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設計回歸平民

2016-09-19 23:54梁井宇
藝術與設計 2016年7期
關鍵詞:平民百姓大后方日用

梁井宇

我們是凡人,不免犯錯。其中一個就是迷信“未來”。我們以為未來可以糾正“過去”犯下的錯誤;我們因有限的能力和無限的欲望而對“現實”報以不滿,盼望未來賦予我們更多的力量與資源,生活因此才能變得更加美好。我們不斷尋找一個新的未來替代不完美的過去。未來也許可以暫時替代“過去”,但是卻不一定“持久”。因為現實總是選擇那些經過時間考驗,可以持久的東西。就在我們歡呼現代化的壯麗成就時,我們的大后方卻失守了。先是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失守。之后,城墻拆了,再之后,一片片舊城區消失了。今天,連最邊遠的古老村寨也被資本覬覦。

說“失守”是站在傳統文化守護者的角度而言的。過去新文化運動的推動者、今天的繼承者看來,這不過是現代化發展的代價。失去傳統也許微不足道,但是伴隨現代化發展而來的其他更為嚴重的“副作用”,不管站在什么立場看,都是我們難以承受的:人為造成的氣候災難、自然資源枯竭、貧富差距加大,等等。我們必須回到不能忽視的前線來──尊嚴、福祉與公平。這遠比單純發展更為緊急:犧牲大量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居住條件與社會尊嚴,換取少數富裕階層的現代化生活有何公平可言?減少浪費而不是生產更多。停止污染空氣、水、食物,而不是更大面積的住房、更發達的科技產品、更快的交通。在王陽明(1472-1529)看來,儒學的名言“格物致知”是說我們必須遠離物欲,方能獲知被物欲遮蔽的真理。(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下:“只是物欲蔽了,須格去物欲?!保┊斘覀冮_始認真關注這一被忽視的前線時,起初看起來并不相關的問題,逐漸指向它們共同的起因──人類無節制的物質欲望。對物質的無限渴望是造成環境問題、資源枯竭的根本原因。對技術發展的盲目樂觀又讓我們迷信技術能解決資源和環境問題,由此繼續支撐我們的物質欲望??擅恳淮蔚募夹g進步又往往帶來更多的難以解決的棘手問題。只有看到問題真正的根源,我們才能更深刻地明了我們失守的大后方──中國傳統文化的真正價值。因為中國的古圣先賢的勤儉持家、敬畏自然的思想正是標本兼治的良藥。如何重建這些飽受現代化摧殘的傳統價值觀?大后方已然失守,傳統又在哪里?王陽明的學生,明朝的思想家王艮(1483-1541)說“百姓日用即道”──傳統的城市沒有了,鄉村沒有了,建筑沒有了,甚至傳統的生活方式也沒有了的時候,祖先的智慧之道、價值觀還蘊藏在平民百姓的日用之間,如同我們文化的DNA延綿不息?!秴问洗呵铩酚醒裕骸胺彩轮?,必先治身。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敝卫硖煜麓笫乱獜男奚砣胧?,淡泊物欲、敬畏自然觀念,長久以來一直滲透在傳統生活的方方面面。

平民設計,日用即道。就是要躬身學習祖祖輩輩殘留在平民百姓當中的智慧,重建我們的傳統。讓設計回到多數人──平民百姓當中。這是中國建筑不能忽視的前線。因為只有傳統,才能成為現代化發展可持續的堅實基礎。只有平民設計,建筑才能找回被遺忘的現代主義理想。

簡而言之,平民設計是指設計師放棄私我的形象標簽及設計態度,以專業技能實現的高質量設計。在當下的中國,這更具體地包括如下特征:

一、本土:積極采用本地的材料、工藝和勞動力,守望傳統;二、節約:造價控制在平民可負擔的水平;三、責任:以一個建筑項目問題暫時性解決,不造成更多的問題出現,而能昭示對更普遍而深遠的城鄉居住問題、環境問題的參考與借鑒意義。

令人遺憾的是,在今日中國,相對于層出不窮的、由大量金錢堆砌,精致而時尚的建筑設計,新的平民設計作品少的令人尷尬。如何讓我們的設計更好地服務于大多數人?這屆中國館的參展作品也許能給出一些啟示。即:回到日常生活,特別是回到傳統生活中去“問道”。在此,我愿意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它。這是我們祖先經過世世代代的發展與改良、并可延續到未來的設計經驗,這里有解決居住問題、環境問題的答案。日用即道!對于這一點,我非常確信。

猜你喜歡
平民百姓大后方日用
基于竹材料在當下日用器皿中的應用研究
王素娟:讓日用之美,構建出我們的生活美學
《日用俗字》詞語考釋九則
大后方民眾抗日救亡掠影展開幕
決戰“大后方”——突發報道中的編輯價值
平民眼中的大視野
戰亂與生存:抗戰時期魯西冀南鄉村平民生活管窺
紀實的力量
拉芳日用家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