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共享經濟的基本特征、運行機制與發展對策

2016-09-14 09:38羅云麗
商業經濟研究 2016年14期
關鍵詞:保障共享經濟供給側改革

羅云麗

內容摘要:旅游活動的生活體驗性、出游方式的散客家庭化、主導產品的休閑化、需求的季節波動性、資源產權的公共性促使旅游業成為共享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旅游地居民通過社會化網絡平臺,常態化地將自身擁有且處于閑置狀態的非經營性設施、技能、時間等資源的使用權暫時性轉移給旅游者,以獲得經濟效益,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旅游共享經濟具有依托資源的社會性、網絡平臺的依賴性、閑置產能的流動性、消費活動的社交性、邊際成本的趨零性等特征,將對豐富旅游服務供給方式、推進發展方式轉型、創新社區參與模式、加快生態文明建設起到積極影響。其健康發展需要信用體系、政策法規、信息技術保障,需要加強理念宣傳、基礎研究、企業主體培育和信用體系建設。

關鍵詞:共享經濟 旅游業 使用權 供給側改革 保障

引言

2015年6月,凱文·凱利(Kevin Kelly)就“關注未來20年商業趨勢與中國機遇”主題進行演講時指出,分享、互動、流動和認知是未來商業發展的四大趨勢,分享經濟將成為中國長期、重要的新經濟引擎之一。同年12月,出席首屆“共享經濟與休閑未來”高峰論壇的代表認為,在共享經濟模式日益滲透的當下,旅游業正迎來一場新的革命??梢灶A見,作為旅游業“互聯網+”和創新驅動戰略、旅游供給側改革的重要體現,旅游共享經濟將得到迅速發展。

旅游共享經濟的內涵與特征

(一)共享經濟的含義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最早見于美國學者馬科斯·費爾遜和瓊·斯潘思1978年的論文當時被稱“合作式消費”。2010 年,英國學者雷切爾·布茨曼指出“合作式消費”將給消費模式帶來革命性影響,美國《時代》雜志將其列為未來影響世界的十大理念之一。

根據哈佛大學教授南?!た贫鞯挠^點,共享經濟是指個體間直接交換商品與服務的系統(褚國飛,2014)。Benita Matofska則指出,分享經濟是一個建立在人與物質資料分享基礎上的社會經濟生態系統(楊書培,2015)。還有專家認為,“共享經濟”是以社交網絡為紐帶,在供給者與需求者之間實現資源共享的消費經濟模式(文史哲等,2013)。當前學術界和業界比較認同的定義為:共享經濟是指通過建立個體間直接交換商品與服務的系統平臺,形成分享人力和物力資源的社會經濟體系(益言,2005)。概括起來,共享經濟理論的核心要點包括:第一,強調使用權,淡化擁有權。第二,商品或服務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邊際模糊,產銷者(Prosumer)出現。第三,從過去的商業機構向個人提供服務,轉向更多的C端向C端提供服務。第四,共享平臺提供信息認證、撮合、交易、評價等功能,不提供商品或服務本身。第五,組織的結構和雇傭關系發生變化,更多以“商業伙伴”形式出現。

(二)共享經濟與旅游產業的契合

中國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魏小安在“共享經濟與休閑未來”論壇演講中表示,共享經濟和休閑生活有天然契合,共享經濟應首先在休閑領域開始發展。在國外,最著名的三家分享經濟龍頭企業中就有兩家與旅游業密切相關,即:提供預訂租賃用車服務的Uber、提供家庭旅店服務的Airbnb。歸納起來,共享經濟與旅游產業的契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旅游活動的生活體驗性。旅游是游客在異地的、短暫的、殊異生活體驗,是一種對旅游地社區居民生態、生產、生活空間的感受。共享經濟強調整合利用當地居民的閑置資源,可以更好地滿足現階段游客的深度體驗當地生活和與社區居民互動的需要。Airbnb提供的家庭旅游短租服務(如民宿)就是一個典型案例,舊金山推出的“Surprise”可以讓游客像當地人一樣生活。

