺乏、配送規模較小、管理水平較落后的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來說,采用自營配送模式困難較大。

(二)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就是指交易雙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業務委托給第三方來完成的一種配送運作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連鎖企業不需要自身建立配送中心,其配送任務由專門的物流企業承擔,因此,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實際上是一種外包配送模式。在日本,大約有30%的連鎖企業采用了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而在我國這一比例還比較低,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經營規模和服務水平還有待提高。

(三)共同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是由多個企業聯合組織實施的配送活動,目的是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實現配送合理化。共同配送模式最早產生于日本,在發達國家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是一種影響面較大的先進的配送模式。

(四)供應商配送模式。供應商配送模式簡單來說就是由生產企業直接將連鎖企業采購的商品在指定的時間范圍內送到各個連鎖門店甚至到貨架的物流活動。通常中小零售企業由廠方直送商品的比例較高,而大型零售企業趨向于通過自己的配送中心對門店實施配送,據估計廠方直送商品只占總量的15%-20%

二、連鎖企業物流配送存在的問題

(一)模式選擇不當。目前連鎖企業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供應商直接配送、連鎖企業自建配送中心、共同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從國外配送發展看發達國家連鎖企業主要采用共同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我國主要大型連鎖企業一般采取自建物流配送中心模式。連鎖企業建立配送中心如果僅僅是為了自己內部的配送需要,除非有強大的規模效應,否則巨大的投資必定要承擔巨大的風險。對于我國大量的中小型連鎖企業而言,花巨資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其投入產出比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二)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配送中心主要包括進貨、整理分揀、加工、儲存保管、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在相應的專業公司沒有充分發展之前,這些功能必然全部由配送中心自身來承擔。否則,難以體現物流配送的優勢。而目前,我國相當多的配送中心,由于各方面原因,只充當著倉庫與運輸中轉站的角色,甚至某些單位將配送中心功能理解為“送貨上門”,配送中心各項功能并未發揮出來。

(三)信息化水平低。近年來,中國的零售企業已逐步開始在企業內部進行信息化建設并取得了顯著進步,但從整體來看,目前的信息化水平還處在一個較低水平,國內零售企業的配送中心廣泛采用的還是傳統的“人海戰術”。

三、連鎖企業物流配送發展建議

(一)適時發展第三方配送。由于我國目前的連鎖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自建配送中心不能取得規模效應而導致所得收益不足以補償建設費用。因此,第三方物流配送對我國尤為適用。第一,集中能力發展核心業務。零售企業的核心是如何選點開設門店、拓展銷售網絡、促銷、商品布置和采購,在后勤服務的物流配送方面沒有優勢。第二,減少投資,降低風險?,F代物流領域的設施、設備、信息系統等的投入是相當大的,而且由于物流需求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導致投資存在巨大的風險。而采用第三方物流,卻能避免這些風險。第三,服務質量高。專門承擔配送任務的公司和連鎖企業之間是服務和被服務的關系,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配送中心的切身利益。因此,在當前連鎖企業內部管理能力較差的情況下,實施第三方物流配送有利于提高配送效率,反過來又促進了配送業的發展。

(二)健全配送中心功能。配送中心是一種多功能、集約化的物流據點。從內部運作上看,配送中心具有集貨功能(即備貨—進貨);儲存功能(存貨—調節供需);揀選功能(理貨);流通加工功能;分揀功能(便于集中配送);配送功能(配貨、配裝、配車);信息處理功能;商品采購功能(規模效益)。同時,從外部協調上,配送中心還能節省物流費用,避免了交叉運輸,提高車輛裝載、利用效率,提高配送服務率,有利于商物分離的實施。此外,通過構建配送中心,可發揮其組織和體制優勢,實現“七個統一”:一是“統一采購”,它有利于統一規劃營銷和商品策略,統一進行品類、供應商管理,實現采購規模降低采購成本;二是“統一配送”,它可優化配送中心的投資和資源應用,降低成本,實行有效的庫存控制,降低缺貨率,滿足顧客;三是“統一定價”,實施有效的價格政策,平衡價格競爭、顧客滿意和企業營利等目標;四是“統一結算”,優化資金流,回避資金風險;五是“統一企標”,建立顧客的信任度和品牌形象,以積累商業資產和擴展特許經營和加盟店網絡;六是“統一信管”,便于實施系統管理;七是“統一運作”,可實施標準化管理,提高顧客服務質量降低成本。

(三)加強信息化建設。物流配送信息化表現為:物流信息收集的數據庫化和代碼化、物流信息處理的電子化和計算機化、物流信息傳遞的標準化和實時化、物流信息存儲的數字化等。因此,條碼技術(Bar Code)、數據庫技術(Database)、電子定貨系統(EOS)、電子數據交換(EDI)、快速反應(QR)、有效的客戶反應(ECR)、射頻技術(RF)、管理信息系統(MIS)、企業資源計劃(ERP)等先進技術與管理策略,應在我國的物流配送企業大力推廣運用。信息化是一切現代技術和管理手段的基礎,只有實現物流配送信息化,才能承擔起電子商務時代賦予物流配送業的歷史任務。

[1]李興國,顧峰.連鎖企業物流配送模式選擇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08,03:1-4.

[2]劉敏.探析家電零售連鎖企業物流配送問題[J].物流科技,2012,02:79-82.

[3]孫淑生,樊瑤.淺析我國連鎖經營企業物流配送的優化途徑[J].商場現代化,2010,15:2-3.

[4]徐助勝.淺談我國連鎖企業物流配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9,19:69-70.

F721

A

1671-864X(2016)08-0287-01

猜你喜歡
物流配送連鎖物流
物流線上的毒品追蹤
“地鐵+電商”模式物流配送體系研究
山西將打造高效農村快遞物流配送體系
韓國智慧物流,為了物流產業的革新
專注零售連鎖空間打造
汽車快修連鎖滿意度高于4S店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經濟型連鎖酒店的“小算盤”
庫里受傷的連鎖效應
物流配送車輛路徑的免疫遺傳算法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