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搞地產,臺灣人為何做不過香港人?

2016-09-21 16:43
南風窗 2016年19期
關鍵詞:郭臺銘臺灣人大佬

譚保羅

近期的房價狂飆,讓我想到了一位臺灣朋友。

說是朋友,其實算不上。4年前,在臺北的一個飯局上,我們有過一面之緣。我現在想到的,是他的投資觀念對我的“震撼”—很遺憾,我現在才被“震撼”過來。

他是國民黨的“官二代”,臺灣最好的臺灣大學畢業,卻找不到好工作。后來,找親戚借錢開了一家做醫療器械的工廠,出口美國和日本。再后來就不做了,開始經營會展和廣告公司,主要幫臺灣中小企業在大陸搞市場拓展。當然,也“順帶”在大陸炒房。

當時,他已在上海有好幾套房,蘇州有一些,在南京、青島和武漢也有。我問他,為什么斷定大陸的房價一定會漲?他對我扯了半小時,我歸納為了兩條。

一條是大陸人口基數大,“超級城市化”必然催生“超級房價”。第二條是,外貿企業賺的錢,最后都會投資到房地產保值。尤其是第二條,是一條“臺灣經驗”,臺灣人早已經歷過,他相信大陸也會。他自己就是案例。

和他交談的時候是2012年,4年過去,不得不愈發對這位臺灣朋友深感敬佩。他的資產應該翻了好幾番,肯定比做工廠和做會展強一百倍。

這些年,一說到炒房團,很多人立刻會想到“溫州富婆”。其實,臺灣人、香港人才是第一批炒房的人。在1990年代末,他們就開始進軍長三角和珠三角的主要城市。他們之所以能贏,很大程度在于他們比絕大多數大陸或者內地同胞更早地經歷過了一輪高房價周期,這種經歷讓他們只要依靠常識就能成為“樓市巴菲特”。

臺灣和香港炒房團各有千秋。但一個有意思的差異卻是:在大陸或者說內地的地產市場,臺灣地產商和香港同行根本不是一個檔次,前者幾乎可以用籍籍無名來形容。為什么?

一些臺灣地產界人士認為:臺灣地產商比香港地產商“目光短淺”,甚至還比臺灣炒房“散戶”差。不過,這種“目光差距”背后,是兩個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巨大差異。

臺灣和香港都被稱為過“亞洲四小龍”,都靠著制造業起家。但后來,一個繼續做制造業(多數已轉移大陸),一個則走上了地產和金融之路。

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兩地分別走上兩條路的原因,都是要解決“吃飯問題”。唯一不同的是,臺灣要解決的是普通人的吃飯問題,而香港要解決的是回歸之前殖民地當局的吃飯問題。

上世紀中葉,臺灣人口暴增,最高估計是人口一下子暴增到原來的1.5倍,即從600萬人暴增到900萬人。也有觀點認為,沒這么多。但不論如何,解決吃飯問題成了臺灣當局的第一要務。要解決這么多人吃飯,發展制造業是最合適的選擇。同樣,人口上億的大陸的農民逐漸富裕,蓋上漂亮新房,最初也是拜制造業所賜。

制造業是讓臺灣的普通人吃上飯的行業,而房地產則是讓香港回歸前的殖民地當局“吃上飯”的行業。上世紀后半葉,英國衰落,港英當局財政吃緊,于是自己“找食”。

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香港土地多數為“公有”,所以通過拍賣土地使用權,獲取出讓金成了港英當局最低成本的“理性抉擇”。當年做塑料花、做電扇的大亨們看到了房地產背后的權力支持,斷定這一定是個使得萬年船的行業,于是紛紛轉型地產商。

于是,今天你會發現,臺灣的大佬都是制造業大佬,張忠謀、王永慶、郭臺銘等等,而香港都是“土地翁”。特殊的環境產生特殊的富豪,臺灣的土地多為私有,而香港在回歸前則是類似于港英當局所有的一種“公有制”。

不同的環境成長起來的商人,他們的“大腦結構”或者思維方式一定會有差異的。當然,命運也會有不同。

這么多年以來,香港地產商在內地如魚得水,成為一代勵志偶像,而臺灣的制造業經營者郭臺銘卻一度被痛斥為“血汗工廠”。

今天你會發現,臺灣的大佬都是制造業大佬,張忠謀、王永慶、郭臺銘等等,而香港都是“土地翁”。特殊的環境產生特殊的富豪。

猜你喜歡
郭臺銘臺灣人大佬
商界大佬對“20年代”的忠告
車界大佬談心
來自意語大佬的 凝視
“不會穿衣”的互聯網大佬
臺灣人在上海的公益活動
臺大教授一席話“罵醒”所有臺灣人
郭臺銘:喜歡用沒有退路的人
郭臺銘:喜歡用沒有退路的人
把訂單分給對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