第二,出游方式的散客家庭化。由于信息傳播技術的進步、公共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家庭汽車的普及、游客消費經驗日益豐富和對個性化的追求,旅游出行方式從團隊化向家庭化、散客化方向發展。共享經濟模式下整合當地家庭閑置資源提供的非標準住宿、租賃用車或長途自駕拼車、私人導游服務更加適合追求個性的散客或強調溫馨氛圍的家庭旅游群體。

第三,旅游主導產品的休閑化。目前旅游產品正在從大眾觀光主導向休閑度假、特種專項、觀光體驗型并重轉變,休閑產品更加注重對非傳統旅游資源的利用、強調社會支持性環境的建設、突出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支撐。共享經濟著眼于處于閑置狀態的社會資源的再利用,有利于拓展資源的邊界、豐富產品的供給、推動產品的創新。

第四,旅游需求的季節波動性。旅游活動的季節性相對比較明顯,企業設施設備和人力資源在旺季供不應求、淡季則嚴重過剩,是長期困擾旅游業發展的一大難題。共享經濟通過對閑置資源的整合利用,實際上創造了旅游接待服務的彈性供給方式,有利于應對旅游需求的波動性帶來的經營管理問題。

第五,旅游資源產權的公共性。在產權屬性上,絕大多數旅游資源是全民所有,這決定了相應的旅游產品的公共性或準公共性。從現代旅游業誕生起,游客就是采用與其他游客分享(共享)風景和接待服務設施完成旅游活動的。這使游客具備了共享消費的意識,更容易接受共享經濟模式提供的旅游產品。

(三)旅游共享經濟的內涵

旅游共享經濟是旅游業貫徹共享經濟理念、踐行共享經濟模式的產物,是指旅游地居民或組織通過社會化網絡平臺,常態化地將自身擁有且處于閑置狀態的非經營性設施、技能、時間等資源的使用權暫時性轉移給旅游者,以獲得經濟效益、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的經濟模式。

要全面準確理解旅游共享經濟的概念,以下要點是不可或缺的:第一,共享的對象必須是旅游地社區居民或其他組織自身擁有且處于閑置狀態的非經營性資源,旅游企業建設或購置的星級飯店、旅游車船、餐廳不屬于這一范疇。第二,共享的渠道是借助社會化網絡平臺,這意味著游客要通過互聯網和移動智能終端查找相關信息并提前預訂,旅游地居民或某些組織負責人直接招徠游客使用自身閑置資源的行為也不屬于旅游共享經濟的范疇。第三,共享的方式是將使用權暫時性轉移給旅游者,不涉及資源的所有權交易,這將產權式酒店排除在外。第四,共享的目的是獲得經濟效益、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也包括更好地滿足游客的個性化、季節性需求。第五,共享的頻度是常態化,共享性供給和消費行為必須達到一定的規模,方能實現規模效應。

(四)旅游共享經濟的特征

與傳統的旅游經濟模式相比,旅游共享經濟具有以下方面的不同之處:

第一,依托資源的社會性。旅游共享經濟依托的是旅游地居民手中的非經營性閑置資源,而不是像星級酒店那樣為了提供旅游接待服務而存在的“專業資源”。共享資源的來源十分廣泛,空間上較為分散,形態上異常多樣,質量上差別較大。這可以提高社會資源利用率和供給效率,同時造成產品的非標準化特征,有利于滿足游客多樣化的需求,也給服務標準制定、質量監管和安全保障帶來困難。

第二,網絡平臺的依賴性。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通過由第三方創建的、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互聯網平臺架起橋梁、溝通信息、實現交易。共享平臺不僅是分散的閑置資源的整合平臺,也是新型的資源配置系統,提供了供給方與需求方的互相評價機制、動態定價機制,打破了勞動者對商業組織的依附,使他們可以直接向最終用戶提供服務或產品。這一特征將促進旅游業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創新“互聯網+旅游”的市場形態,催生新型的在線旅游服務企業。

