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與體位性低血壓

2016-09-21 18:42隋東菊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點通 2016年9期
關鍵詞:臥位低血壓腦缺血

隋東菊

有的老年人清晨起床時,會突然暈倒在地,不省人事;有的老年人從坐位、蹲位突然到直立時會暈倒在地,出現血壓下降、脈搏急速甚至意識喪失。此外,有些老年人長時間站立之后也會出現上述現象。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這都是突然起立造成的體位性低血壓之故。

原因:腦供血不足,

腦血管疾病

突然起立時,血液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身分布,而使胸部一時性供血不足,發生腦缺血和缺氧的體位性低血壓。一般患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動脈硬化、糖尿病以及服用某些鎮靜藥物后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更易發生。

老年人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十分常見。國外有資料報道,在老年病醫院中,約十分之一的病人有體位性低血壓,并認為這是腦血管病的征兆。由于多數老年人伴有腦血管功能失調,因此,當體位改變時容易發生低血壓。通過一些特殊檢查,發現某些老年人的壓力感受反射能力有缺陷,而且還有失代償性的心搏量減少。最新研究表明,大多數體位性低血壓的老人,血清鈉濃度偏低。

預防需注意八點

1.睡眠時,應墊高枕頭或讓床頭抬高,使床與地面形成20度角。

2.起床時,應慢慢抬高上半身,或使用傾斜睡椅,逐漸改善病人對壓力感受的反射能力,使其站立時足以維持正常的血壓。

3.由臥位、坐位變為站立位時,速度不宜過快。最好在站立和開始走動前,先有2分鐘的體位適應,然后再起步,這樣比較安全。同時,建議每天反復做幾次從臥位慢慢站起的動作,若能堅持鍛煉,定能收效。

4.每天起立時應注意自我感覺,如有發作的先兆,應重新坐下并將頭低下,即可制止發作。

5.對于長久站立的老人,應緊束腹帶,穿彈力襪或使用彈力繃帶,以增加下肢靜脈血液回流,防止一過性腦缺血的發生。

6.每天攝入適量食鹽,預防血清鈉過低。

7.盡量少用或不用能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降壓藥,如可樂定、胍乙啶等。

8.大量出汗、熱水浴、腹瀉、感冒、飲酒等都是發生體位性低血壓的原因,應注意避免,清晨起床時須格外小心。

急救措施

一旦發生體位性低血壓,應立即將暈倒的病人小心抬放到空氣流通處,將頭部放低,解開衣領,適當保溫,通常情況下病人都會慢慢蘇醒。對發作時間較長而神志不清楚的病人,可進行針灸或指掐、壓人中、百會、十宣等穴位,或盡快送往醫院急救。

猜你喜歡
臥位低血壓腦缺血
無聲的危險——體位性低血壓
低血壓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原花青素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腸道功能的保護作用
斜臥位與俯臥位B超引導下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的對比研究
站立位與臥位X線攝影對腰椎曲度測量影響的研究
血必凈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
細胞外組蛋白與腦缺血再灌注損傷關系的初探
半坐臥位的使用范圍及原理是什么?
簡便警示臥位角度測量器的設計
補中益氣湯聯合歸脾湯加減治療氣血兩虛型低血壓性眩暈5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