第三,閑置產能的流動性。旅游分享經濟的核心理念是“但為所用,不為所有”,本質上是以“使用權”代替“擁有權”,簡而言之就是“使用但不擁有”、“分享替代私有”。對于供給方來說,通過在特定時間內讓渡物品的使用權或提供服務,來獲得一定的經濟回報;對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擁有物品的所有權,而是通過短租或暫借等共享方式來使用物品。

第四,消費活動的社交性。旅游共享經濟使游客借助共享平臺獲取相關信息、了解其他游客給予的評分和評論甚至進行交流,并與提供閑置資源的旅游地居民直接接觸,就某些問題和環節進行互動,形成所謂“個人對個人”(P2P)交易。這增加了旅游消費活動的社交性,體現了個體間分享、互助、交流的社會關系,有利于建立新型的主客關系,實現和諧旅游的發展目標。

第五,邊際成本的趨零性。在共享經濟模式中,共享平臺利用人們的閑置資源向游客提供接待服務,使旅游服務產品生產的邊際成本接近于零。這種情形將隨著通信網絡、可再生能源互聯網、自動化物流、交通運輸網絡的連接而更加明顯。就像杰里米·里夫金(2015)指出的那樣,在未來的時代,每個人都會變成產消者,可以更直接地在物聯網上生產并相互分享能源和實物,這種方式的邊際成本接近于零,近乎免費。這將使得旅游地尤其是休閑型旅游地的開發能夠以輕資產模式進行,有效降低經濟風險。

旅游共享經濟產生的背景與原因

(一)旅游者對個性化真實性體驗的追求

旅游就是求新求異的活動,新旅游者更加追求個性化的感受,重視社交體驗,喜歡更加真實的經歷。在這種情況下,標準化的旅游產品和服務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睡別人的沙發、搭車旅行之類的旅行方式應運而生并受到年輕游客的喜愛。共享型旅游產品提供了讓游客與旅游地社區居民全面接觸、深入交流的機會,為游客了解和接受非標準化接待服務架起了橋梁,可以更好地滿足游客從“前臺”進入“后臺”、接受更多信息、發現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擺脫各類旅游指南的“約束”、進行深度體驗的需求。

(二)人們對占有意識和產權觀念的變化

“占有”與“存在”歷來是人必須面對和思考的一大命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獨占意識開始受到沖擊,共享理念逐漸得到強化。在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中,人們更傾向于通過交換信息這一行為本身獲得快樂,而不是在占有信息這一點上陷入自我滿足。在第四消費時代,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從私有主義到共享意識的轉變。這種利他主義意識,或者說是社會意識的增強,促進了“隨時使用,何必擁有”、“所有權不再重要,使用權才最重要”等新興消費理念的產生,為旅游共享經濟奠定了思想基礎。

(三)產能過剩和資源閑置現象亟需得到解決

在經濟高速增長中,某些行業產能過?,F象較為突出。在消費領域,受傳統觀念、廣告營銷、社會時尚、網絡購物等因素的影響,不少居民采取了“過度消費”的理念,購置大量超出自身需要的物品,造成資源的閑置。產能過剩導致供大于求,資源的閑置就是浪費。這一問題的解決固然是長期的系統工程,但旅游地居民閑置的生活類資源尤其是住房、汽車、服務技能等可以通過共享平臺推介給外來游客,以提高利用率、實現價值最大化。在這方面,途家網對于解決旅游地別墅閑置、提高旅游地產利用率和投資收益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

(四)互聯網技術和移動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

近年來,世界范圍內移動互聯網信息服務蓬勃發展。在國內,“互聯網+”成為重要的發展戰略,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信息服務業被列為加快發展的產業,推動了智能終端的迅速普及,加快了第四代移動通信服務的部署。這不僅極大豐富了用戶的體驗,也在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培養了人們的共享習慣,還為閑置資源的共享提供了平臺和技術支撐。在互聯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千禧一代”更傾向于利用社交工具傳播和分享信息,為旅游共享經濟奠定了市場基礎。

(五)經濟壓力下人們尋求開源節流的新途徑

2007年下半年金融危機爆發,并于第二年演化成全球性的實體經濟危機。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經濟運行壓力加大,對城鄉居民的購買力帶來一定影響。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在原有工作產生的收入之外,開始尋求開源節流的方法。加之國家對大眾創業的鼓勵和共享經濟進入門檻較低,不少人開始進入這一領域。同時,出于節省成本的考慮,游客對共享型旅游產品表示出較為強烈的興趣。Airbnb和途家的蓬勃發展就說明了這一點。

旅游共享經濟的運行機制

(一)旅游共享經濟系統的構成要素

從系統論的角度看,旅游共享經濟必須具備三個要素方能運行,即:

需求方即旅游者,以采用散客(背包客)出行方式的年輕游客居多,深度體驗型、思考型游客也傾向于選擇共享型旅游產品。他們希望以較低的價格獲得產品或服務,同時獲得個性化的深度旅游體驗。

供給方即旅游地社區居民,擁有住房、汽車、技能、時間等閑置資源;也包括擁有閑置資源的其他各類組織的代理人,以及旅游領域業余從業人員。他們的訴求在于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有的還追求受尊重需求的滿足,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

共享平臺即以資源整合為核心功能的互聯網企業,提供供需方信息認證、撮合、評價、交易、客戶服務,如整合了解當地人文風情的海外華人為出境自由行用戶提供地接導游服務的“丸子地球”、整合海外旅游達人進行旅游線路規劃的“世界邦旅行網”、整合海外旅游包車資源的“皇包車”。它們利用移動設備、支付、LBS、動態算法與定價、雙方互評體系等技術手段有效地將需求方和供給方進行最優匹配,使得供給與需求方通過共享經濟平臺進行交易。共享平臺的盈利方式是通過撮合交易獲得傭金。

(二)旅游共享經濟發展的保障體系

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旅游共享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信用體系、政策法規、信息技術等方面的保障。

一是信用體系。Airbnb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Brian Chesk指出,共享經濟的核心是信任。加之旅游是發生在異地的暫時性綜合消費活動,旅游共享經濟更依賴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健全的信用體系可以將旅游共享經濟中的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排除在外,此外,用戶違約違規失信行為也能為評估個人信用級別提供重要依據。在美國,分享經濟服務商借助比較完善的信用系統和強大的背景調查系統對所有使用者進行調查和篩選,能夠成功把那些有不良記錄的人篩選出局。

二是政策法規。作為一種顛覆性創新,共享經濟對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在互聯網經濟大潮中,旅游共享經濟會對傳統的旅游產品供給模式造成一定沖擊,就像“滴滴打車”對出租車行業的影響一樣。同時,旅游共享經濟還會產生非正式就業、稅收征稽、安全監管、信息統計、公共管理等問題。雖然共享經濟已被作為國家戰略提出,但有關共享經濟的政策、法律、規范、標準尚停留在空白狀態。例如,嚴格說來,目前國內市場出現的短期住宿類共享型旅游產品就不符合《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三是現代科技。旅游共享經濟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其健康發展也有賴于以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進步。共享經濟在陌生的個體之間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物品租賃和交換的特性,要求互聯網、物聯網、基于位置的服務技術(LBS)、網絡匿名認證與追蹤技術、動態算法與定價技術、網上評分系統、第三方支付等信息基礎設施和科學技術作為支撐。例如,為了保證雙方權益,“叫地主”旅游共享平臺就綜合運用了以下技術:身份認證、網絡預訂和私信溝通、評分、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擔保交易、商業保險等。

推進旅游共享經濟健康發展的建議

旅游共享經濟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顯示出廣闊的發展空間。誠然,共享經濟并不能徹底改變傳統的旅游生產方式,在短時間內它將與原來的旅游服務供給方式并存,成為旅游接待服務企業的重要補充,更好地服務于旅游業的轉型升級。為了推進旅游共享經濟健康發展,現階段應重點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加強對共享消費理念和共享經濟價值的宣傳。旅游共享經濟商業模式是一種“創造性破壞”,代表著新時期旅游經濟發展的趨勢,有利于豐富旅游服務供給方式、促進業態創新,有利于加快旅游發展方式轉型、促進產品升級,有利于優化旅游社區參與方式、重塑主客關系,有利于更新旅游環境保護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旅游產業創新的重要表現,應該予以肯定和支持(李慶雷等,2016)。通過網絡、手機、電視、廣播、報紙等渠道在全社會范圍內宣傳共享經濟,倡導共享消費理念,讓社會公眾知曉旅游共享經濟的價值和意義,為發展旅游共享經濟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強化對旅游共享經濟基礎理論的系統研究。理論是實踐的先導。只有全面加強發展歷程、理論基礎、發展模式、運行機制、核心技術、監管方式、政策需求、法律規制、風險防控、安全保障、典型案例等方面的研究,方能為政府制定科學決策、出臺相關政策提供充足的依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政策研究部門等機構應充分關注旅游共享經濟,加強旅游共享經濟理論和實踐形態的研究,回應方興未艾的旅游共享經濟實踐,指導旅游共享經濟的健康發展。

鼓勵打造本土化的旅游共享經濟平臺。目前,旅游服務共享的需求和供給都是存在的,但需要更多本土化的共享平臺將其連接起來,打通“需求—產品—交易—服務—分享”整個旅行閉環。美國共享經濟的興起得益于Zipcar、Uber、Airbnb等平臺型企業,是它們揭開了共享經濟的序幕,并給更多企業提供了啟發。國內已經出現丸子地球、鮮旅客、哈達旅行、滴滴快的、途家網、小豬短租、會小二等平臺企業,但與實際供給和需求相比,還有很大潛力,在質量上仍需要提升。應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建設本土化的旅游共享經濟平臺,培育市場主體,并加強行業自律。

積極穩妥地推進旅游共享經濟試點建設。選擇旅游產業發展較為成熟、信用環境優良的旅游城鎮或其他類型的旅游目的地,積極穩妥地推進旅游共享經濟試點工作,積累可復制的經驗,推廣到其他地區和企業。鼓勵試點旅游城鎮或其他類型旅游目的地整合住宿、車船等各類閑置資源以及旅游領域業余從業人員,扶持旅游共享經濟企業主體,營造有利于旅游共享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鼓勵分享住宿、交通、公共文化休閑場所和衛生設施,并促進當地政府更有效地為旅游者提供公共服務。

參考文獻:

1.褚國飛.“共享經濟”或顛覆傳統消費模式[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8-25

2.楊書培.中國分享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及可持續發展性[J].中國集體經濟,2015(13)

3.文史哲,許劍銘.“共享經濟”:消費領域新革命[N].經濟參考報,2013-7-4

4.益言.共享經濟發展簡介[J].金融會計,2005(12)

5.杰里米·里夫金.走向物聯網和共享經濟[J].企業研究,2015(2)

6.(日)三浦展著.馬奈譯.第四消費時代[M].東方出版社,2014

7.李慶雷,楊亞南.共享經濟理念對旅游產業發展的影響[N].中國旅游報,2016-3-21

猜你喜歡
保障共享經濟供給側改革
推行電力物資供應鏈管理 促進電網應急物資保障
“共享經濟”在中國變味兒了嗎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保障與實施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人才領域也需“供給側改革”
韓媒:抓住中國“供給側改革”新機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